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联姻 ...

  •   踏过最后一道门廊,只见一少年端然正坐,神色悠闲、沉稳持重,郭开顷刻间便觉得心中少了几分底气,又暗自道: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怕他作甚?

      这般想着,脚步加快迎了上去

      “赵人郭开,见过尊上…!”

      少年抬头,目光依稀有些涣散,他身旁一年长男子则要殷切得多,第一时间站了起来:“贵客盈门,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郭开敛眉半晌,“这位?莫不是…罗网的方暨方大统领?”

      “贱名承蒙大人齿及,正是区区。”说着左手一伸,“请大人上座。”

      郭开颔首坐定,抿了一口热茶,再又看向主座,少年撑着脑袋又似昏昏欲睡,这般待客之道,勿说城主之尊,便是寻常百姓处也寥寥少有

      愤慨之余,拱手又道:“乍闻尊上驾临邯郸,不请自来,叨扰之处还望尊上多多海涵!”

      方暨挥挥袖子,客套说道:“途径贵地,歇上几日便要离开,不成想竟是惊动了大人您亲自来这一趟,实在惭愧!”

      “这般匆忙?”郭开讶然:“老夫在城郊恰有一处庄子,虽是不大,倒也清静雅致,尊上若肯赏脸驾临,闲来无事可使四处转转,我赵国风景如画,尊上游玩尽兴再走,也不迟呀?”

      州清弋总算抬眸,也装模作样的客套起来:“上卿大人有心,只三宗于临淄设宴一事,倒不好耽误得了。”

      “哦?老夫身居朝堂,倒多年不甚过这问江湖中事,三宗于临淄设宴…?莫非是要召开英雄大会?”

      “大人手眼通天,耳听八方,何必过谦。”

      郭开当没听懂,啧的一声转过话头又道:“说来尊上万金之躯,竟也不远万里的赶着去凑那民间热闹?”

      “清弋自幼拜于公输,今师门没落,门中弟子凄凉,幸有闻英雄大会群雄集聚,虽不敢指望能夺得那盟主之位,却也期盼能在天下英雄面前一扬我师门威望。”

      郭开立马又奉承道:“城主风姿,堪称一辈翘楚。”

      “大人高赞。”州清弋心下已很不耐烦

      郭开看了出来,开门见山说道:“不瞒尊上,老夫此来,是为两国联姻之事。”

      言罢,主仆二人不约而同的对上视线,皆是傻眼

      “数月前,一队秦商途径本国边境,遇守城部将查行,两方发生冲突,我将探知其乃秦兵乔装,后无意又得知令兄竟被这队秦兵受挟关押,遂当即施以援手。现下,我王已命人将令兄接至宫中好生照养,老夫今日特来告知,望抒缓尊上寻兄急切之心一二。”

      罗网之前的确有消息传来秦兵在赵国边境发生冲突,赵将李成斩杀擒获秦兵百余人,赵国一向惧怕秦国,如此明目张胆的斩杀秦人,令州清弋等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想来才算了然

      郭开又拿出本人亲笔信来,方暨检阅之后登时难忍激动得在亭中转来转去,瞅着连身上那每根汗毛都跳动着扬眉吐气的欢畅快意

      郭开视线一转,那少年眉梢微挑,一双墨黑色的瞳孔像野猫似的闪出微光

      莫非…兄弟不睦,争权夺位?他仿佛明白什么,神思有些飞走

      “大人…”

      “大人?”

      方暨缓过了劲,后知后觉又问:“不知,我家二公子与大人您方才所说联姻…”话没说完,郭开肃然抢答道:“我祖未有通婚北境先例,今意下嫁公主,结兄弟之邦,传两处佳话,今后共伐讨秦大计,亦是千古美名。”

      州清弋冷笑一声,“六国合纵已有先例,犯得着多此一举?”她面色带讽,方暨也紧跟着说:“我家二公子行冠礼且要等上两年,恐怕…”

      郭开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说,脸上的皱纹宛如一朵盛开的金菊,从容答道:“六礼繁琐,一来二去也要耗费不少时日,只消订下亲,公子齐在我赵国住下两年,待两年后正式迎娶,岂不美哉?”

      “既是下嫁,公主也当随我兄长去往北境,焉有留在赵国之理?”

      郭开叹了口气,“令兄受伤未愈,若不好好将养一些时日,怕是…也赶不了路吶…”

      “什么伤需得将养两年?”州清弋冷笑一声,屏气凝神中又再说道:“上卿大人,晚辈虽年幼,却早已不是那大街上逗风车的无知小儿,何必这般绕来绕去?贵国作为,无非是要将我兄长扣做质子。哼,可怜我族中遭难,留下一干孤弱幼子又能如何?结亲,莫不是欺负了人又还想留个好名声在?”

      “尊上言重!”郭开惶恐道:“当年北境城一役,尊上临危继位,以雷霆之势平内乱,退齐军。因此,老夫是万不敢有轻看尊上之心。两国结亲,并非老夫本意,我朝力促合纵一派的李…咳,也是受我王所托,还请尊上切切体谅。”州清弋不发一言,长眉傲然却隐约藏起三分厚重,郭开点到即止,这便又笑了笑:“尊上自当思量,今日怠慢,三日后老夫在城中设宴,还请尊上届时不吝赏光。”说罢,起身告辞

      咸阳连报,秦国逢连月大旱,夏秋两料不收,田野荒芜牧场凋敝,牛羊马群死伤无算,大队饥民连绵不断流入关中,与此同时华阳太后不期然病逝,发自邯郸的流言便铺天盖地传开:秦国欲吞天下,此上天之报应也!秦王暴戾,逼死太后,秦若再兴兵灭国必遭灭顶之灾!陇西地裂三百丈,秦人地脉已断,秦人将绝矣!秦国已成危邦,将大肆杀戮在秦山东人氏以泄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灾情被夸大得离奇恐怖,各种有关天象的预言、占卜、卦象、童谣纷纷流传,言之凿凿

      就连咸阳的山东商贾们都开始纷纷离秦,朝野人心一时惶惶不安

      再观赵国,赵国虽颓,尚有李牧庞煖一干大将,秦国此时又增内乱,只是灾荒常有,何以为惧?欲以卑劣流言撼其国本挽回颓势,想是异想天开。关键是,这位上卿大人到底是何路数?方才他结结巴巴缺又好像故意吐出来的一个李字

      李…?又是何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联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