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求职 ...

  •   简历上唯一不朴实的是右上角的照片,他花了一千块钱去专业照相馆拍的职业照。

      柔光、化妆、摆拍、精修,拍照的时候,三个助理同时服务,他误以为自己是电影明星。

      相片拍了上百张,从中选出一张,他最满意的一张,贴在简历上。

      这张毫不逊色男星的照片,搭配这样的学霸背景,他自信可以凭借这份简历,进入所有的大型基金。
      只有他选工作的份,哪有工作选他的道理。

      他对近百家大基金做了背景调研,从中挑了几家,根据上面的邮箱地址,发送简历。

      在一室一厅,靠近另一个省份的出租房里,他耐心等待。他自信只要人力不是彻底瞎了眼,看到简历,一定会立刻给他打电话,安排面试,甚至可能连面试都省了,直接进入公司。

      毕竟他这样的人才,太难得。

      可他一等就是两个月,发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溅起一丝波浪,毫无消息。

      他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手机坏了,接不到电话,可让家里人打过来,却能响,能通,能讲话。手机没坏,那会不会是电脑坏了?邮箱里明明显示求职邮件都已发出。

      怪了,为什么没人联系他呢?他看了看简历上的信息,确定联系方式没有写错。既然没写错,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来电话呢?

      他哪里知道,大型金融机构的人力每天都忙得脚朝天,招人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看求职邮件更是这一部分中的一小部分。

      看与不看,都是例行公事,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不可能面面具到,什么事做得多了,自然就变得草率。

      资深人力看求职信往往只看个开头,开头看完就有了判断,是否继续阅读取决于开头写的怎么样,能否勾起他继续阅读的兴趣。

      何树没有找工作的经验,他以为求职信并不重要,简历中的内容才是关键。信上他敷衍着写了几个字,“希望能得到贵公司的职位。本人简历请看附件。”

      一天要看几百封求职信的人力,哪还有心思看附件?求职信上这草草的几个字,已经说明了这人工作态度不认真,连找工作都不认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招进公司。

      这样的判断当然有些武断,可比这更武断的事还有,有些大公司干脆随机筛掉大部分简历,只留下小部分供人力仔细品鉴。

      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人力急了也根本顾不上看简历。

      只有内推的候选人,能引起她们的注意。

      毕竟是公司员工介绍来的,谁也不能介绍个烂货来面试,丢的可是自己的脸。如果候选人本身条件不错,加上内推,往往会事半功倍。

      可何树过于自负,他不屑于托朋友找关系,以为自己单凭简历,就能进入任何一家他想去的基金公司。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恍恍惚惚地等了三个月,终于开始着急。

      他没有工资,平时的开销都是父母出的,可帝都的生活成本太高,他已经不好意思再向父母张嘴了。他必须找到工作,否则,就无法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这座城市也无法记住他的名字。

      他广投简历,只要公司业务和金融沾边的,他都发了简历过去。可不管他怎么努力,始终没有主动联系他的人力。他心灰意冷,准备收拾行李回家。

      就在准备离开的当晚,他参加了一场小规模同学聚会。聚会上,师兄听说了他的艰难处境,拍着胸脯说,一定帮他介绍工作。

      就这样,他没有走,拆了行李留下来,进入一家算上他只有六个人的小微公司。

      公司虽小,五脏俱全,六个人分别是董事长、董事长司机、董事长秘书、行政总监、人力总监,还有他。他的位置尴尬,头衔更加尴尬,董事长私人助理。

      这间公司在他刚加入的时候,还完全没开展过业务,本来嘛,这样的员工设定,就是有任务也无法完成。

      他的工作是陪着老板在全国各地参加会议和饭局。

      老板会有意无意地向别人提起他,重点介绍的当然是他的学校,和金融博士的学历。老板介绍时那骄傲的口气,一度让他误以为,老板是在介绍自己。

      他也明白,之所以介绍他是要给公司贴金。

      基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融资,说白了,就是没钱,没钱还能做基金,出身名门正派的他,永远都想不明白。

