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你也想种红薯啊? ...

  •   按照龙长生的介绍,这本《风短凝》在下半卷里,仙人遇到了个极有慧根的天选之人,此人世家显赫心性极佳,原本按照天命推演得到飞升是早晚之事,可仙人屡屡在旅程中遇到此极有天赋又不专心修道之人。泥石洪流,此人用毕生所学帮助百姓避险求生,蝗虫灾害,此人用较小身躯行万里路运送粮食到灾区,更是亲下田野教导百姓种植红薯。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话:“这本书也讲种红薯啊?”

      龙长生白我一眼:“我只是随便从书中列举两个例子,你听我继续说,仙人渐渐被此凡人不折不挠的精神打动,不知不觉中开始跟随此凡人的步伐,暗地里出手相帮,书中的情节更是演变为少男少女都爱看的部分,仙人发现那凡人尽然是女扮男装的女儿身,朝夕相处中暗生情愫,凡人也发现了仙人的暗中帮助,邀请仙人结伴同行,此后两人携手游历世间济贫扶弱。”

      我摸了摸我没有的胡须:“啧啧,我以为他每天在钻研什么,原来陆雪扬爱看这种书。”

      没错,这本《风短凝》就是陆雪扬最近一直在看的那本书。

      “我觉得陆少主有别的想法,因为这本书后半卷不仅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变得富有感情,染上情缘的仙人在世间的经历都因此变得可爱有趣起来。后半卷书里,作者的写作技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仙人的所见所闻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各种形容简直有如神助,我从未拜读过这么精彩的游记。而且有人对比过书中记载的事迹,猜测作者很有可能是当初帮助过灾民的救世主。”

      我又打断了:“所以这就是这本书封神的地方?”

      “不该吗?属下觉得这《风短凝》光文采就举世无双,不仅描绘出万千世界中引人向往的美言美奂,也描写了凡人在自然面前蚍蜉撼大树的渺小,更是借助仙人的故事讲述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从一个不染凡尘高高在上的上层阶级到为民愁绪为民忧,忧国忧民的真挚感情淳朴动人,遇到知音后羞赧的情谊更让这游记显得些许可爱,让人想起年少难忘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在此书后半卷问世后,不少曾经获得援助的灾民自发组织学习,想要追随当初不留姓名的救世主。可惜这本书并未写完,有人猜测是作者不幸离世,更有人说这书是作者自身的映射,寻觅良人后醉心情爱,无暇写作。”

      “所以属下觉得不是陆少主爱看,而是不得不看。”龙长生自我肯定。

      孔蛋蛋试探着问道:“所以陆少主钻研此书,一是为了大业寻找作者,二是为了贴近东吴国的风气?”

      小道士幼年就被送往碎连山问道,本身就算是个见多识广的,登基后立下的太子乾昶更是个四处奔波的人。加之东吴软实力就强,百姓手上有余钱,上行下效,东吴举国上下都爱到处晃悠,实在手头紧的,不免得也要买几本游记看看,在书海中遨游。

      所以孔蛋蛋的话不是毫无依据,但是龙长生否决了:“根据属下打探到的消息,应该是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什么原因?”

      “赵爷说《风短凝》的作者逍遥仙是故友的风雅小字,这人也是殿下的旧相识。”

      我认识神作的作者?

      “谁?”

      龙长生撩起长袍跪下,双手作礼,一字一顿道:“云长卿,云大人。”

      我差点没坐稳,都忘记要扶龙长生起来。

      爹爹啊,你到底有多喜欢种红薯啊!写本游记你也要教人种红薯。

      陆雪扬啊,你每天钻研我爹的遗著是图什么啊?你也用不上巴结老丈人吧?

      “接着查,陆雪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一定是有别的目的。”

      “应该也没有什么别的目的,因为赵爷还告诉属下一件事。”

      “什么事?”

      “早年间这本《风短凝》并不卖座,初绽头角是天下第一刀客千千岩求女的狂热追随者发现,这
      位第一刀客出行都带着这本书,询问之下才得知,是尊夫人喜爱听这本书内的故事,只是可惜当时这本书只有上半卷。”

      “总归是残卷,很快就没了水花。岂料几年后东吴国现下这位帝王登基,重金悬赏此书的下半卷,并愿意招募作者为赋进院院士。殿下应该不太了解,东吴国的赋进院比我大岳的翰林院有过之无不及,入得赋进院便是天子近臣问候封疆的娇子。”

      “然而悬赏令挂了很多年,一直无人寻得此书的下半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明珠不会蒙尘,十年过去,尽然真的让人找到了此书的下半卷。”

