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2十七章-二十三章(7) ...

  •   1.2.9.2 祸起萧墙 八人重伤
      正是周颠的那一掌,导致了韦一笑、四散人与杨逍动武,给了圆真良机,他通过偷袭打倒了明教七人后,被韦一笑反击成功,造成了八个人同时重伤的局面。

      --------------------引用及随心所欲乱加评注的分割线-------------------------

      适才周颠一掌打落说不得多枚牙齿,乃因说不得不避不架之故,但杨逍岂是易与之辈?他于十余年前,便因立教主之事,与五散人起了重大争执,当时五散人立誓永世不上光明顶,今日却又破誓重来,他心下已暗自起疑,待见周颠突然出手,只道五散人约齐韦一笑前来图谋自己,惊怒之下,右掌挥出,往周颠手掌上迎去。

      韦一笑素知杨逍之能,周颠伤后元气未复,万万抵敌不住,立即手掌拍出,抢在头里,接了杨逍这一掌【韦一笑为啥突然对周颠这么好啊,是因为之前周颠才刚刚救了他一命的缘故么?】。两人手掌相交,竟是无声无息。

      原来杨逍虽和周颠有隙,但念在同教之谊,究不愿一掌便伤他性命,因此这一掌未使全力,但韦一笑武功深湛,一招“寒冰绵掌”拍到,杨逍右臂一震,登觉一股阴寒之气从肌肤中直透进来,忙运内力抵御。两人功力相若,登时相持不下【杨逍的内力和韦一笑差不多?】。

      周颠叫道:“姓杨的,再吃我一掌!”刚才一掌没打到,这时第二掌又击向他胸口。

      说不得叫道:“周颠,不可胡闹。”【不当NPC,反应立刻就正常了】彭莹玉也道:“杨左使,韦蝠王,两位快快罢手,不可伤了和气!”伸手欲去挡开周颠那一掌,杨逍身形一侧,左掌已和周颠右掌粘住。【杨逍这个是存心】

      说不得叫道:“周颠,你以二攻一,算什么好汉?”伸手往周颠肩头抓落,想要将他拉开,手掌未落,突见周颠身子微微发颤,似乎已受内伤。说不得吃了一惊,他素知光明左使功力通神,是本教绝顶高手【杨逍要用“通神”形容,估计张无忌只能用“超神”形容了】,只怕一掌之下已将周颠伤了,眼见周颠右掌仍和杨逍左掌粘住,不肯撤掌,叫道:“周颠,自己兄弟,拚什么老命?”往他肩头一扳,同时说道:“杨左使,掌下留情。”生怕杨逍不撤掌力,顺势追击。

      不料一拉之下,周颠身子一晃,没能拉开,同时一股透骨冰冷的寒气从手掌心中直传至胸口,说不得更是吃惊,暗想:“这是韦兄的独门奇功‘寒冰绵掌’啊,怎地杨逍也练成了?”当下急运功力与寒气相抗。但寒气越来越厉害,片刻之间,说不得牙关相击,堪堪抵御不住。

      铁冠道人和彭莹玉双双抢上,一护周颠,一护说不得。四人之力合聚,寒气已不足为患,然而只觉杨逍掌心传过来的力道一阵轻一阵重,时急时缓,瞬息万变,四人不敢撤掌,生怕便在撤掌收力的一刹那间,杨逍突然发力,那么四人不死也得重伤。彭莹玉叫道:“杨左使,咱们大敌当前,岂可……岂可……岂可……”牙齿相击,再也说不下去,似乎全身血液都要冻结成冰,原来他一开口说话,真气暂歇,便即抵挡不住自掌中传来的寒气。

      如此支持了一盏茶时分,冷面先生冷谦在旁冷眼旁观,但见韦一笑和四散人都是神色紧张,杨逍却悠然自若,心下好生怀疑:“杨逍武功虽高,但和韦一笑也不过在伯仲之间,未必便能胜得了他,再加上说不得等四人,杨逍万万抵敌不住,何以他以一敌五,反而似操胜算,其中必有古怪?”低头沉思,一时会不过意来。【嗯,其实冷谦不算特别特别聪明的人】

