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 ...
-
先说一些废话,可能有点多。
我想了半天第二篇该写谁。而我纠结了这半天也认清了一个事实——在这历史长河里众多的男神中,我的挚爱其实唯有美洲狼(周瑜)。所以才会导致我在毫不犹豫地挖了第一铲之后,对第二铲该往哪里挖颇有些踌躇犹豫。所以,这个男神系列的挖坑顺序并不代表我的喜欢程度——除了美洲狼。
我纠结了半天,最后决定先偷懒……这第二铲开挖丕少(曹丕),是因为在我之前的随笔里,对丕少的落墨算是比较多的。
就像我很久之前开始写丕少时说的,也许是我同情心过剩,或是有自卑心理,亦或兼有自虐倾向,我喜欢的人貌似都是被黑得比较厉害的。我第一次听说美洲狼其人自然是因为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于是当年稚嫩的我在还没搞清楚瑜亮到底是谁的情况下,幼小的心就偏向了小瑜。同样,知道丕少自然也是因为那首著名的七步诗——只是我似乎应该同情写七步诗的那位可怜兮兮的作者的,却不知怎的一开始就同情起了背负千古骂名的那位,虽然当时也不知道谁是谁……
尽管我很讨厌脑残粉,但不得不承认,我对美洲狼和丕少一开始那莫名其妙的喜欢,也挺脑残的。而不管你是谁家的脑残粉,一定也有过那种“骂吾所爱,如骂吾身”的体验。于是为了给被黑的美洲狼和丕少辩护,我开始孜孜不倦地找证据,这也成了我读史书最初的动力。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这个脑残粉也进化成佛系粉了。
话说,既然我自诩是坚定的瑜迷,我当然不会喜欢上诸葛神仙——《三国演义》虽然黑了我的美洲狼,但同时也彻底让我对诸葛神仙没了兴趣,以至于多少史料都没补回来。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作为瑜迷,我居然会喜欢上身在曹营的丕少,还是有点愧疚。不过在三国里面,除了美洲狼和丕少,我喜欢的还有死蚂蚁、甲鱼(好吧我知道那个字不念鱼)和小权子;这五个人里有三个都在曹营……好吧,多愧疚几回也就麻木了……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
大概脑残粉都喜欢喊爱豆昵称,以至于我之前的一些随笔有人说名字看不懂。所以我先从丕少的名字和昵称说起。
丕少姓曹名丕字子桓。在他的昵称里面,“丕少“这个称呼可能是用得最多的。一来带着他的名,避免了看不懂;二来也比较符合他大少爷的身份。又由于丕少和他弟曹植(字子建)纠缠多年的恩怨情仇,很多人也喜欢用谐音把这一对唤作“草皮”和“草纸”。至于我对这一双CP恩怨情仇的站队,请再读一遍我这篇文的标题……曹操被封为魏王后,丕少被立为世子。于是丕少的昵称又多了一个谐音的“柿子”,或者“丕殿”。据说丕少喜欢甜食,尤其喜欢葡萄;所以我也很喜欢用柿子这个昵称去称呼丕少。不过我很怀疑丕少有没有吃过柿子。
如果按照写美洲狼那一篇对丕少进行容貌、家世、德行、才能、品味等多方面评判,我估计丕少有几项要不及格,很难达到男神的标准。但我把丕少放进这个男神系列,当然是有其他理由的,这个后面再细说。既然以上标准在第一篇里面已经列出了,那不管及不及格,我们还是来看一看。
先说容貌。《三国志》里对人物容貌的着墨虽不多,但对于比较重要的人物还是会记上一两笔的。比如刘备、刘表、孙策、孙权、袁绍等等。可是对于曹家这么一大家子人,《三国志》正文里居然一个字都没提外貌,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丕少的儿子曹叡好歹还在裴注里有所提及:“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虽然与正文比起来,裴注所引史料的可信度要低一阶,但盛传丕少的老婆甄氏是个大美女,那丕少他儿子长得帅还是有可能的。可惜,对于丕少自己,连裴注里都没有一个字提到外貌……所以,我觉得丕少大概率是个青蛙,容貌这一项怕是要不及格。
接下来再说家世。虽然丕少他祖父曹嵩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这官却是靠贿赂得来。而且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生父是谁也没个定论。这家世不要说离世家大族差得很远,甚至还作为短处被人抓着攻击。“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历数丕少他爹的罪状时,就鄙视曹嵩是被宦官收养的乞丐之子(“父嵩,乞匄携养”),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操赘阉遗丑”)。所以家世这一项,丕少怕是又要不及格。
不过,容貌和家世都是先天因素,也不是丕少能选择的。但这五项里都两项不及格了,这另外三项得怎么弥补才能够得上男神啊?然鹅,这另外三项得靠自己的后天因素,丕少还真是出众,而且不是一般的出众……
先说品味吧。前面写美洲狼时,这一项主要提到了美周郎的音乐素养——那叫品味高雅。而丕少作为“三曹”之一,文学素养出众,同样也是品味高雅。丕少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建安七子之称,也始于丕少的《典论·论文》。丕少在《与吴质书》中回忆建安七子时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丕少这文学沙龙,想象起来都好高大上啊……而且丕少不仅在内部搞文化沙龙,也很注意对外宣传。据说他还免费签名赠书,把《典论》送了一本给孙权,一本给张昭……鉴于丕少本人的诗才也很出众,我想把它归到才能那一项里再扒。
除了高雅之外,丕少还有另一个出众的品味——精致:丕少他,还是一个精致的美食家,尤其对水果颇有钻研……按《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记载,丕少为了跟大家讨论美食,连诏书都利用上了(有权任性)。于是大家都知道了,丕少他不喜欢南方的橘子——酸倒人牙,没几个甜的(“饮食之物,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时有甜耳”);丕少他喜欢真定县的御梨,又大又甜又脆,还能解渴(“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释渴”);丕少他也不喜欢荔枝,嫌味道太淡(“今以荔枝赐将吏啖之,则知其味薄矣”);丕少他喜欢的枣子出自安邑(“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当然,大家还知道,丕少的最爱是葡萄——“掩露而食,甘而不蘖,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又酿以为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 ……丕少说了,他自己都把自己写馋了,你们还不赶紧来亲尝(“道之固以流羡咽嗌,况亲食之耶”)?!
