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浮空城群星 ...
-
灾变,大劫难,末日,混乱大地……新时代的人们有无数个词汇描述那段压抑而绝望的日子;无论是局部的母星崩溃,还是宏观的宇宙破碎,都耗尽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然而绝望终究进了历史书,被孩子们心不在焉地诵读;他们在期待食堂放饭,在期待放学游戏,在期待有趣的知识;古旧的历史并没有足够的魅力让孩子们为其腾出哪怕一点点空间。
张书庆就是这么长大的。
“我901,你呢你呢?”
“啊你个混蛋,我考了892分,只能进二线城市了。”
张书庆才不乐意以吊车尾的成绩去一线城市打拼呢:“我还是去二线比较好,你有目标没有?带我一起呗!”
“呃,我想去景晨市学医,你确定……”
通讯对面话都没说完,张书庆就猛摇头:“算了算了,我不是那个料;唉,你看我成绩不上不下,心态也不上不下,现在也没定下以后的发展道路;苟富贵勿相忘哈。”
对面哼唧半天只发出一个气音:嘁!
“你别不信啊!”
“信,信!我们班万年老二,校级前五十,成绩够到一线城市的张书庆同学,祝你前程万里!”
“嘿嘿,借你吉言!”
两人又聊了几句没营养的话,就各自挂了通讯;张书庆甩开通讯,头往后拗,长叹一口气:班里的大家都有理想,可他从小到大只是学习没落下;现在到了个体分化的最后关头,一旦选错是真的万劫不复。
要在不喜欢乃至厌恶的岗位上坐一辈子,一想到这点张书庆就一阵烦躁;可更令他烦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掌握有人工智能,材料创新,航天科技,重工业,轻工业,魔法医疗,交通炼金等核心领域核心技术的一线城市;掌握核心领域部分核心技术以及分化技术的二线城市;掌握非核心领域核心技术的三线城市;最后是掌握非核心领域非核心技术的开荒城市。
对张书庆来说都隔了一层壁障,不像其他同学从小立志,意志坚定地向目标前进。
“果然是小时候磕坏脑袋了吧!”张书庆这样吐槽自己。生活在理想时代的无理想人士,怎么看都是怪胎。
然而转机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他收到一份来自税烨布里的邀请书。
“税烨布里?谁也不理?税也不理?”张书庆只觉莫名其妙,这是哪里来的野鸡城市?打开信看,更是深信这玩意儿不靠谱:
“亲爱的张书庆同学:
恭喜你在全国统一考试中取得901分的好成绩,在此本市向你发出诚挚的邀请。
本市掌握有魔法领域的高深技术,从业广泛,还请速来!”
落款是税烨布里市。
张书庆打开通讯查询,还真有这么一个城市,不过是前一年才建立的开荒城市;而且所谓“魔法领域的高深技术”,翻译过来就是“非核心领域的非核心技术”。
张书庆疯了才会回应这么一个野鸡城市。
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个醒,大多数学生在成绩公布以后都填好了城市志愿,而他到现在还挂在榜上,开荒城市会试着捡漏也并非不可能。
不能再拖了。
如果他不想被开荒城市的邀请书淹没的话。
“首先要与景晨市有快速交通道,然后是二线城市,排除材料和工业,排除土木和医疗,只剩下三个城市……”
人工智能领域的落霞市,农业大城河谷市,钻研魔法炼金的潮音市。
张书庆叹一口气,还是用排除法好了:“魔法炼金已经过时,不选;农业……还是算了;人工智能,也还好,吧?”
最后他填了落霞市的志愿,也顺利被落霞市录取。
“选了落霞市,也好;你还是不喜欢搞材料。”张父现在从事材料科创工作,从一线明浩市毕业回了二线城市的故乡,不算前途广大但也算是握住了铁饭碗。
张母叫了一桌餐饮巨头锦绣市的外卖给儿子庆祝:“材料有什么好做的,又不是遍地黄金的时候,随便做点实验就能做出好材料;要我说还是去一线打拼,不过二线也够了,只要别听人说去开荒,咱们安安稳稳地。”她从事的是材料相关的文书工作。
张书庆嗯嗯点头吃饭。他和父母没什么共同语言;张父闲暇时喜欢打游戏,张母偶尔陪丈夫玩一玩,平常只是打理阳台上的小花园——都是一言不发;张书庆更喜欢看小说,从那些冒险的爱情的故事中获得现实中他没能获得的情绪刺激。
总得来说就是一对自闭父母放养出一个自闭孩子。
吃完饭,张父难得没打游戏,和张书庆聊起来:“说起来和你要好的那个同学,叫什么?请他来家里坐坐,以后也能相互照料。”
“张津江?他忙着预习呢,哪有时间。”
张父腹诽人家预习你怎么不预习,还埋头看小说,却不提:“你也只有那么一个朋友,去了落霞更没人说话,一个人闷着可不行。”
张书庆施舍出一分目光出来,无语道:“您先出去交际个榜样给我,我再出去交际;哦,姜女士也可以。”
天天打游戏和做园艺的父母,哪来的资格说他?
“你是说,你这唯一一个朋友也不要了?”张父避重就轻:“能和你做朋友是人家迁就你,我做父亲的请他吃顿饭怎么了?”
张书庆表示拒绝,理由是太麻烦了,不想节外生枝。
张父……张父对这个理由予以肯定,他也是觉得交际太麻烦了,所以打游戏只打野排,并且绝不发送好友申请,同时拒绝所有人的申请。
“行吧,你自己决定吧。”张父放弃了,拿起通讯开始打游戏。
张母在阳台上,看父子俩一坐一趴在客厅沙发上,油然微笑,哼着小曲儿继续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