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月宛 ...

  •   舒宁和顾濯对视一眼,又看向郡守夫人:“愿闻其详。”

      曲夫人叹道:“五年前,帝都政局动荡。为了换血,圣上贬了一批人前往边地。拙夫亦在此列,他因此郁郁而不得志,却只能遵从旨意来到冷水郡。”

      当时的冷水郡,虽然是个郡城,却地广人稀,民风非常不开化。虽然处于仙门的势力范围,却盛行着各种各样奇怪的风俗,其中一个就是“点河灯”。

      冷水郡外原本有一条护城河,名为楠河。楠河绕城而过,哺育了无数百姓。可是不知怎么的,楠河的河床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直到有一天天降暴雨,河水越过堤岸横冲而下,冲垮两岸房屋,带走无数人的性命。

      从那一天起,楠河由和蔼可亲的母亲河,变成了恐怖多变的魔鬼河。

      与此同时,一条留言在冷水郡的民众间广为流传——楠河里住着一个河神,必须经过祭祀,才能平息他的愤怒,以求风调雨顺。

      既然是河神,当然得用最圣洁的物品来祭祀。冷水郡的人选了又选,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十五六岁的少女身上。

      听到这里,舒宁忍不住道:“所以他们是用了生人来祭祀?平时倒是男尊女卑,到了这时候,女孩的命反而更圣洁?这又是什么道理?”

      顾濯看了她一眼。

      曲夫人苦笑道:“仙师说的没错,我当时听闻这个风俗的时候,也是大为惊骇。当年我们夫妇来到这里时,冷水郡’点河灯‘的习俗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舒宁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也就是说,楠河里,已经沉睡了一百多条少女的人命。

      由于“点河灯”只祭祀女孩,渐渐的,冷水郡出生的女童人数骤减。有女孩的人家,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女儿去送死。为了平息这个矛盾,大家一致决定,向周边的郡府“借人”。

      “借人?”舒宁一怔,巨大的厌恶感涌上心头,“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拐卖妇女吧!”

      曲夫人脸色白了白,点点头:“没错……冷水郡很穷,他们不想出钱向人牙子买人,就想出了强行拐带少女的法子。”

      也就在那几年,冷水郡周边的郡县,开始有了丢失人口的传闻。由于失踪人口大多居住在偏僻山村,和其他郡县相邻,因此当地长官对这种事并不上心,或是草草追查就放弃了,那些被拐卖的少女被统一送到冷水郡,替代当地居民被投入冰冷的楠河中。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见到了月宛。”曲夫人的眼中带着痛苦,“她扑到我面前,抓着我的衣袖求我救救她……”

      那天雨下的很大,头顶是暗沉的乌云。年轻的郡守夫人被扑倒在地的女子吓了一跳,不知所措的绞着帕子,看向曲郡守:“夫君……她……”

      曲郡守站在身后,脸色微沉,居高临下的瞥了少女一眼,就像看见了一只可以随意捏死蝼蚁。一旁的李师爷连忙上前,大声喝道:“这是哪里来的刁民,竟敢惊扰郡守大人巡视!”

      话音未落,带着棍棒的侍卫一拥而上,将扑倒在地的少女拖走。女孩犹自挣扎,长长的指甲劈裂,在地上拖出一道触目惊心的血迹。

      曲夫人实在不忍,刚要开口,就被婢女重新拉上了马车。

      她心下不安,低头一看,才发现衣角嵌着东西。打开一看,便发现是一方撕下来的手帕,上面用血写着两个大字:“救命。”

      落款是“月宛”。

      刚才的那个少女名字叫做月宛?

      冷水郡面积广阔,今天又碰上大雨,很难在一天之内巡视完毕。一行人决定在驿站落脚,曲夫人便带着手帕去找丈夫。

      由于是新官上任,要处理的公务堆积如山。曲夫人透过帘子,看到曲郡守在和一个又矮又胖的男人说话,等对方走之后,她才出现,将手帕的事说给丈夫听。

      曲郡守沉默片刻,道:“夫人,冷水郡的风俗和帝都略有差别,这并非简单的案子,还需要从长计议。”

      曲夫人一怔:“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晚一步就会铸成大错,夫君何不速速决断?”

      这种诘问的话语一出,曲郡守立马沉了脸色:“人祭一事事关楠河的稳定,事关冷水郡百姓的安宁,不是一条人命的事,本郡守怎么能不顾这种风俗,强行释放祭品?这种妇人之见,不要在本郡守面前说了!”

      听到这里,舒宁已经按捺不住心头怒火:“所以没人救她,你们所有人都眼睁睁看着她去死了吗?”

