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一篇四幕剧,像一幅锦缎织就的卷轴,横在条案上。作者称这是自己的一个梦,如果你也有心情就请看看吧。于是,就不妨看看好了。
    天头握在手里,自左向右慢慢展开——《梦华巷》——于是一展卷就是繁华就眼,五色乱目。
    这场梦开始得一点也不缥缈虚幻,相反的,作者一笔一笔,一层一层反复加重加厚那个场景。直到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清明上河图一样的程度才住手。这不是一个动态的梦的开端,而是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静景。
    街道上灯火粲然是怎样的光线,拥挤的人流是怎样的粘稠度,呼朋引伴是怎样的喧嚣,那一个个活在梦里的人身上布料是怎样的质感,衣衫尽处的花纹是怎样的风流,袖底的暗香又是怎样的勾逗。哪怕软底布鞋踏在青石板上摩擦之声恨不能都钻人你的耳。目之所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真实的情景活动。
    这样的作者真是大胆而悠闲。全文本就不长的篇幅敢花费这样的精力和字数营建气氛背景。好像在说,来,急什么?北宋上元夜是顶热闹的去处,咱们耍够了再去讲故事。好一个气定神闲的态度!将大量笔记资料吃下化成文,是严谨但却不难,我觉得最难能的是把古人的散漫气质一并挥洒出来。
    可惜,大宋朝亡国至今已有千年,最最繁华的丰乐楼灰烬都不剩下一粒,那些裴雅最喜欢的麦糕和奶酪,散发的香暖气息更不知能不能从故纸堆里探出个头来。悠闲对于今人几乎是冥王星上的概念了。于是这样的故事无疑是不适宜商业的,尤其是发在晋江这个地方,无疑也是留不住读者的。在一片好文烂文的海洋里,谁有胆量冒着溺死的危险一点一点掏文?
    然而我知道这样的作者真是爱惜自己的故事世界。只有这样爱惜才有喷涌的热情去尽情描绘。何况在那个场景上将发生所有的故事,怎么能不铺得厚实一些,不仅要形声色香在,连质地都要能摸到。我本以为这是一幅画,没想到却是一个立体的世界。
    应无梦的本质是散慢的,所以哪怕它有清晰的嘉泽逆鳞的线索,哪怕怕结构松散还穿了一根碧紫姐妹两的爱情线索,哪怕轩辕迷灵一箭钉住夜婴的紧急时刻,哪怕嘉泽和公子,和迷灵对峙,生死来回的关头,都还有一份浅淡的古雅心情透出。让人半分焦急的火气也生不出来,只能微笑微笑再微笑。想着黑色的蝴蝶多么妖媚啊,被剑光戳得粉碎也是好看的。
    而所有人物的出场也都踩着散漫的步调,不紧不慢,轻歌软吟。先从幕后吊一声嗓,露出根手指,渐渐才显出全身。等你顺着幕布的拉开观察到整个人时,他已经站在那里淡淡的笑了很久了。迷灵出场是一顶香软的轿子,裴雅出场是满世界食物的香气,公子出场则是伴随着小裴软进其怀抱。嘉泽的出场又根本就是一唱三叹,绕梁几道。
    看了下面那么多评论,大家都说这是一篇清淡的文。我万分同意。不过并不是觉得文笔清淡,相反是极致的富丽。所谓清淡是指其中暗藏的情。把深情都藏在雅丽炫目的文辞背后,不经意间露出一片衣角,怕人瞧见似的羞涩,好吧,其实是含蓄,只一个词一个眼神动作,彼此间的情沉郁得不需要赘述。
    其实有太多的细节了,随便抓两个顶小顶小的例子。裴雅重伤之后被公子带回疗伤,箍在其腰上的手臂和飞快倒退的路面;帮公子叠被子的人妻裴。紫苏手腕上柔嫩的一圈藤萝。永远开不了的菡萏。所有的所有。几乎一瞬就能被人忽略的细节里,深情蛰伏,不能开口说,一说出就变了色,不知道如何说,天凉好个秋吧。如同公子只是说,我怕饿,裴雅说,好啊,我们去抓鱼。
    老调重提的感叹一下作者的言语吧。漂亮之处直切神经末梢!
    “多年前的记忆是一册多彩的画,清明的那一页总是这样几个字: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
    “青铜的檐铃在薄薄的雨烟中一荡一荡,缥缈之中搀着一丝生锈的锐音。”
    “那是一种很遥远的干净,好像海天之际的雪浪,遥远到连声音都听不到了,却还在自顾自地白着。”
    “那声音在地面的坑洼里撞出几个尖角,似有金铁之声掺在里面,把人的骨头都磨酸了。”
    “坑洼却是难免的,雪后地上总是积了一层深深浅浅的白,暖的时候化成水,冷的时候再结成薄薄的冰,水墨画似的层层晕染。”
    这样的语言!算了,我不想评价,也天凉好个秋吧。
    这样的评论接下去也许就要从结构到场景到人物学术的分析了,我是不愿的,这是读后感不是正经的文学批评。作者给我的这轴梦到结尾应该散了——裴雅叼住公子抛掷的牡丹花,烟火共红颜绮丽。就让它惊艳至终吧。
    我爱这个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