      “只是可惜神作流落民间,损毁了几页,听人说,损毁的那几页是有个眼瞎的觉得糖葫芦沾手,撕下来裹了木棍。”

      “什么!”我尖叫起来。

      面对我的尖叫龙长生没有觉得惊讶,反而跟我一起痛心疾首:“哎,殿下觉得痛心吧,属下也觉得那人太不识货了。”

      我痛心个屁,我只是想起来,我爹爹真的给我留下了好几箱子的游记,我虽然不会看,但是我有段时日颈椎疼,师兄说我是软枕头睡多了,所以我从箱子里挑了本厚度刚好的书出来,每日随身携带,方便我在山间采药的时候累了打盹用。

      这本书还帮了我大忙,在被人贩子抓到黑市没有枕头的日子里,我一直枕着这本书睡觉,后来胡灵珠想要,我拿了糖葫芦就顺水推舟把书送给了他,毕竟我还有几箱子呢!

      很少会去回忆当年的事情,想到这里我才惊觉,胡灵珠当初不是无缘无故放我走,他悄无声息离开的那天,便是我把书赠予他的第二日。

      我连忙把龙长生带来的这本《风短凝》收起来:“快些结账走人,我要赶着回去看书了。”

      我从未这般上进过,清晨大早阳光都未睁眼,我就拿起昨夜没看完的书接着读起来,我隐隐有种感觉,我、胡灵珠、陆雪扬之间的纠缠不是偶然,是早就牵扯不清的必然。

      越往下看,就越能明白陆雪扬望着烛火扫向我的视线为什么会那么古怪,因为胡灵珠常常消失又突然归来时跟我讲的故事,他去的那些地方,他经历过的那些风土人情,他走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在按着仙人走过的路线再重复。

      《列国游记》作为赋进院主笔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风短凝》在完善扩张,我捏着眉心思考许久,问樂明月:“胡若尔今年多大了?”

      “三十有八。”

      我依稀记得胡灵珠跟我说过,东吴国臣子纵容他这个太子做着把头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是因为有私心的盼着他真的出了意外改立太子,而他也必须要靠自己做出功绩。双方都敢这样赌,原因在于胡若尔正值壮年,不担心储君之位有变动,引发朝局动荡。

      胡若尔今年才三十八岁,说难听一点,胡灵珠真的要等到他安于天命那天,这个太子得熬到啥时候?

      我顺便又数着手指头盘算:“明月啊,你说胡灵珠出生的时候,小道士多大啊?”

      “殿下,您都到了东吴国,就别整天胡说八道了。”

      樂明月不敢回答我这个问题,毕竟不管胡灵珠是不是贤妃抱养给昆玉跟我同年的孩子,还是小道
      士囚禁昆玉生下来的那个大我两岁的崽崽,反正不管你怎么算,小道士当初犯浑的岁数简直小的令人发指。

      勤奋学习真的有点累人,我把书往前一推,伸了个懒腰感叹道:“这个小道士还挺风骚。”

      “卿卿,你怎么闹我都行,别这么说我阿兄。”

      我转过身一看,胡灵珠来了。

      胡灵珠叫胡若尔是阿兄,那是按着东吴国的规矩算的。从前好几次听他偶然提起他阿兄,以为他又在说胡话,或者太激动或者想隐瞒,到了东吴国我才知道,帝王和储君那就是真龙之子,已经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存在,册立的太子便不能按照人伦纲常叫帝王为皇父,改而称呼为阿兄,生母称呼为阿姊,其余帝王妾室统一称为女兄。所以在东吴史上偶尔出现父子同妻的情况在他们眼里并不算太离谱,毕竟他们的帝王和储君在这儿看来都已经不是人了。

      胡灵珠从前跟我说,他有许多弟弟妹妹,可他从来没给人做过哥哥,他那时候并未骗我。毕竟在这东吴国,皇子们称帝王为皇父,称太子为阿父。他没给人当过哥哥,他天天搁这儿给人当爹。

      您老原在家辈分这么高,难怪给我拿乔不肯见我。

      我走到床边我把我昨晚卸下来的七彩长鞭拿在手里:“怎么,复活了?”

      “昨夜真的有要紧事要做,这不是一大早就赶来见你了吗?卿卿,别拿小本本记我不好。我跟陆雪扬可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胡灵珠啊胡灵珠,你当老子瞎了是不是?老子要是没看错,你刚刚可是从陆萌
      萌那个院子走出来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2章 你也想种红薯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