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子推燕与洞庭饐 ...

  •   陆雨昭想和顾昀探讨一下形婚夫妻和平相处的可能性,结果撸着串喝着小酒又喝醉了。
      第二天醒来,岁微红着脸在床边笑,“娘子,昨夜里你醉了,是郎君把你抱到床上去的,还过了夜。”

      啥?陆雨昭第一反应掀开锦被瞅了瞅,哦应该什么都没发生。

      岁微端了一个碗过来,“郎君今早起来,特意嘱咐我煮二陈汤给娘子解酒。”

      陆雨昭往背后塞了一个引枕,靠着床头坐了起来,“他人呢?”
      岁微:“许是去给太夫人请安了吧。”

      顾昀的确是去老太太那儿晃了一圈,一去就听到素秋正和老太太讲:“刚刚听二郎院子里的人说,二郎早上是从陆娘子房中出来的。昨夜二人小酌,气氛挺好,早上二郎还贴心叫了二陈汤。”
      老太太听罢就满意笑了。

      顾昀走进去,老太太对他和颜悦色了不少,念叨了半天和新妇好好相处,夸陆娘子温婉柔弱,别让她受委屈。
      温婉,柔弱……顾昀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浮现出的无不是她狡黠的样子,哪儿哪儿和温婉柔弱沾不上边,但……有趣极了。

      顾昀但笑不语,老老实实听老太太碎碎念一样的教诲,点头称是。

      不知何时,守在外边的仆妇说:“大郎从宫里回来了,宫里举行了赐火仪式,听说大郎分到了火种。”
      老太太喝了一口茶,终于停止了唠叨,“寒食禁火,清明取新火,是官家的恩宠。”

      顾晖和妻子姚氏恰好踩着老太太的笑声进来,他笑着谈起殿前几个小孩儿钻木取新火、比赛谁先钻出火苗儿,官家赏赐获胜的小孩儿一个金碗的趣事。
      姚汐打趣说:“新火起厨烟,郎君不若把火种借我,即是清明了,在出城踏青前,我去做些洞庭饐和子推燕。”

      姚汐的贴身侍女屿月来院子传话,让陆雨昭去大厨房和姚氏一起做糕饼时,她一口答应下来。
      对于吃食,尤其是新鲜的、没见过的吃食,她一概十分感兴趣。

      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前后为寒食,寒食过后便是清明。
      时人有寒食禁火期过,清明取新火的传统。
      皇家出城祭祀皇陵、普通人家有新坟的,也在这一天扫墓祭坟。因都城人皆要出城去往郊外,逐年又形成了郊外踏青探春的习俗。

      陆雨昭一去大厨房,就系了襻膊帮忙姚汐打下手。
      她跃跃欲试,等会出城去春游,这不就是做春游便当吗!

      姚汐又做了麦糕、枣糕,并着炊饼一起放在蒸笼上蒸着。
      此刻灶里烈烈生的火,就是官家赐予的恩宠——大郎带回来的火种生的新火。

      陆雨昭在路上就听了一耳朵,岁微和屿月叽叽喳喳讲的这事儿,生火这事拔高得怪神圣的,古人真讲仪式感啊。

      “雨昭,我们先一起做些子推燕。”
      姚汐放下手中的捣槌,捣臼里似是碾碎了的叶子,已经捣成叶汁,散发出柑橘的清香。

      陆雨昭凑近嗅了嗅,“莫非是柑橘叶捣碎的?”
      姚汐笑:“正是呢。”
      陆雨昭嘿嘿一笑,颇为得意。

      姚汐刮了一下的鼻尖,开始教陆雨昭、还有岁微和屿月做子推燕。

      陆雨昭学得很快,只是不解,“嫂嫂,这不就是枣糕吗?”
      不过花哨一点,做成了飞燕状。
      如是想着,随口道:“做这么俏皮,都不忍心吃了。”

      话毕,三位年轻女郎齐齐看过来,诧异地瞧着她。

      岁微不由道:“娘子,子推燕不是用来吃的!”