      只听周颠叫道:“冷面鬼……打……打他背心……打……”冷谦未曾想明白其中原因,不肯便此出手,眼下五散人只有自己一人闲着,解危脱困,全仗自己,倘若也和杨逍一起硬拚,多一人之力虽然好得多,却也未必定能制胜【谨慎】。然见周颠和彭莹玉脸色发青,如再支持下去,阴毒入了内脏,那便是无穷之祸【担心兄弟们啊】,当下伸手入怀,取出五枚烂银小笔,托在手中,说道:“五笔,打你曲池、巨骨、阳豁、五里、中都。”这五处穴道都是在手足之上,并非致命的要穴,他又先行说了出来,意思是通知杨逍,并非和你为敌,乃是要你撤掌罢斗。【冷谦行事颇留余地】

      杨逍微微一笑,并不理会【应该帅得不得了】。冷谦叫道:“得罪了!”左手一扬,右手一挥,五点银光直向杨逍射去。杨逍待五枚银笔飞近,突然左臂横划,拉得周颠等四人挡在他的身前,但听周颠和彭莹玉齐声闷哼,五枚小笑分别打在他二人身上,周颠中了两枚,彭莹玉中了三枚。好在冷谦意不在伤人,出手甚轻,所中又不在穴道,虽然伤肉见血,却无大碍。

      彭莹玉低声道:“是乾坤大挪移!”冷谦听到“乾坤大挪移”五字,登时省悟。“乾坤大挪移”是明教历代相传一门最厉害的武功,其根本道理也并不如何奥妙,只不过先求激发自身潜力,然后牵引挪移敌劲,但其中变化神奇,却是匪夷所思。自前任教主阳顶天逝世,明教中再也无人会这门功夫,是以六人一时都没想到。如此看来,杨逍其实毫不出力,只是将韦一笑的掌力引着攻向四散人,反过来又将四散人的掌力引去攻击韦一笑【韦一笑能够1 vs 4,五散人的武功实力确实与四法王有挺大的差距】,他居中悠闲而立,不过将双方内力牵引传递,隔山观虎斗而已。

      冷谦道:“恭喜!无恶意,请罢斗。”他说话简洁,“恭喜”两字,是庆贺杨逍练成了明教失传已久的“乾坤大挪移”神功;“无恶意”是说我们六人这次上山,对你绝无恶意,原是诚心共抗外敌而来;“请罢斗”是请双方罢斗,不可误会。

      杨逍知他平素决不肯多说一个字废话,正因为不肯多说一个字,自是从来不说假话。他既说“无恶意”,那是真的没有恶意了【冷谦信用真好】,而且他适才出手掷射的五枚银笔,显为解围,不在伤人【善意有好报】,于是哈哈一笑,说道:“韦兄,四散人,我说一、二、三,大家同时撤去掌力,免有误伤!”见韦一笑和周颠等都点了点头,便缓缓叫道:“一、二、三!”

      那“三”字刚出口,杨逍便即收起“乾坤大挪移”神功,突然间背心一寒,一股锐利的指力已戳中了他背上的“神道穴”。杨逍大吃一惊:“蝠王好不阴毒,竟然乘势偷袭。”【韦一笑同学,为啥你信用这么糟糕】待要回掌反击,只见韦一笑身子一晃,已然跌倒,显是也中了暗算。

      杨逍一生之中不知见过多少大阵仗,虽然这一下变起仓卒,一瞥之下,只见周颠、彭莹玉、铁冠道人、说不得四人各已倒地,冷谦正向一个身穿灰色布袍之人拍出一掌。那人回手一格,冷谦“哼”了一声,声音中微带痛楚。

      杨逍吸一口气,纵身上前,待欲相助冷谦,突觉一股寒冰般的冷气从“神道穴”疾向上行,霎时之间自身柱、陶道、大椎、风府,游遍了全身督脉诸穴。杨逍心知不妙,敌人武功既高,心又狠毒,抓住了自己与韦一笑、四散人一齐收功撒力的瞬息时机,闪电般猛施突袭,当下只得疾运真气相抗。这股寒气和韦一笑所发的“寒冰绵掌”掌力全然不同,只觉是细丝般一缕冰线,但游到何处穴道,何处便感酸麻,若是正面对敌,杨逍有内力护体,决不致任这指力透体侵入,此刻既已受了暗算,只有先行强忍,助冷谦击倒敌人再说。