综上,对于丕少高雅而精致的品味,这一项我给满分100。
至于才能一项,丕少文武双全,《三国志》裴注中说他“善骑射,好击剑”;而文才更是出众,连《三国志》正文中陈寿最后的评价也是“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所以这一项我也是要给满分的。不过,我还想对丕少的诗才多扒几句。
三曹里面,曹操的诗多雄浑大气,曹植的诗多华丽典雅,唯独丕少的诗感觉很“隐晦”——忧伤的时候是淡淡的,欣喜的时候也淡淡的。子桓和子建这两兄弟的恩怨情仇,不仅在世子之争上,也在诗文之争上。不过我猜,喜欢曹植诗的人大概是远多于喜欢曹丕诗的人的。关于这两人诗作的评论也有很多,我随便翻了翻,感觉也是偏向曹植的多一些。
就我自己而言,三曹的诗,我一直最爱曹丕的。至于原因,我以前有些说不清楚,直到看了叶嘉莹老师在《汉魏六朝诗讲录》中说到曹丕诗时的讲解才明白。叶嘉莹老师说,“曹丕的诗是以感取胜……他有反省,有节制,不是像曹植那样完全发泄出来,因此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寻思和回味……这以感取胜,才真正是第一流诗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又引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说,“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对于以上两段话,我深以为然,于是引了一句作为本文的标题。不过话说回来,诗词评价其实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不必太受他人影响。“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悠哉否?唯自知。
最后再来扒德行——这大概是丕少最为特别的一项……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观念超前,性格天真,德行二百五……这一项的分数,真的很难打……
就从广为人知的七步诗开扒好了。七步诗这事,不见于正史,只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本魏晋八卦大全中有记载。这本八卦大全,名为《世说新语》,据说是一堆闲得无聊的文人写的。书中说,丕少把他弟曹彰给毒死了,又要害曹植;于是借口叫曹植七步之内成诗,作不出就要砍他脑袋。结果曹植不仅七步成诗,还把丕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心生愧疚,才没有下毒手。我怀疑,这本八卦大全,不仅要黑丕少的德行,还要黑丕少的智商——草纸是草皮他弟,最擅长什么草皮不知道吗?真要杀人,什么借口不好找,非找个人家最不怕的?结果,草纸活得比草皮还长……丕少人没弄死不说,自己还背个千古骂名……按《三国志》裴注中记载,丕少曾说:“植,朕之同母弟。朕於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好吧,就问你们信哪个……emmmm,我喜欢八卦——所以我认为丕少就是个二百五。
那本八卦大全还说,丕少还是个大色狼。当丕少病得快要一命呜呼的时候,丕少的嘛嘛去看他,却看到侍奉在丕少身边的一众美女居然都是丕少他爹身前喜欢的……丕少的嘛嘛就问,“你们是什么时候落入丕少的魔掌的?”众美女答,“丕少他爹刚死的时候。”于是丕少的嘛嘛痛心疾首地说,“孽障简直是猪狗不如啊!死了活该!”然后就掉头走了,直到丕少进了坟墓都没去瞧一眼……从丕少他爹死到丕少进坟墓,中间有六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丕少的嘛嘛居然不知道自己老公的那帮小妾去哪了,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八卦大全的作者把丕少写成了多么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啊!