      而后,在三位年轻女郎的取笑下,陆雨昭才得到了科普。

      屿月绕口念一般说:“子推饼能吃,子推燕不能吃,子推饼非子推燕,子推燕乃子推饼,子推饼子推燕是一样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不同的东西。”

      陆雨昭快被子推两个字绕晕了,“……子推饼又是什么?”
      屿月:“回娘子,子推饼便是枣糕!”
      陆雨昭:“……”

      姚汐掩唇笑,“子推燕做好后,要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处的。”

      哦,是一种习俗,陆雨昭终于懂了自己闹了什么笑话。
      她讪讪一笑,“子推来子推去的,是有什么典故吗?”

      姚汐就和她说起子推的典故,寒食节的起源。
      “这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是晋国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四处流亡,辗转于各国之间十九年。这十九年间,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在重耳饥寒交迫时‘割股啖君’。后来,公子重耳归国成为晋文公,然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几次派人请他出山,子推都不肯出来。晋文公便想出了放火烧山的法子,欲迫其出山……”

      陆雨昭:“然后呢?”
      姚汐:“但因子推意志坚决,拒不出山,最终被烧死在柳树下。”

      陆雨昭默了默:“……”
      她没想到是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局,她只想说一句,这……大可不必,古人这么喜欢以死明志嘛。
      可真是个槽点太多以至于她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的典故。

      姚汐有些好奇,“雨昭从未给听过?怎地连这些也不知晓?”

      陆雨昭心里咯噔一声,节日习俗都不知道了,露馅了?
      还好岁微好不委屈道:“娘子出嫁前,家里姐姐妹妹做子推燕,娘子从来只有一个人闷在房里的份儿,没人邀请娘子……”

      姚汐摸了摸陆雨昭的头。

      四人一同做了好些子推燕,用柳条绑了,插在了门楣处。
      适时麦糕、枣糕、炊饼蒸好了,取出来装进食盒里,姚汐这才开始带着大家做洞庭饐。

      姚汐不久前捣的柑橘叶汁便是在这会子用的。

      陆雨昭揉好了糯米面,叶汁和入面团,加入适量蜂蜜,面团渐渐染绿,直到表面光滑不沾手,姚汐才示意面团揉好了。
      然后便分成若干团剂子,搓圆,姚汐还留了一部分柑橘叶,裹住团剂子,便一片翠意地上了蒸笼。

      “夏天做这个,我们可以采莲和柑橘叶同捣,会多了分莲的清香。”等待的间隙,姚汐说。

      陆雨昭望着蒸笼,慢慢反应过来,这和青团的做法差不多呀!
      不过是没有馅儿,青团用艾叶染的。

      陆雨昭便问大家可知青团,大家一同摇头,陆雨昭不由暗忖,这洞庭饐不会是青团的前身吧!

      她跳起来,对姚汐说:“嫂嫂,我能否能在洞庭饐做些改编?我们不若试试加点馅料?”

      姚汐怔然,须臾点头。

      因为事出临时,在陆雨昭的说明下,只在大厨房找到豆沙和芝麻。
      陆雨昭点点头,“这些便也够了。”
      最传统最经典的青团也是豆沙馅儿和芝麻这些甜口的了,等以后闲了,她再琢磨做咸口馅儿的!

      再重复一遍洞庭饐的步骤,揉面,捣汁,分面剂子——
      在这一步塞入绵软沙滑的豆沙和芝麻,继续点缀以柑橘叶,最后上蒸笼蒸。

      岁微:“呜呜,我好想尝尝裹了豆沙的呀。”
      屿月:“无馅儿才是正道!”
      两个人瞪对方一眼,一边儿巴巴盯着蒸笼,一边儿各自据理力争起来。有馅儿党和无馅儿党争得脸红脖子粗,只差撩起袖子打一架了。

      陆雨昭乐了,没想到在后世的甜咸之争之前,会在这里见到馅儿的有无之争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洞庭饐(yi,四声):做法有参考《山家清供》。
    枣糕又名“子推饼”
    介子推也是寒食节的起源:子推死后,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