      老板之前是干什么的,他也没弄明白,一会儿说是做外贸生意的,一会儿又说是做合同能源管理EMC的。说来说去,具体工作总说得模模糊糊,好像什么正事都没做过。

      后来,他听旁人说,这老板是靠盗墓发家的,之后做的事都不为挣钱,只为洗钱。包括现在这家基金公司,花钱收了个牌照,养了一群闲人,正经业务一点都没有。

      可没有业务不代表没事干,何树除了工具人陪吃饭这些工作,更多的时间,是要为老板的两个傻儿子补习功课。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傻儿子门门不及格。

      才念到初中就已经这个程度,何树真想劝老板一句,早早送去技校得了,将来还能自食其力呢,这要想送进大学校门,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是有钱也不行啊,这得交多少钱才能有大学愿意收啊。

      因为补课,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个小时,可工资只有一万块,在听说了正常家教的薪水后,何树愤然辞职,再一次进入社会闲散人员的行列。

      做了半年社畜,何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虽然没有彻底黑化,但金融圈中的种种怪现象也算见识了不少。正经业务没做过,心却比之前更高了。

      既然小鱼小虾那些基金公司也不要他,不如干脆下决心进入国内最好的基金,夷陵成了他的目标。

      发简历他早就做过,没有下文。他决定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机会。

      在一次金融机构会议上,他奋力冲到了陈沧海面前,瞪着一双明眸,交上自己的简历,违心地说出一句憋了很久的话,“请您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让您见证奇迹。”

      陈沧海是见过奇迹的人,他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百亿身家,桩桩件件,哪个不是奇迹。

      当年那位带他进入金融圈的老板,同样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然自己哪来的机会。

      他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他和那些拿着保温杯,喝菊花泡枸杞的中年油腻男不一样,他是喝可乐的,冰可乐。

      他发自肺腑地相信这一代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的冲劲,他们的热情,还有他们的知识结构,都远远超过他这一代70后,他有什么理由不认为他们会比自己做得更好呢。

      年轻人欠缺的只是经验,可没有机会去试,怎么可能会有经验呢。只要给他们机会,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

      机会不是说说而已,机会是真金白银,是实打实地给人家空间、时间,帮他们去闯。

      陈沧海不在乎何树的学历,草莽出身的人不讲究这些。他喜欢何树的冲动,能在这样的场合,在一群衣冠楚楚的人面前,做出这样的事,说出这样的话,值得欣赏。

      他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何树一眼,眼神一收,有些担忧,这人是不是太过文弱了,基金公司那么忙,不知道他干不干得了。

      男人看男人从不看脸长得怎么样,看的都是身子骨能不能扛得动五十斤的麻袋。

      虽然有些顾虑,陈沧海还是打了人力总监的电话,为何树安排了面试。

      第一轮,笔试。考的是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和经济周期的分析,何树做得得心应手,字写得龙飞凤舞。看着一起考试的上千个脑袋,他坚信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第二轮,群体面试。十个人一组,面对两名面试官,轮流回答问题。

      很多面试者不知道,这一轮测试的其实是候选人的心理素质。问题回答得对不对根本没有关系,只要能顶住压力,从容流畅地回答问题即可。

      何树本不擅长对抗压力,但他准备充足,对面试官的问题对答如流,加上竞争对手又实在弱了点,让他两轮问题考下来,自信心重新爆了棚。

      别人的脸越来越红,身体也跟着发热,恨不得把衬衫都脱了。只有他的脸色越来越白,渐入佳境。他以最高分,进入下一轮。

      第三轮的测试很有趣,面试官给出两家现实中的公司,让候选人当场选出一家作价值判断,另一家,回家后写出分析报告。

      何树没有按照要求答题,他当场分析了两家公司的现状,同时基于行业和经济大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纸上谈兵,本就是他最擅长的事,如今有了机会,怎能轻易放过。他一个人,侃侃而谈两个小时。

      面试官们听得一身是汗,频频点头,希望他能点到为止。

      最后一轮的面试最难,公司分给每位候选者一只股票账户,里面有十万元,同麦田接手的账户一样,里面的钱取不出来,只能用来炒股,或是在账户里趴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求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