当然除了八卦大全,丕少的二百五行为也是有正史记载的。比如,丕少他是个姐妹控——我们来看看,丕少为了他的姐姐和妹妹,引发了怎样的血案。
丕少他爹曹操听说丁仪很有才,就想把丕少的姐姐嫁给丁仪。但曹老爹没见过丁仪,丕少见过,于是曹老爹就问丕少的意见。当时还不是世子的丕少很务实也很天真地说,“女人都喜欢帅哥,小丁他瞎了一只眼睛,恐怕姐姐不会喜欢” (“女人观貌,而正礼目不便,诚恐爱女未必悦也”)——于是曹老爹就把丕少他姐嫁给别人了;于是丕少就把丁仪给惹毛了;于是丁仪就投到草纸门下专门跟草皮对着干了……后来,曹老爹见过丁仪后,觉得丁仪谈吐不凡,后悔道,“丁仪这样的好孩子,不要说只瞎了一只眼睛,就是两只眼睛都瞎了,我也该把女儿嫁给他啊!这都是草皮的错!”(“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于是丕少一句天真的大实话,不仅惹毛了丁仪,还不讨好老爹。多年后,丕少登上了王位,然后很小心眼地给丁仪来了个满门抄斩……这是丕少护姐引发的血案。
丕少还有个兄弟叫曹真,虽不是他亲兄弟,但也是曹老爹当作亲儿子养的,与丕少一起长大。所以曹真的妹子也算是丕少的妹子。丕少的这妹子嫁给了丕少的发小夏侯尚。这夏侯尚跟丕少也是很要好的,丕少曾许他“作威作福,杀人活人”的特权,可见好到什么程度。然鹅,这夏侯尚却很不知好歹地宠爱一个小妾,把丕少的妹子晾在了一边。在心爱的发小和手足情深的妹子之间,左右为难的柿子一声令下,于是无辜的小妾就此香消玉殒……这是丕少护妹引发的血案。
话说,夏侯尚倒是个情种,小妾死后,悲伤过度,只过了一年也撒手人寰了,害得丕少在他的床前拉着他的手以泪洗面——那一刻我几乎就要以为丕少当年杀他小妾其实是在吃醋了……我之所以觉得丕少作为姐妹控这事很二百五,是因为曹老爹塞三个女儿给汉献帝那套丕少不好好学,却多管闲事、滥杀无辜,为了女人坏了自己的名声……
而丕少因为女人坏名声的事还不止这些。比如,他还杀了自己的那位美女老婆甄氏。杀她的原因,按《三国志》所载,仅仅是丕少宠幸别人,大美女“有怨言”而已。值得回味的是,甄美女去世后的第二年,草纸童鞋在赶回封地鄄城的途中经过洛水,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感鄄赋》——众所周知,其内容与鄄城没有半毛钱关系,后来被他侄子改名为《洛神赋》。因为古时鄄、甄相通,于是草纸和甄美女就此染上了绯闻。尽管草纸比甄美女小上了十岁,但说不定人家就喜欢御姐……这件事是不是空穴来风已经无可考证,正如丕少杀甄美女的真相也无从考证。《魏书》说甄美女其实是病死的,然鹅史学家都不信。
话说丕少这头残忍地杀了老婆,那头别人家休妻,他却去写个《出妇赋》:“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亲”“夫色衰而爱绝,信古今其有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丕少是多么地怜香惜玉。而按《三国志》记载,丕少临终前下了两道旨,一道是让人好好辅佐他儿子;而另一道,居然是遣后宫淑媛、昭仪以下归其家……临死还想着善待自己的妻妾,我是真滴摸不准丕少他到底是不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地位低没子嗣的妻妾不是应该殉葬或者去尼姑庵的么……所以说,丕少他就是个二百五。
再话说,二百五的脑回路都很清奇。历史上的帝王,大概没有哪个不希望自己的朝代能流传万世,也没有几个死后不藏上一堆宝贝给自己陪葬。而丕少这二百五来一句,“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他倒是看得清楚……丕少又说,死了就化为尘土了,还享受个毛线啊,藏宝贝陪葬不过是送给盗墓贼而已(“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我很难想象生活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丕少会有这么超前的思想。而他这思想还不止表现在身后事上。再比如,那个时候只要出现个天灾异象,人们就会认为是上天在警示官员们不称职,三公就有被罢免的危险。从延熹八年开始的三十年间,因日食、地震等灾异被罢免的三公,年年都有,有时还不止一个。美洲狼家族中的周景担任司空时,也是因为地震被罢免的……而丕少登基称帝后,也遇上了日食,也有人奏免太尉。然鹅丕少说, “灾异神马的,都是冲我来的,怎么怪到我的股肱之臣头上了?你们这些小屁孩全都给我该干嘛干嘛去,再出现天灾地祸,不准弹劾三公!”( “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对丕少的这些表现,我只想说一句:啧,你这家伙是穿越的吧!
德行这一项,一开始我本来想按一正一负的原则给丕少打零分。但后来看到他这些超前的观念,我太过于震撼,于是决定给他的二百五德行打250分——多出来的这150分,应该够补前两项的不及格了吧!
据《三国志》记载,丕少生于冬天,所以他的星座大概率是腹黑星座排行榜中那前两名中的一个。而从他内敛的文字,天真而又闷骚的性格,以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行为,我猜,丕少大概率是个摩羯男。而我这一篇的字数,居然远超了第一篇里我为心中唯一挚爱所写的字数,大概也是因为,我是个摩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