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发完 ...
-
(一)
2020年10月1日,举国欢庆,可小西不想活了,他倒坐在天台,戴着耳机,嘴角带着讥讽的笑意,脸色却反常地冷淡,直直地倒了下去,砸到路上。
就像一颗石子砸进湖里,除却砸进去那一刻带着些许响声外,还有一丢丢向外开拓的波澜。
小西的死也是这样,狠狠地砸在地上,震荡着空气中久久不搅动的灰尘,不远处也有三两人被这边的动静吸引,回头一看,一边尖叫一边失力倒在地上。
如果不是有衣服作为标志物的话,任谁也无法知道这具四肢扭曲得不具人形的猩红物体是人的尸体。
不远处还有一两声猫叫,夹杂着微弱的呻吟声,若有若无。
原来是这具尸体的主人没有死透,可是,那该多痛苦呀,其中的痛大概只有自己知道。
小西在这一刻近乎奇迹地清醒,或者说所有濒死之人都有这么短暂的回光返照的时光。
分明他躺在地上,可是他好像已经分裂出灵魂一样,他的灵魂高高在上地睥睨着他的尸身,似乎在无声地嘲笑他。
从高楼摔了下来的尸身,除了最开始能感受到迟钝的痛,缓慢地延伸到四肢,然后是五脏六腑就变成尖锐的痛,就好像被扔到搅拌机执行惨不忍睹的死刑一样令人绝望。更不谈论恶心的脑浆滚了一地,就像路过的行人不经意地撒了一杯豆浆一般随意。
而这所有的过程,小西都保持着清醒,清醒地感受前所未有的疼痛。
妈的,他不由得骂了一句粗口,虽然听起来就跟呻吟一样,但是这或许是他遗留在这世间最后一句话语了,因而我们也不能计较他到底有没有把话说清楚。
可是,小西落泪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濒临死亡的生命,连生命都不能拿捏在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在弥留之际流泪呢?
潇湘界警察局,当面的目击证人被请来了这里问话。
其中一个目击证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大概就跟死者差不多大的年纪,都是花样年华。
老李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看到有生命在死去也依旧还会感慨,更何况花一样美好的年纪呢。
他望着这个相似的年轻女生,开始了问话。
不知不觉中,问话几近尾声。
而这时目击证人才说出那诡异所思的一幕,尸体流泪。
“你确定是尸体流泪吗?你当时受了惊吓,又隔了一段距离,真的看清楚吗?”
“当然,虽然一开始是真的吓一跳,为了确定是不是人,当时走近了瞧,一开始还能听到那人的呼叫声,后来才像是真的没了呼吸,可是却突然留下了眼泪,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呢,不会看错。”
“有时候刚刚逝去的亡者□□还与常人无异,可能受生前情绪影响,生理反应变慢了,才是死后落泪,但流泪的情绪是生前开始有的,如果你看到的真的,也很正常。”
老李虽然心里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但看着目击证人提到这件事时情绪十分不稳,便也不急着追问,而是安抚她的情绪。
是啊,死去的人在离世最后一刻落泪,是多浓厚的情绪呀。
问话结束后,他着手联系死者家人,却发现了一点怪事……
(二)
昏黄时分,正是下班一族往住处赶着的时间,而民警小孙一行人穿过狭窄而又昏暗的小巷,来到小西住的住宅楼时,一路上却没遇到几个人影。
房东已经知晓了小西跳楼自杀的事情,见到了小孙等人的到来,还没有开始说话,眼圈就开始泛红,“你们来了,快进来。小西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他平时虽然缄默,但是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这样无牵无挂地走了。”
“阿姨,您不要太伤心,生死是不能改变的,他的死,我们很惋惜,所以才要更注重生命。所以他平时完全没有表现出厌世的情绪吗?”
“我们平时打交道很少,但是他不像是会自杀的孩子,是不是其中有什么误会呀?”
大妈有些激动地按捺住小孙的手。
“我们正在调查呢,警方一定会竭尽全力弄清楚小西的死因的,只是你有听小西提起过他的家人吗?”
“没有。”
“奇了怪了,我们发现一件事,或许你知道吗?小西其实是一个女生,但是身份证却是男生,后来我们调查后才知道身份证是真的,只是到底是搞关系更改的性别还是身份证写错了我们也不清楚。”
“女孩!这……他,他不像是女孩呀,你不说的话我决定不会怀疑他是一个女孩,他老高了,女孩怎么会这么高呢?”
