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山顶 ...

  •   他们越想越担心,夫妻间的日常交流起不到丝毫缓解忧虑的作用,反而让各自的忧虑成倍放大。

      爸爸叼了根儿烟,不抽,早年间被妈妈逼着戒了,但仍喜欢叼着,尤其是心烦的时候,一定要叼一根。他嘴里叼着烟,说话就有那么些不利索,可他还是要说,生怕说晚了,铸成大错。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啊,最容易吃亏。”

      这话说和不说都一样,尤其是和妈妈说。妈妈比他更清楚二十岁女孩的心事。也知道有些事,就是父母说破了天,孩子也不会听,尤其是女孩子。这个年纪的女孩,一步可以蹬天,一步也可以跨入地狱,全看怎么选择。

      一位知名房地产商曾说:“十八岁对每一个女人来说都是转折,有人十八岁是低谷,从此开始越走越高,有人十八岁是高峰,从此以后越走越低。”

      可妈妈能做什么啊。她苦思冥想了一个月,还是一筹莫展。女儿不在身边,想管也管不了,想劝也劝不住,她每天几点回宿舍,几点去上课,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做母亲的一无所知,每天定时定点打电话,能说得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句,天冷加衣服,饿了多吃点,少叫外卖,多吃蔬菜。

      母亲所有的爱,都融化在这几句毫无意义的语句中。

      父母真正想问的话都藏了心里。那个老板有没有图谋不轨?他家里是不是已经妻妾成群?他有没有孩子,孩子有几个,是不是已经大学毕业了?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大吼一声,“麦田啊,你可千万要擦亮眼睛,别做傻事。这样的人,就是再有钱,你也不能跟他过啊。”

      可每次话到嘴边,父母两人谁也说不出口,钱是他们欠的,债是女儿背的,在还钱之前,他们有什么资格去质问女儿的选择呢。

      可他们担心啊,担心得吃不饱,睡不好,担心得每日早起就开始叹气,一直叹气到入睡。

      “咱们凡事要往好处想,也许麦田真遇上好人了呢?”

      爸爸终于先妈妈一步,恢复了理智。

      这一天刚好是他接了麦田的电话。在问寒问暖几句客套话之后,他听到了那个震撼灵魂的问题。

      麦田:“爸,你为什么要割肉卖股票啊?为什么不继续拿着呢,拿着不是不赔钱吗?”

      爸爸叹了口长气,拿着看起来的确不赔钱,就好像一个讳疾忌医的人,只要永远不去医院,就是到死可能也没生过病一样。

      很多偏远地区的发病率极低,就是因为很多人活了一辈子,标榜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因为他们从来不去医院,从来不看医生,也从来不体检,有点头疼脑热,挺一挺就过去了,一辈子健健康康。偏远地区的长寿村是不可信的,他们在建国前是否有真正的出生记录都很难说。

      拿着股票不卖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人生无败绩,只要肯逃避。

      爸爸:“不,不是这样的。拿着不卖,只会赔得更多,股价会继续跌,跌很多,跌到我赔光为止。”

      麦田摇摇头,否定道:“这么多年,从国内市场退市的股票一共也没有几只,只要不退市,肯定不会赔光啊。至于会不会跌得更多,这在短时间内不好说,但长时间来看,只要公司的基本业务没问题,经济没问题,公司市盈率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没道理跌出很多啊。”

      爸爸听不懂麦田说的市盈率和公司基本面,他从来不关心这些行话,他也不看财务数据,除了买入价和卖出价,其他那些七七八八的数字,和他根本没有关系。

      他买股票、卖股票,全凭心情。

      首先,为什么很多人成了韭菜。这在《股市神经》中有专门的一章做介绍。新手疯狂入市的时间,一定是股市的大牛市,一般牛市新手都不会进来,只有特大牛市,身边每一个炒股的人都在挣钱,七大姑,八大姨,七舅老爷都在聊股市的时候,新手才会心动。

      而这个时点,按照行家的看法,是半山腰。新手如果这个时候进,好歹还能再赚几点钱。可新手在这个时候往往还在犹豫,他自信自己不傻,还要默默观察一阵子,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一两个月,直到他听说,身边的某个弱智,已经靠炒股财务自由了,才会下定决心,拿出积蓄。