      曲夫人摇摇头:“没错……后来,他们甚至邀请我们去看’点河灯’……”

      点河灯一年一次,场面壮观,几乎成了冷水郡的盛事,男女老少都会出来观摩。人们走亲访友,拜祭河神,在祭礼上许下愿望,祈盼河神吃下祭品后,能够为自己实现心愿。

      这一天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和喜悦,只有被绑在祭台上的少女绝望的哭嚎。她的声音淹没在敲锣打鼓中,人们品尝着她的痛苦,享受着她的献祭,没有人在乎她将要面临死亡。

      这一刻,她不是人,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祭品。

      “礼——成——”戴着鬼面的祭司拖着嗓音,大喊道,“请河神收下祭品,以保我郡雨顺风调、无灾无殃!”

      周围的民众也跟着下拜,重复道:“雨顺风调、无灾无殃!”

      接着,四五个体型壮硕的成年男子冲上来,解下祭台上的绳索,将少女仰面举过头顶,朝楠河冲去。

      阴风阵阵,灰色的水面忽然泛起涟漪。大家纷纷抬首,看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忽然那个少女用力挣扎起来,凄惨的哭嚎回荡在水面上空,愤怒地诅咒着:“你们都是刽子手,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祭司勃然变了脸色,扯着嗓子大叫:“扔了她!扔了她!”

      话音未落,少女便被丢进楠河中,很快就被河水彻底吞噬。

      一年一度的点河灯又成功了,每个人呆滞的脸上重新洋溢起了笑容,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只有高台上的郡守夫人脸色苍白,手里握着那方写着“月宛”两个字的手帕,一股眩晕感直冲上来,她再也忍不住,扶着高台的栏杆干呕。

      也就是从那天起,她总会做梦,梦里的月宛无声地注视着她,双眼流下了血水。

      或许是“点河灯”真的有效,楠河自此风平浪静,再也不会发生水灾,人们也渐渐不再使用少女进行祭祀,但冷水郡开始有人失踪了。

      一直沉默不言的顾濯忽然开口问道:“曲夫人,这么多年一共有多少少女被祭祀?”

      曲夫人想了想,道:“一百零三人。”

      舒宁意识到了什么,看向顾濯,对方也朝这边看来,不约而同的说道:“义庄。”

      没错,义庄里停着的尸鬼,正好是一百零三人。

      ——

      楠河风平浪静,河水澄澈透亮,完全不像吞噬了一百多条人命的样子。

      这里没有魔气和妖气,甚至连鬼气都没有,江上刮着呜咽的冷风,夹杂着一股子腥味。

      舒宁还没想好怎么唤出月宛,只见顾濯朝着楠河走去,江水波浪翻滚起来,时不时拍打上岸。

      没走几步,斜刺里突然伸出一条透明的银丝,在江水中缠上他的脚踝。舒宁刚叫了一声“当心!”顾濯反应极快,后撤几步。那银丝却像长了眼睛似的,如毒蛇般尾随而至。

      舒宁并指如刀,指尖灵火迸发,将银丝斩为两段。

      阵阵阴冷的狂风扑面而来,楠河不再平静,清水也变得混浊,风中传来少女呜咽的哭声,又细又冷。

      “这是……”舒宁睁大双眼,看着眼前一幕。

      一丛丛白色的影子出现在江面上,晃晃荡荡朝岸边掠来,与此同时,还有浓重的血腥味。顾濯不知何时来到身边,低声:“一百零三。”

      舒宁明白过来,这些影子,就是义庄中停着的那一百零三位尸鬼的魂魄。

      说话间,影子离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顾濯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厌恶。眼看他就要燃起青火,舒宁连忙握住他结印的手,摇头道:“这些魂魄不归我们管,不能动手。”

      按照原书设定,不管人、神、魔,魂魄自有地府这个归处。仙门中人可以处理邪祟,但没有作恶的魂魄得由地府来收。如果不小心越了雷池,少不得要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

      人终有一死。只要不能成神,仙门中人也逃脱不了死亡宿命,还是少得罪地府为好。

      看着舒宁用灵力撑起结界,顾濯松开了手。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尸鬼的魂魄已近在眼前,他们面目模糊没有五官,围成一道沉默的人墙。他们或高或矮,体型各异。虽然没有眼睛,却依然能感受到明显的“监视感”。

      “准备好。”舒宁手指翻飞,迅速在地面划出一个符印,嘴上还没忘记提醒。

      话音刚落,他们原本站着地方与原点裂开,化成一座浮空台,朝着上方飞了出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