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多尔衮番外(一) ...
-
犹记那天,我收到了皇后的信,大概也是避重就轻的说了吧,她病了,呵,这可真是个难题呢,谁都好,又为什么偏偏是她,若是别人,我大可以装作不知道,可偏偏就是她。
我又拿起那封信,下定了决心,向八哥的营帐走去,我摩挲了许久,还是毅然进去了,我看到八哥依旧在看着地图,我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心痛,我的八哥,其实是一个好君主吧,是什么时候,我和他之间变成了这般呢?
无意,我抬眸,瞥见了他眼中的血丝,我终究是叹了一口气,而八哥也终于注意到了我,他声音沙哑,道:“十……多尔衮,你来了。”听着他生疏的语言,我心底没由来的就是一阵悲凉,到底是自己伤了这个哥哥的心吧,明明他是想叫自己一声十四弟的吧,忆起曾经往往,他的八哥对自己是极好的,饶是自己多次讥讽过他的汗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可他从来没有怪过自己,甚至为了自己,不惜开罪三大贝勒,其实,自己怨他,不过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母妃是他逼死的吧。可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哦,想起来了,是我和布木布泰出行男女之事的时候吧,可那也只是流言蜚语,说到底,还是少不了布木布泰的挑唆吧。
一片寂静,我终于开口:“八哥……”
他先是一惊,我看的分明,他的眼底闪过的惊喜,我看到他顿了顿嘴唇,似是下定了决心,道:“十四弟,你有什么事儿吗?”他的那声十四弟,明显带了一丝颤抖,我又怎么忍心,把这个残忍的消息带给他。
我没有做声,只是把手里的信递给他了。
他疑惑,却终是接过了信,他看了信,踉跄了几步,我一把扶住他,再次抬眸,他的脸上却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颓废,此刻,他不是皇帝,而只是一个面对心爱之人重病的普通男子。
他推开了我,声音有些悲凉,道:“十四弟,这里拜托你了,兰儿她……需要我。”
我朝他点了点头,我的八哥果然是重情之人吧,所以,他又怎么会逼死我的母妃,说到底,听信旁人的挑唆,我对八哥,也是不信任的吧,现在想想,那时我才十五岁,空得三个牛录,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父汗,他其实一直都想把汗位传给八哥的吧,要不,又怎会不给我建功立业的机会,真是天意弄人,等我幡然醒悟的时候,为时已晚。
我再度抬眸,八哥已经不在了,我又何尝不想去看看他,可八哥已经去了,八哥在,他的病会好的吧。
一月过后,我们取得了松锦会战的胜利,班师回朝,这几个月,八哥没有透给我一点消息,也许,她病已经好了吧,可为何,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到了盛京城外,只见盛京一片死寂,她……终是不在了吧。
我来到崇政殿,推开了大门,我看到八哥睡着了,他就那样趟在床上,我走进一看,他瘦了,脸色也是不好,眼角还挂着泪痕,似是梦呓,他一口一个的唤着:“兰儿,兰儿……”
他好似一夜老了十几岁,是了,八哥平时威风凛凛,何曾有过这幅伤心颓败的模样,我倒是忘却了,他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
我正在愣神,那个女子,是何等的美好,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又是我真的羡慕八哥,能得到她的人,更得到了她的心,而此刻,我却是心疼我的八哥,这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我懂,宸妃没了,我又何尝不难过?
当初,我便是晚了八哥一步,就是比八哥先遇到他又如何?八哥,可是大汗啊!
我想,八哥也是爱极了她,关雎宫,关雎二字,不仅仅象征着他对宸妃的爱,《诗序》说“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据孔顺达《正义》曰:“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后妃之德能如是,然后风化(风者,教也)天下,使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则则性淳子孝,故能父子亲也,孝子为臣必忠,故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既敬,则朝廷自然严正,朝廷严正则天下无犯非礼,故王化得成也。”所以《诗序》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又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由于“关雎”可以正夫妇,教化天下,所以可以用来引导、教化人民,用来治理国家。《诗序》又云”诗者志之所之也,风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八哥以“关雎”命其东宫之名,其志正在”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用之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也就是说要用儒家学说思想观念,来引导,教化满州社会,像先王那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理即将建立的新王朝。“关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句,郑笺句“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语出于《尚书.皋陶谟》\"琴瑟”、“钟鼓”都属于礼。所以《诗论》说“《关雎》以色喻礼”以男女爱情称为“色”,而实际上要体现“礼”,而且说“反内(人,纳)于礼”,其思益(大)矣”。
还有,还有宸妃,这不是象征着海兰珠是她的无冕之后吗?
我叹了一口气,道:“八哥?”
我看着他微微撑起身,脸上挂着笑,其实,他心底还是极为悲痛的吧,他勉强着起身,道:“十四弟,陪我去看看她吧。”
我随八哥来到了她的墓,我看到王公大臣,后宫嫔妃,外国使节都到了,八哥,是在特意等我吗?若有若无,他说了一句:“十四弟,我知道,你也喜欢她,想说什么就说吧,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我惊愕的看了八哥几眼,只听他缓缓到来:“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最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墓前亲自奠酒三爵,诸王大臣和外藩属国使节祭奠礼。
随后,我不禁失了眼眶,只怕八哥此生不会再上战场了吧。
又听他道:“追封关雎宫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我又是一阵惊愕,且不说这元字的分量,单说这谥号,也是前无古人吧。”敏:应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断如神曰敏;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才猷不滞曰敏;好古不怠曰敏 。
惠:宽裕不苛曰惠;恭:尊贤让善曰恭 ,和:不刚不柔曰和 :谥号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谥号中越在前面的字越重要,敏惠恭和最重要的就是敏。海兰珠果然也是聪明机灵,对人宽,。恭敬有礼 的人、不刚不柔的女人。
终于,他是撑不住了,倒了下去,我一把扶住了他。
时间匆匆,也过去两年年了,我的八哥驾崩了,那天,布木布泰找到我,对我说:“多尔衮,我希望你退出皇位的竞争,我希望你拥立福临为帝。”真是可笑,她以为她是谁?
我语气生冷,道:“凭什么?我凭什么拥立你的儿子为帝?”
只见她眼角泛红,哽咽的说:“多尔衮,我们真的回不到从前了吗?”看着她这副样子,我只觉着虚伪,宸妃的死跟她脱不了关系。
我依旧是蔑视这她,道:“你以为你是谁?若不是你长得与宸妃有三分相似,我会碰你?”
她也不装了,只是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语气有些嘲讽,道:“如果我说,是姐姐希望的呢?”
我盯着她手里的信,怒道:“你什么意思?”
只见她轻蔑一笑,道:“我的好姐姐,自然是极疼我的,这是她的遗书,是给你的,她希望你不要与福临相争,希望你助福临登基。”
良久,我长叹一口气,道:“既是兰儿希望的,我自会做到,不过,我也希望你好自为之。”我终于喊出了心中一直想喊得那个名字。
自此以后,福临登基,我为摄政王。
那年,我三十九岁,可叹我戎马一生,却是骑马摔死的,可笑。
我以为我到了阎罗殿,可一睁眼,却是婴儿模样,我看着熟悉的宫殿,看着还年轻的母妃,我心中升起一丝窃喜,我果然是重生了。
那既然重生,我定会好好完成前世所没能实现的梦想,这一世,我要好好缓和和八哥的关系,决不能听信小人挑唆,还有,还有她,这一世,我一定得得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