听到这里,小孙难得地沉默了。
刻板印象。
大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刻板印象,这样的想法出发点并不一定是恶意的,但是一定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一个女生就不能长得太高,宁愿长得矮也不要长得高。也有很多人觉得,男生不可以娘,如果娘了,为什么不生女孩要生男孩。
这样的刻板印象太多了,现代社会不少人为之产生负担,有更多人为之压垮。
小孙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小西的死因的灵感了。
他继续往这个方向进行调查。
(三)
看着小西前半本的日记,老李不仅十分感慨,这完全就是女生写的私密日记呀。
“小西完全就是小女生心理,听起来不像是郁郁寡欢的类型呀。你看,她这里还写她喜欢上了他们班长,虽然内心小鹿乱撞,但现实中不敢搭讪。”老李喟叹地跟小孙攀谈起来。
小孙年纪轻轻,这会儿却板着脸,“李队长,不要拿死者的隐私开玩笑。”
“哈哈哈,我没有打趣小西的意思,我是在跟你讨论案件的新发展趋向而已,只是这样的小西根本不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呀,怎么会自杀呢?”
“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既然死者有写日记的喜欢,关于情绪变化总是会写进去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转折点一定会被写进去,逃不了办案者的眼睛!”
“是是是”老李翘着二郎腿,吊儿郎当敷衍道。
小孙知道老李只是表面敷衍,但内心实诚得很,分外认真。
终于,老李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在他人眼里是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吗,不知道,但是对我而言,很重要。
我从来不想要长这么高,小时候觉得别人夸自己高是一件好事,挺直腰板把“夸奖”听了进去。
可是,随着年岁的增添,我渐渐明白,那不是夸奖。
而同龄人对我身高的一句无心的夸赞,却会挑动我敏感又脆弱的神经,我开始恨别人夸我长得高。
这些夸奖都不是真的,只是让我平白地承载他人嘴角带着的怜悯和可悲的眼光。
天哪,就因为我长得高,我就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吗?
我是杀了人还是放了火,为什么我因为长得高要承受别人讶异的目光,是我前辈子犯了罪孽,这辈子才要长得高高的吗?我究竟是做错了什么。
我原来以为178m,我已经接受了。
可是今天体检的时候,身高的数据变为了182m。
我哭了。
成年后,第一次悲痛地哭着。
这三厘米的身高,对别人而言,一定很想要获得。
但是对我而言,是雪上加霜。
为何,世间的不幸要发生在同一天呀。
我拎着体检单呆坐在教室,独自消化着对我而言非常不幸的事实。
这时一个女生过来,一眼瞥到了我体检单的数据,发出了尖叫,“哇,你一米八哇,好高呀,如果你是男生就好了,好像找个你这么高的男朋友。”
我冷冷地看着她,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大肆宣传别人的身高。也是,大概她从来没有体验过身高1m6是什么体验吧。
纵使我在心里这样冷冷地嘲讽,可我不仅也嘲笑着自己,我自己不是也不这道1m6的体验。
压垮我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我喜欢的那个人,他在场。
毫无意外地,他听见了。
而且,我还听见他在跟他同伙悄悄地交流,“你说,小西同学怎么这么高呀?真的好高呀!”
我的余光还瞥到他做了一个比身高的手势。
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幸好,没有当时就落泪,不然我一定会十分难堪。
我最难堪的一面在心爱的男生面前展露出来了,为什么,我的身高真的就如同污点一样,要如影随形跟着我一辈子吗?
为什么?
凭什么?
我要承受这一切。
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要出生,才算是好结局。”
少女写到这里后就辍笔了,日记本后面都是空白的。
老李读着这篇文字,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女坐在书桌前,在哑黄的灯光的照耀下,脸带泪痕写了这段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话。
是呀,小西凭什么要经历这样的一切呢?
她的失意,在别人眼中,大概只是一个失败品的存在吧,可能会被质问,就因为身高这点小事就要死要活,你是多阴暗呐。
可是,正是这些他人自以为正义的话语,才会把一个人逼疯呀。
全世界都没有错,那么是谁错了,难道,真的是小西生下来就做错了吗?
老李在心里五味杂陈的同时,小孙也感知到了老李的异样,凑脑袋过来看完了这短短的一篇日记。
“生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又被心上人感知到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小西会自杀吧!”小孙感叹道。
“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你要知道,这是她五年前所写的日记,她怎么会因为五年前的事情,现在才选择自杀!”老李不愧久经沙场,马上联想到不妥。
“孙队长,您说,小西跳楼自杀这个案子,我们还有必要挖掘出全部的真相吗?”
“是的,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五年前她没有选择死亡,而选择坚持下去,是因为她相信人世间总有善意。她那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甚至装作男生想要不让身高作为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的理由。”说到这里,老孙停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竭力不让自己的声音发抖,接着往下说,“可是你知道我在跟她同事进行笔录时,她同事怎么说的吗?好几个人都明里暗里说小西不阴不阳,没有男子气概,好像还是同性恋。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就这样,结案吧。”
或许,对于小西而言,死亡是一种解脱吧。真相又有什么重要呢。
“是的,队长。”小孙这么想着,却忍不住红了眼眶,声音却发坚定。
——世间可悲的人千千万万,不过各有各的可悲,我又不过是其中一个,有什么必要让别人费心劳力寻找自己的可悲之处呢。
如果小西还活着的话,他(她)应该会这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