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好汉得福 ...
-
既然我们要发挥杂草精神了,这里的嬷嬷们当然要想方设法成全我们。
我们清早就得起来,把李嬷嬷这儿各房的水打好,把她们叫醒。然后就是不停地扫地、扫地、再扫地,我都怀疑这里的地都被我们剐了层皮了。就算我们要发扬杂草精神,也有不高兴的权利。
六月六,天热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要化了,我和知韵却被派在大太阳底下扫地。我体质还好,最多也就是汗如雨下,嘴唇开裂。知韵本就柔弱,这下子脸红红的,汗更是不住往下流。
“你赶紧去那树荫下歇歇吧,趁这几个老婆子都去看赛龙舟去了,别弄坏了身体,省得以后更受罪。”我抢过她手里的扫帚说道。
“你也来吧。我们还可以休息一刻。”知韵拉着我往树荫那里走去。
想想也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可以坚强,但是不须逞强。于是,我也走到树荫下。“知韵,我好想唱歌。”“我也是。你说唱什么?”
“我想唱好汉歌。”
“什么是好汉歌?”知韵奇怪地看着我。
我大笑,“你自然不知道,这是首市井上的歌,可能还有些叛逆呢。”
“你就是胆子大。不过,好像很有趣,你唱吧。”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咳咳参北斗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也不知为什么,这首歌很自然就唱了出来,“心情畅快多了!”
“好一句生死之交一碗酒。”知韵诚恳地说。
“的确是好词,朕不知这宫中还有女侠啊!”
“奴婢参见万岁爷。”我和知韵赶忙跪下。
“朕本想让你们好好思过,没想到你们到挺快活,还想到风风火火闯九州了?”
“奴婢不敢。”我赶紧磕头。
“哈哈,罢了罢了,你这丫头片子要能闯九州了,这世道可不知什么样呢。明儿知韵还是回来吧。如溪你还是回到书房去,但是以后未时就过来朕这里随着张诚、白晋二位师傅做个助手吧。”
“奴婢谢皇上隆恩!”还真是祸福难料啊。
晚间,我和知韵看了一夜负荆请罪的不同版本,看着她们入戏的表情和夸张的言行,我和知韵倒似局外人一般了。
第二天,我一早去了佩文斋已经不见了看守我的那个太监。我的桌子还是临窗放着,多了几样工具,像是鹅毛笔,尺子,记录的本子之类的。
彼得一见我高兴地跑过来说:“你没有事,太好了!皇帝陛下原谅你了吗?我们还可以继续做试验吗?”
“万岁爷应该是原谅我了。作试验嘛,过两天看吧,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我也很高兴还能够见到这个可爱的老外。
“抱歉,打扰了,请问你就是如溪小姐吗?”一个沉稳的外国人来到我身边。
“是的,我就是如溪。请问您是?”“我是张诚。你好。”他很有礼貌地介绍道。
“初次见面,您好。”我伸出右手。他有些惊异,但很快就和我握了手,“从今天开始,你要帮我做天文记录,所以你今天要尽量了解做记录的方式和规矩,可以吗?”
“好的。”我点点头。
“那么,你先用鹅毛笔给我看看,可以吗?”
我顺手拿起笔来,“是这样用吗?”他仔细看了看,“就是这样用。如溪小姐以前用过吗?”“和彼得做香水的时候用过。”“很好,很好。”他捻了捻胡须。
下午的时候,我和张诚到了清溪书屋。一开始,是张诚给康熙讲学,我这时只要静静站在旁边就好。所以,我赶紧悄悄看这为千古一帝的面貌,这是我当康熙的贴身女官来,首次得以见到康熙的面貌。
康熙肤色白皙,面相庄严儒雅,两道眉毛平和舒缓,一双眼睛温和平静,鼻若悬胆,胡须修剪得十分讲究,他大概保养得当,头发胡子没有一点花白,样貌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康熙听课很认真,也很懂得思考,期间经常与老师讨论,有时用汉语,有时用满语,甚至还会夹杂几个外语单词。张诚主要为康熙讲解数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很多理论和我们初高中学的差不多,我基本可以听懂,加上这老师讲课还算生动,时间过得也快些。
未时已过,康熙起身道:“是时候去看看朕种的东西去了。”我们一群人随康熙来到西路菜园。园里瓜果丰盛,康熙心情大好,指着各处的植物介绍着,这黄瓜是什么时候种上的拉,这西瓜第一次结果又是什么时候了,最让他自豪的是几方稻米。这些稻米单独种在一边,面积不大,但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朕这稻米今年也六月就开始成熟了,朕见古书上有记录稻米一年两熟的,甚至三熟的,觉得应当亲自验证,若果真如此,推广下去,百姓就能丰足了。”他快步走过去,看着稻米田,又说:“只是这种子只有这一种胭脂米的才可以,普通的种子似乎不行,今年也只有胭脂米成熟了。朕打算再试试。张爱卿呐,以后希望你能研究一下这方面的事情。还有,以后如溪每天申时就过来这里负责记录一下朕所种农物的情况。”
“奴婢遵旨。”哈哈,这不就是说我有更多机会可以四处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