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第二天,王兰夫妻俩去上工了,留下四个孩子在家里,好在孩子们都大了,可以大的可以带小的,对这一点,王兰她们还是比较放心的。
张倩打算再去拣点东西,但是又不知道队里什么时候过来给自家量地。
这可是件大事啊,地多一垄少一垄,对于她们这个家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以张倩把自己的小哥明远找了过来,两个人在那讨论了半天,明远才不情不愿的答应留在家里等量地的人过来。
明诚则带着两个妹妹一起出去了,拿上了篓筐和耧耙,一方面是去捡些柴,另一方面是准备再去地里看看能不能捡到些东西,捡到东西了就藏在筐底不让人看见。
兄妹三个人上山后,在还没有找过的一片地里搜寻,等将地都走了一遍,把地里能捡到的东西都捡完,张萱手里的布袋也已将装满了。
张萱高兴的说道:“哥,没想到我们还能捡到这么多”
兄妹三个都十分兴奋,毕竟多捡一些家里人就能多吃一点。
明诚把张萱手里的口袋放在箩筐里,又从地头上扒拉了一些干草,张倩往筐里装,把篓筐里的东西给盖住后,三个人也没耽搁什么,两个大的抬着往回走。
张倩跟在后头,东瞅瞅西望望的,耕地的拖拉机已经快耕到他们捡东西这片地里来了。
“哥,下午我们再到种地的那块地方去瞧瞧,看看能不能收获”。
明诚应了一声。
等回到家里,张萱和妹妹赶紧将袋子的豆粒拿出来,把好的和发芽的都分开。
明远不在家,张倩觉得他应该是去量地那了。
“妹妹,你们俩个在家分着,我再去地里扒一筐干草回来,不然中午咱家做饭,不一定够呢。”
明说着就走了,等张倩姐妹俩将豆粒快分完的时候,明远跑着回来。
“姐,妹,咱家的地量好了,靠近河边,将来咱们浇地能轻快些,不用自己一桶桶去提了”明远轻快的说道。
张倩转过头问道:“哥,那要是河里发大水该怎么办啊?不会把咱们家的地都给淹了吧?”。
明远睁着大眼睛说道:“不会,我都看过了,咱家的地和河还隔着一条坝岗呢,坝岗很高,淹不到咱家的地里来”。
知道自己家地的情况后,张倩又向明远炫耀的说道。
“哥,你看,这都是我们今天捡的哦,我们下午再到种地的那块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出点的东西回来呐。
张家她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粮食和钱,这个时代的钱不好赚,只能想办法先解决自己家里吃的问题了。
现在乡下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通过太阳来分辨时间。
张萱抬头看了一眼太阳的位置,估摸着快到中午了,她得赶紧做饭了。
明诚这个时候也回来了,哥俩继续在炕上分着,张倩帮大姐去烧火了。
放工回来的王兰跟着一群老娘们一起往回走,老远就看到了自家的炊烟冒烟了,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自家大嫂刘娟看着羡慕的说道:“王兰,你看家里都有人给你做饭了,是不是振河啊?”。
一起的人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
“是啊,别看王兰家现在困难了点,但是架不住人家男人能干贴心啊,你看看,振河在外面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在家还能烧火做饭,绝对的是好男人,你说说,像这样的男人咱们就咋就没碰到呢?”
乡下的老娘们说话都没有什么顾忌,当然王兰也不介意,还一脸幸福的说道“这回你们可猜错了,这是我们家大丫头在做饭呢,估计小丫头在帮她姐烧火呐。”
“真的啊,你们家这么小的孩子都会做饭了呀?啧啧,王兰你还是真有福气啊,这男人男人好,孩子们都还都懂事,你以后的日子好过着呐”。
一群老娘们在叽喳喳的说着,很快就到了家。
王兰推开门,就瞧见两个姑娘在灶上忙着呐。
“孩子们,妈回来了,你个他们两个去哪了啊?”。
明远在里屋听见他妈的声音,赶紧喊了一声。
“妈,我们在炕上呐,你快过来啊。”
中午的饭姐妹两已经做好了,正在收拾地上垃圾。
“妈,饭我和妹妹都做好了,就等爸回来了,咱们就可以吃饭了”。
等王兰和两个闺女进到里屋,看见满炕都是黄豆,惊住了,这怎么也得有个三十多斤吧。
“好孩子,幸苦你们了,这些没让人看到吧?”
明诚摇摇头说道:“没有人看到,我们在篓筐上面放了一层草抬回来的,放心吧”。
“妈,这些豆子够咱家榨油和做豆腐了吗?”明远朝母亲问道。
王兰看着炕上的豆粒说道“放心,这些肯定够咱家榨油和做豆腐了”
娘几个把炕上的豆粒都归置好,就听到外面传了叫骂声,紧接着就听到大人和孩子的哭声。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咱们去看看。”王兰听到声音打算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杠走出屋,就看到同一条街的老黄家围满了人。
“这是怎么了,老黄家的干嘛打孩子啊。”王兰问身边的人。
“唉,都是饿的,他们家孩子饿了,就把挂在房梁的筐子给拿下来,把里面的饼子全都给吃了,这不,老黄媳妇回来,准备做饭才发现今天中午的干粮没了。”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事按量来的,这一顿吃了,下一顿就没了。
“唉”
王兰看见院子里有人已经把老黄媳妇拉开了,也没说什么,就回家了。
“妈,你放心,我们不会偷吃饼子”明远看着王兰小心翼翼的说道。
明远的话,让王兰既欣慰又心酸。
“孩子们,走,咱们回家,你爸这个时候估计也回来了。”王兰打起精神叫自家孩子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