      开户,操作,买入股票,而这个时点,就是真真正正的山顶。山顶之上入市,还有不赔钱的道理吗?必须赔,就像上山之后,只能下山,山顶上没有房间,想住都没地方。

      下山是唯一的出路,聪明人下山之后可以另谋出路,再次越过山丘。那是后话,一百个新手里,连五个聪明的都没有,他们登上山顶,坐着过山车,一路翻下山。

      一次牛市必然会长出一批新韭菜,韭菜就是这样养成的。

      麦田爸爸也不例外,在十几年前的那次大牛市中,他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去证券交易所开了户。然后,他也进入了选股困难期。

      他喜欢喝酒,可是手里的钱不多,工薪阶层,喝不起国酒,所以他自动忽略了贵得离谱的国酒股票。在他看来,和酒一样,高价股是给有钱人玩的,有钱人太傻,所以才会买那些东西。

      他爱的是家乡的烧白,便宜又大碗,吃饭时配着炖得稀烂的肉一起,别提多好喝。可惜产烧白的公司没上市,不能买。除了烧白,他还爱喜欢喝啤酒,吃炸鸡、烤肉的时候来一瓶,那叫一个舒服。

      啤酒公司倒是上市了,可价格也不低。他算了算手里的钱,买不了多少股票。他琢磨了半天,买了更劣质的一款啤酒股票,这酒他平时不喝,偶尔朋友请客喝过几次,味道也不喜欢。

      可这只股票的价格便宜,远远低过其他的酒类股票,只凭这一点,就选中了它。

      价格,价格是很多人选择产品时的唯一因素。

      他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酒类饮品,又按照同样的思路,买了这只啤酒公司的股票。

      结果就是,大涨的酒类股票,全部跟他没关系,他拿在手里的这只就是鸡肋,从购买之日起,天天阴跌,再没回到那天的价格。

      卖就是割肉,不卖它也不涨,别人涨,他只能干瞪眼,别人跌,自己手里的股票又比谁跌得都快。

      坏事发生的时候,弱势群体受到的伤害更大。

      购买力严重影响了他的判断力。

      但这只啤酒股没有让他赔得太多,真正赔得惨的是一家影视娱乐公司。

      他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春节贺岁档那些搞笑电影。他觉得能拍出让全国人民乐呵乐呵的电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这些公司的股价应该大涨特涨。

      他看电影的时候默默抄下了电影公司的名字,哪部电影笑点多,他就给那家公司加上几分。一来二去,他选出了他认为最该大涨的几家影视公司,并重金购入他们的股票。

      可他投资的时点不好,正是影视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加上经济形势好,那几家公司的股价全部在山顶,他重金购入,买完就跌,好像冥冥之中有人故意在和他作对。

      他前脚刚买了股票,还没在手里捂热,股市便一泻千里,千股跌停,百年一遇的大股灾,都被他赶上了。

      影视股领跌,一个接一个的跌停板,让他从此以后,看到再好笑的贺岁片也笑不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贺岁片还是那几家影视公司拍的,能拍出好笑电影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也是一出悲剧。

      一定要把股票牢牢拿在手里,稳住,别卖。

      看着大屏幕上的绿色,他不是没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拿稳了,总有涨回去的一天,反正孩子还小,大不了将来留给女儿做嫁妆。女儿红,女儿红,酒放长了都能变成女儿红,何况是股票,早晚能红。他曾经这样安慰过自己。

      哪有天天跌,不往回涨涨的。三日大跌必有一日回眸,五穷六绝七翻身。他和几位股友聚在一起,大家喝着最便宜的劣质白酒,撸着一块钱三个的鸡爪,互相安慰。

      四个人,只点了三只鸡爪。而大部分人,靠关灯吃面度过了个寒冬。

      那阵子,股价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今天一块,明天就是九毛。想卖也卖不掉,每日开盘就是跌停板,一家科技公司连续十八日跌停,创下了股市至今为止的纪录。

      百年不遇的股灾,跌的人心惶惶。昨天说今天能涨,今天说明天就要出新政。明天到了,又有人说再等等,险金马上就要救市了。

      这样的论调天天都有,这样的谣言满天飞。可第二天一觉醒来,爸爸打开软件一看,还是只有绿油油的一片大草原。

      绿色,本来是树木的颜色,草地的颜色,象征自然和平的颜色。可在麦田爸爸的心中,这是不吉利的颜色。绿啊,天天都绿,还有什么能比股市绿更让人心烦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山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