      他拔步上前,右掌扬起,刚要挥出,突然全身剧烈冷战,掌上劲力已然无影无踪。这时冷谦已和那人拆了二十余招,眼见不敌。杨逍心中大急,只见冷谦右足踢出,被那人抢上一步,一指戳在臂上,冷谦身形一晃,向后便倒。杨逍惊怒交集,拚起全身残余内力,右肘一个肘锤向那灰袍人胸口撞去。

      灰袍人左指弹出,正中杨逍肘底“小海穴”,杨逍登时全身冰冷酸麻,再也不能移动半步。那灰袍人冷冷的道:“光明左使名不虚传,连中我两下‘幻阴指’,居然仍能站立。”杨逍道:“你这弹指功夫是少林派手法,可是这什么‘幻阴指’的内劲,哼哼,少林派中却没这门阴毒功夫。你是何人?”

      灰袍人哈哈一笑,说道:“贫僧圆真,座师法名上‘空’下‘见’。这次六大派围剿魔教,你们死在少林弟子手下,也不枉了。”

      杨逍道:“六大门派和我明教为敌,真刀真枪,决一死战,那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径。空见神僧仁侠之名播于天下,那知座下竟有你这等卑鄙无耻之徒……”说到这里,再也支持不住,双膝一软,坐倒在地。

      圆真哈哈大笑,说道:“出奇制胜,兵不厌诈,那是自古已然。我圆真一人,打倒明教七大高手,难道你们输得还不服气么?”

      杨逍摇头叹道:“你怎么能偷入光明顶来?这秘道你如何得知?若蒙相示,杨逍死亦瞑目。”他想圆真此次偷袭成功,固是由于身负绝顶武功,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知道偷上光明顶的秘道,越过明教教众的十余道哨线,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出手,才能将明教七大高手一举击倒。明教经营总坛光明顶已数百年,凭借危崖天险,实有金城阳池之固,岂知祸起于内,猝不及防,竟尔一败涂地,心中忽地想起了“论语”中孔子的几句话:“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圆真笑道:“你魔教光明顶七巅十三崖,自己当作天险,在我少林僧侣眼中,也不过是康庄大道而已,何足道哉?你们都中了我的幻阴指,三日之内,各赴西天,那也不在话下。贫僧这便上圣火峰去,埋下几百斤火药【三联版如此:贫僧这便上坐忘峰去,埋下几十斤火药】,再灭了魔教的魔火,什么天鹰教啦、五行旗啦,急急忙忙上来相救,轰的一声大响,地下埋着的火药炸将起来,烟飞火灭,不可一世的魔教从此无影无踪。有分教:少林僧独指灭明教,光明顶七魔归西天。”

      【这句的修改是非常有道理的,坐忘峰乃是杨逍为了避嫌而隐居的地方,明教的圣火应该留在总坛,绝不应该在坐忘峰,要是他把圣火从总坛移到自己隐居的地方,那该是何等僭越,何等嚣张,避什么嫌啊。当年金庸在此处大概没有细想,就直接把坐忘峰拉过来用了。】

      杨逍等听了这番话,均是大感惊惧,知他说得出做得到,自己送命不打紧,只怕这传了三十三世的明教,便要亡在这少林僧手下【不管怎样内斗,对明教的忠诚仍然在】。

      只听圆真越说越得意:“明教之中,高手如云,你们若非自相残杀,四分五裂,何致有覆灭之祸?以今日之事而论,你们七人若不是正在自拚掌力,贫僧便悄悄上得光明顶来,又焉能一击成功?这叫做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哈哈,想不到当年威风赫赫的明教,阳顶天一死,便落得如此下场。”

      杨逍、彭莹玉、周颠等面临身死教灭的大祸,听了他这一番话,回想过去二十年来的往事,均是后悔无已,心想:“这和尚的话倒也不错。”
      【《倚天屠龙记》里的时间BUG非常多,即使新修版对时间问题进行了不少修改,比如张无忌见到杨逍的时候,杨逍的年龄增了10岁,我仍然不指望金庸把所有的时间BUG都给清干净了。阳顶天应该死于三十四、五年前,同年谢逊“不愿卷入教主之争”,带妻儿回中原老家,七月十五全家被成昆所杀;而张翠山初次见到殷素素是二十一年前,当时天鹰教在江南已经声势浩大,虽然“想是此教崛起未久”,新修版P144,第5章,那至少也得有三四年了吧,殷天正下江南似乎是二十五年前左右的时候。明教的内乱其实是从三十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始,结果阳顶天死了大约十年之后、距今二十几年之前殷天正才和其他人爆发激烈的冲突?使得殷天正离开总坛,另外自立门户。到阳顶天死了大约二十年后,距今十几年前,杨逍才和五散人在总坛起了重大争执?事实上,17年前,正是杨逍遇见纪晓芙的时候,那时候杨逍已经隐居坐忘峰了。
      个人觉得,内乱爆发的时间拖太长不大合理。矛盾需要酝酿那么久才发作吗?】

