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空间的年代 ...


  •   2013年,于敏辉大二,那时候还是大家玩□□的年代。
      她在江苏中部的一个小城市读书,高考那年发挥失常,成绩只够普通二本,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也不敢跟同学联系,更不敢打探同学的成绩和去向,当时想做的只有逃离。于是报志愿时选了个自己都不太听说过的城市报了中文和法学,后来被调剂到了教育系成了一名师范生。来到破破烂烂的宿舍和局促的老校园,她多多少少心中憋着一口气,这也导致她在班里里多多少少有点不合群。大家刚从高中解放出来,多的是想呼朋引伴聚餐K歌熬夜刷剧打游戏,她刚开始参加了一两场宿舍活动便感觉没意思,此后便时常独来独往,平时上课自习,有时候晚上或周末出去做家教赚生活费。这时她还是一个开朗又忧郁的女生。后来,不知怎么地,班级的另一个女生和她高考经历颇为相似,此后两人慢慢熟悉了起来,便时常一起行动。
      一天,她晚上入睡前,如常登上扣扣,找以前高中同学聊了会天。那时大家还习惯于在扣扣邮箱玩漂流瓶,她打开邮箱浏览后,随手一点扔了个传递瓶,在留言时写道:“陌生人你好,不知道你是谁,有时候我感觉到孤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人会和我一样,会明白我的所思所想。”此时,她还颇有点像文艺青年般的愤青。
      这是神奇且值得纪念的一天,但对当时的唐敏辉而言,这不过是普通的一天,她并不知道这一举动对她的意义。
      就像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做的哪件小事,就能成为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关键要素。
      她不知道瓶子会飘向哪里,纯粹是为了抒发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胸中的闷气,颇有点浪漫主义色彩。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是3月4号。她收到了自己扔出的漂流瓶的回复:“你好,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第一次和瓶友交流,说起来也是很期待。此后,她和瓶友互加了联系方式,两个人有时候扔扔漂流瓶联系,慢慢知道了对方的姓名叫喻锦江,和她同一级,在山东读书,家就在本市下的一个县城,她班里就有这个地方的好几个同学。但双方秉持着这份熟络与疏离,没有人再向前走一步,也不知道对方的信息。
      有一天,他们互留了联系电话,但双方没有联系。到第二天一大早,喻锦江给了发了一条短信:“你怎么不回我短信啊?”
      唐敏辉惊讶,把手机收件箱来来回回又看了几遍:“我没收到啊?”
      “原来这样,我说呢,都怪坑爹的移动影响我在美女面前的形象。”他有点嬉皮笑脸。
      “我可不是美女,别误会,你可别抱什么希望”她冷冷回复,又好奇:“第一条你发了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你今天上午有课?”
      “嗯,上午专业课……”此后的一两周,唐敏辉和喻锦江便开始了频繁的短信交流,他们俩很快便熟知了对方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从早上的问好,到中间的闲聊到晚上的晚安,交流几乎没有断过,两个人很快便熟稔了起来。

      三月下旬的一天,唐敏辉做家教结束回校的路上收到喻锦江的短信:“我想给你打电话,你看好吗?”
      她当时正经过路边一个摆摊的小摊,她的心怦怦跳,还是故作镇静:“可以啊。”
      过了好一会,电话响了起来,她清了清嗓子,尽量拿出自己清脆甜美的声音:“喂……”
      电话那端也是一个有点紧张的声音:“你的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像娃娃音?……”当然,很久以后,当两个人充分了解对方的本之后,喻锦江曾叹了口气,亲自否认了这一点,“你说话声音一点也不像娃娃音,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故意装出来骗我的。”
      这是他们俩第一次电话交流,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唐敏辉已经有点记不清了,也不过是对彼此生活的介绍。但却从此又开启了他们扣扣聊天、发短信、打电话并行的时代。一般是每天稍微打十几分钟的电话,白天在学校就上网用扣扣聊天,晚上回宿舍睡觉前接着用扣扣聊天。那时候手机套餐费一个月30左右,里面只有100条短信和300分钟免费通话,按他们的话来说:“每天要控制好通话时间,确保到月底的时候还有通话时长,在学校意外没有网的地方才发短信,套餐要用在‘刀刃上’”。
      四月初清明节前夕,之前不知道怎么的和她关系亲密起来的同班的女生夏冰,因为和原来宿舍同学有矛盾,就搬了宿舍,搬到了高她们一级的学姐的宿舍。可能是刚搬家害怕什么的,正好宿舍的学姐有的不在,有空床铺,就邀请她去陪住一天。她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又觉得不好拒绝,就答应了下来。
      “我今天晚上就不能跟你聊天了,要去同学宿舍陪她住一天。”她告诉喻锦江。
      他疑惑:“怎么还要你过去陪啊?”随后又说:“来日方长,你跟同学处好关系,咱们明天再聊。”
      晚上,在宿舍的时候,唐敏辉和夏冰一起一起看了美国电影《西雅图不眠夜》,女主角安妮从美国西雅图飞去纽约帝国大厦和山姆见面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她们的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最渴望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之后,唐敏辉和喻锦江开始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
      唐敏辉作为一个文艺青年,除了学习,生活常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看来简直是冒着傻气。但当时她最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她这样对喻锦江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喜欢的作家。高中的时候最喜欢席慕容,她的每首诗我都会背,尤其喜欢‘一颗会开花的树’,现在最喜欢的是三毛,向往辽阔的撒哈拉,想走遍万水千山,去看看这个世界。更羡慕她与荷西的感情。有时候这些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通过语言来了解自己没有见过的世界。”
      他勤勤恳恳地了解她爱好:“还有呢,对了你们还要学习心理学吗?”
      “是啊,我们学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我对心理学也挺感兴趣的……”
      “我们班也有一些人考心理咨询师,那我也报个名买几本书学学。”喻锦江是典型的工科男,学电子电气之类的。当时学生考人力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是一种潮流,好像有证在手,毕业工作我有。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从此开启了被一个理工科学生普及心理学的日子。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五月中下旬的一天,唐敏辉在五楼教室自习时接到了喻锦江的电话。他们学校因为老校区比较小,传统的几个大点的学院如数学院、文学院、外系学院和体育学院等都有自己的小楼,平时的公共课或者很多学院的专业课都在学校的代表性教学楼——一栋光鲜亮丽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主楼里。平时她们上专业课基本上都在五楼,学院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在11楼。主楼是南北两面都有双面教室的教学楼,五楼北面西侧对应的南北几间教室是平时上课的场所,南面西侧南北对着的两间教室被改成了考研教室。再往东的几间教室就是院里的类似于幼儿教育研究、心理咨询教室以及有一间钢琴房。
      唐敏辉走出了教室,来到南北连接的走廊上接了电话,下午的阳光透着大大的落地窗照了进来,她在满身余晖中听到喻锦江略有些紧张的声音:“后天是5月20号,我给你寄了一个礼物,可能后天就到了。”
      她有些惊讶,说了谢谢,笑着问:“什么礼物?”
      在暖洋洋的光芒中,她听到喻锦江没有回答,只有轻轻的声音特别清晰地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我觉得我有点喜欢你……”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空间的年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