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没有! ...
-
炎热的夏天。
院子里,大树上的知了“吱吱吱”的叫个不停。
两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姑娘,手里拿着长长的杆子,杆子上粘着几层厚厚的蜘蛛网,嘀嘀咕咕的凑在一起准备捉知了。
其中一个穿着粉色衣服,模样清秀的小姑娘嘟着嘴气势汹汹的说道:“这讨人厌的知了虫,吵的小姐都好几夜没睡好了,今天非要把你们全都捉了不可!哼!”
“哎呀,不对不对,你都弄偏啦!好不容易找的蜘蛛网都要被你浪费了,还是我来吧!”另一个脸颊稍稍圆润点的小姑娘伸手接过了杆子,边向粉衣服小姑娘传授着技巧,手上边不停动作着,一会儿的功夫就粘了七八个了。
“看到没?就这样来,咱俩换着来,你试试?”
院子里俩小丫鬟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并没有影响到屋子里主仆二人的好心情。
唐琰坐在铜镜前,由着身后的贴身丫鬟边唠叨着边为自己梳着头。
“这俩小丫头还算贴心,不枉小姐心善,捡她们回来,瞧,这才一个多月,就养胖了不少呢,哪像刚来那会儿,瘦的就跟俩猴子似的。”
白露将自家小姐那一头浓密而又柔软的黑发用牛角梳轻柔的梳开,再细细抹上带有淡淡花香味的头油,抹好头油后,双手利索的将长发盘绕起来,用簪钗固定好,再插入花钿。
往后退了一步,白露仔细端详了一番,笑眯眯的夸奖道:“小姐早就该这样打扮了,多好看呐,等会儿老夫人见了定会很高兴的!”
只见铜镜里映出一个明目皓齿的艳丽佳人,身着一袭正红色百水裙,丝线绣成的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耳旁坠着对蝴蝶耳坠,随着唇角的轻轻扬起,顾盼流转间,整个人便显得灵动了起来。
此时的京中,大家小姐们多以素色淡雅装扮为时兴,而为了迎合心中那个人的喜好,唐琰都快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穿过这样颜色艳丽的衣裙了。
将脑中纷纷扰扰的情绪暂且压下,唐琰带着贴身的丫鬟,准备去前面老夫人的院子,只是在临出门时,犹豫了一瞬,还是亲手拿下了架子上的长鞭,缠在了腰间,方才出了门。
这条长鞭还是当初在北境时,爹爹亲自找来送予自己的,自从来到京城,对那人一见钟了情,自己便学着去做一个温柔端庄、大家闺秀的模样,改变了以往穿衣风格,连这心爱的鞭子都抛下好久没动了,感觉手生了许多,待会儿可得好好练练手。
前朝时,天子昏庸无道,喜好奢靡,正值天降大旱,致使民间怨气纷纷,最终,接杆造反之人四起,而现任天子带着结交的一批江湖人士,招兵买马,用了五年时间,一路打进了京城,一举推翻了前朝,建立了新的朝代,现执掌朝政十七年,天下方才安定。
而唐府的老太太,在那个动荡年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老太太。
那年家里闹了灾,没了粮食,老头子跟四个儿子投了路过的造反军队,换了些许粮食,勉强撑过了一年。
次年,村子附近强盗集结,老太太强撑着身体带着两个儿媳跟孙子孙女,一路躲躲藏藏,经历了许多磨难,终于找到了老伴所在的军队,却得知老伴跟儿子都已纷纷阵亡在了前线。
大儿媳身体不好,得知消息后便撑不住去了,安葬了大儿媳,老太太带着二儿媳跟她的丫头给军队洗衣做饭,勉强混了口饭吃。
而大儿子留下的孙子,也就是唐琰的父亲唐盛,当时只是一个失去了父母,大字都不识的十五岁农家娃。
为了糊口,唐盛也入了军,从小兵起,因为人敢冲敢闯,慢慢做到了百夫长,千夫长,后又因无意替军中的军师挡了箭,被所军师看重,教着学起了字,几年下来,为打下旧朝,立下了大大小小不少的功劳。
新朝建立后,被天子委以重任,派往了北境,安定边关,在那里,唐盛结识了江湖女子胡梦云,两人在北境成了婚,生下了长女唐琰跟小儿子唐霖。
唐琰出生在北境,那里民风彪悍,唐琰自小跟着父母学习武术,养成了一副活泼开朗的性格,直到十岁,唐盛平定北境外乱,立了大功封了候,唐琰则被封为郡主,接到了京城。
一转眼,唐琰已经陪着老太太在京城待了五年了。
孙子不在身边,老太太便把自己对孙子的所有疼爱都转移到了唐琰身上。
在女儿嫁人后,二儿媳也安心的闭了眼,现在偌大一个宅子只剩老太太跟唐琰两个主子。
老太太出身农家,虽说因着孙子家里富裕了起来,但还是改不掉坚持了半辈子朴实的习惯。
老太太的院子是整个宅子里最好的一处,当初天子刚打进京城,许多前朝大臣跑的跑,死的死,老太太眼疾手快的挑中了这一处宅院,直接占了下来,等朝中事宜安定下来,天子大手一挥将此处划分给了唐家。
唐琰迈入老太太院子时,正看到老太太身边的李嬷嬷在给院子里的蔬菜浇水。
唐老太太虽已在京中住了些许年,却并没有改变骨子里的一些东西。
院子里没有那些用来观赏用的花卉,而是种满了蔬菜。
见大小姐恢复了刚来京时的装扮,李嬷嬷只觉眼前一亮。
“给大小姐请安,老夫人一早醒来就念叨着大小姐呢,又不许老奴去扰了小姐睡觉,小姐快快进去吧,老太太还没用膳呢,定要等着小姐来了才肯动筷!”