      周颠大声道:“杨逍,我周颠实在该死!过去对你不起。你这人虽然不大好,但当了教主,也胜于没有教主而闹得全军覆没。”杨逍苦笑道:“我何德何能,能当教主?大家都错了,咱们弄得一团糟,九泉之下,也没面目去见历代明尊教主。”

      圆真笑道:“各位此时后悔,已然迟了。当年阳顶天任魔教头子之时,气焰何等不可一世,只可惜他死得早了,没能亲眼见到明教的惨败。”

      周颠怒骂:“放屁!阳教主倘若在世,大伙儿听他号令,你这贼秃会偷袭得手么?”

      圆真冷笑道:“阳顶天死也好,活也好,我总有法子令他身败名裂……”

      突然间拍的一响,跟着“啊”的一声,圆真背上已中了韦一笑的一掌,便在同时,韦一笑也被圆真反戳一指,正中胸口的“膻中穴”。两人摇摇晃晃的各退几步。

      原来韦一笑被圆真一指点中后,虽然受伤极重,但他内力毕竟高人一筹,并非登时全无反击之力,只是装作晕去,等到圆真得意洋洋、绝不防备之际,暴起袭击。这一掌他逼出了全身劲力,为了挽救明教浩劫,意图与敌同归于尽。圆真虽然厉害,但青翼蝠王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岂同小可?“寒冰绵掌”的掌力入体,圆真但觉胸口烦恶欲呕,数番潜运内力欲图稳住身子,总是天旋地转,便欲摔倒,只得盘膝坐下,运气与那“寒冰绵掌”的寒气相抗。

      韦一笑连中两下“幻阴指”,更是立足不定,摔倒后便即动弹不得。

      刹那之间,厅堂上寂静无声,八大高手一齐身受重伤,谁都不能移动半步。八人各运内力,企盼早一步能恢复行动,只要一方早得片刻,便能制死对方。各人心中都是忧急万状,均知明教存亡、八人生死,实系于这一线之间。假若圆真能先一步行动,他虽伤重,却能提剑一一将七人刺死;要是明教七人中有任何一个能先动弹,杀了圆真,明教便此得救。

      本来七人这边人多,大占便宜,但五散人功力较浅,中了一下“幻阴指”后劲力全失,而内功深湛的杨逍和韦一笑却均连中两指。“寒冰绵掌”和“幻阴指”的劲力原是不易分别高下,可是韦一笑拍出那一掌时已然受伤,在先圆真点他第一指时却未曾受伤,看来对耗下去,倒是圆真先能移动的局面居多。
      ----------------------------------------------------------------------------
      这段实在是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设计故事的能力能达到如此,使看书的人不能中途释卷。

      韦一笑很冷静,大约他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想那些也无意义。只有摒弃种种复杂的心绪,心无杂思,才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完成最有力的一击。
      而其他人则无法避免种种心中纷扰。
      这一段里写杨逍、彭莹玉、周颠等人情绪和情感变化,惊惧、懊悔、愤怒,其实写得相当细微真切。

      这里还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
      周颠大声道:“杨逍,我周颠实在该死!过去对你不起。你这人虽然不大好,但当了教主,也胜于没有教主而闹得全军覆没。”杨逍呢,他不是说:“我不适合当教主。”或者“我当不了教主。”或者“我没想当教主”,而是说,“我何德何能,能当教主?”他不是说:“我也错了,”而是说,“大家都错了,咱们弄得一团糟,九泉之下,也没面目去见历代明尊教主。”这个真的很有意思。
      同样的语境、同样的意思,要让周颠、韦一笑、范遥来说,就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杨逍未必是存心故意这样子说的,只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和他/她的个性、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杨逍实在太骄傲了,要他直接表达“我错了”,恐怕是太难的事情吧,而且外交辞令说太多了,那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他根本就不会用吧?
      不过这正是金庸见功力的地方,不同的人他就是能把他们写得不一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