半月前,唐老夫人要去别远避暑,唐琰使了小性子不愿跟去,昨晚老太太才刚回来,唐琰其实也有好久没有见过老太太了。
听老太太还在等着自己,唐琰哪里忍得住,提起裙摆快步迈了进去。
一个满头银丝,脸上布满了皱纹的老太太,穿着样式简单的青色布衣,靠坐在罗汉榻床上,听见院子里李嬷嬷的声音,才稍稍端正了下坐姿,又故作镇定的假装什么都没听见,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手腕上的木质佛珠。
唐琰进了屋,瞧见老太太时不时偷瞄她一眼的样子,眼泪花便开始在眼眶里打起了转。
忍不住上前扑在了老太太的怀里。
“曾祖母!”
听出了这一声中的哽咽,老太太所有的故作冷静瞬间破功,忙搂住了怀中的小人儿,伸手轻轻安抚着唐琰的后背。
“哎哟,我的乖乖哟,这是哪个挨千刀的欺负你了,不怕不怕,曾祖母帮你揍回去!啊!”
见孙女哭的伤心,老太太心疼的嘴上直骂,有没有先骂了再说。
听着老太太熟悉的叫骂声,唐琰这几天以来一直不安跳动的心,终于缓缓平稳了下来。
低头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唐琰从老太太怀里出来,后知后觉的感到了一抹羞涩。
“琰儿只是感觉好久没有见曾祖母了,有些想念,才会掉眼泪的,哪有人敢欺负我啊,曾祖母,对不起,我之前不该跟您使小性子的。”
唐琰起身向老太太福身,乖巧的承认着自己之前的错误。
老太太忙伸手拦住了,抓着唐琰的小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
“哎,曾祖母早就不气了,当日我生气的是你不爱惜自己的身子跟名声,你要是真的喜欢那韩家小子,为何不告诉曾祖母?何苦作践自己呢?”
“让你跟着去别院,也是想着能让京中的流言慢慢平息下来。”
“你既然知道错了,就乖乖听话,在家待着别乱跑,等过阵子了,曾祖母亲自去宫中,替你向皇后娘娘请旨赐婚啊!”
老太太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关切,分外耳熟。
唐琰将又一次翻涌上的泪花尽数压下,心中并没有对此感到欣喜。
“曾祖母,琰儿这半个月来,已经深刻反省过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任性了。”
“至于请旨的事,就算了吧,之前是我想岔了,人家好心救了我,我再赖上人家,才是坠了我们唐府的名声,惹人笑话呢。而且,我现在觉得自己没多喜欢他了。”
“这段时间,我哪都不去,就在府里陪着您,好不好?”
“好好好!”见唐琰拒绝的坚定,神情又不似作伪,唐老夫人也没有再坚持,反正只要自家的乖乖开心就好。
祖孙俩把话都说开了,亲亲热热的一起用过了早膳,察觉到老太太神色似有了疲惫,唐琰主动回了自己的院子。
直到靠坐在了自己屋里的榻上,挥手让人都下去后,唐琰的脸上方才露出了一丝恍惚。
京中都在盛传,那个钟情韩家公子的唐家小姐,半个月前,在宴会上落了水,恰逢韩家公子路过,将其救了上来,却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揭露那唐小姐其实是故意落水,只为嫁于韩公子。
今日唐府老太太的马车回了唐府,所有人都想着,不出三日,那难缠的老太太定会去宫中请旨赐婚,依着唐府在天子心中的地位,这事儿怕是会如了那唐家小姐的意。
许多闺门待嫁的小姐都在心中暗恨,可怜誉为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韩家公子,心善救人却要被人算计,娶那么一个自小长在边疆的粗鄙之人,真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就连韩府上的众人也以为,自家公子怕是真的要娶那唐小姐了。
韩夫人虽对唐家小姐做下之事有些不喜,却也知道,如果真的下了圣旨,自家却也是拒绝不得的。
因此,近日,每每面对自己这个优秀的长子,韩夫人总是忍不住湿了帕子。
韩公子倒是对此事显得有些无动于衷,还反过来劝说自己的母亲,早晚都要成婚,选谁都是一样的,切勿为了此事伤神。
在众人的关注下,距离唐老太太回府已过去一月之久,宫中却并未传来任何动静,也不见唐家小姐出门。
有人暗喜,有人疑惑,流言渐渐有了消散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