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对下人训话 ...

  •   郑掌柜领了命拿出昨天点过的库存量,把今天所卖的数量减去,得出了新的库存量,把结果交给凌晓月。凌晓月拿着郑掌柜计算好的库存单子,随便抽查十几种产品,数量都没问题,这才放下心来。她略思考了下对郑掌柜和两个伙计说:“你们先这样卖着,所有商品按原价的九折卖,把进货的地方和每种货的进价写在一张纸上,明天下午我让人过来取。对了,把糊窗户纸给我剪几米,价钱也按原价的九折,以后就按这个走,无论是谁,在这里拿东西都要付钱。还有,以后这店的东西都明码标价,不砍价。你用纸找细炭条写上价签,用浆糊贴在每一种货物上。先就这样,具体的等我想好会告诉你。”
      凌晓月招呼孟宏飞一块走,这会凌云已经好了很多,可凌晓月还是舍不得让孟宏飞骑它,把缰绳绑在马车车沿上,让凌云在后面跟着。凌晓月突然想到还没有买犁,又找了个打铁铺子买了一把犁,两把锄头,两把铁耙。凌晓月看了半天没有在店铺里看到耧车,便朝打铁师傅问:“师傅,你们这里没有耧车吗?”
      那师傅听了凌晓月的话有些错愕的看了凌晓月一眼道:“没有,那东西我听说过,但是从未见过。听说只有耧脚是铁造的,上面都木制的,前面一个人拉着,后面一个人扶着,拉快了种的麦子长出来很稀,拉慢了麦子就稠了,种的稠了麦子结的麦穗很小,白浪费种子。所以用耧很不好控制,再说也是用两个人,每次只能种一行,还不如一个人在前面用耙子拉槽一个人在后面用手顺着槽用手洒省事。”
      凌晓月听了简直有些无语,用耧车每次只能种一行,难道就不能把耧车盛种子的车斗造宽一些,耧腿和耧脚都造成三个或者四个?又转念一想就明白里面的原因了,这个时代牛这么稀少,农民家中大都没有牛,如果把耧车造的太宽太大,估计一个人在前面拉不动。但这也不是阻止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原因,解决方法还是有的。凌晓月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没有任何机械的时候,每年到种麦子的时候,一大家子的人便会合在一起种地,大伯扶犁,其他七八个人都在前面拉耧,因为人多,拉的很快,基本上和小跑差不多,一大块地一个多小时就拉完了。再者,这耧拉着费力就不能把耧的后面加个轮子吗?看来回家要好好想想画出个图纸来,以后再找个铁匠和木匠做出来放在杂货店里卖。
      把买的东西都放马车上,这下车厢里的位置勉强能坐下凌晓月和两个娃,他们赶着马车往城门的方向赶去。到了西城门,王大勇他们果然还在城门外的空地上等着,看到凌晓月他们过来,就自动牵了牛跟在后面,因后面跟着人,凌晓月让孟宏飞把马车赶慢点。
      到家门口,才发现门口站了七八个人,凌晓月打了招呼才知道这些人是来买鸡蛋的。凌晓月下了马车,吩咐王大勇和李大把东西抬到门房里,指着王大勇的媳妇“你,你会分辨鸡蛋是不是受精蛋吧,去屋里点着灯照蛋去。”
      “奴才郑许氏,许槐花领命!”许氏侧身鞠礼道。
      众人这才发现这里多了几个陌生人,看这意思是凌晓月这女人买的奴才。我的那个天哟,村里头买下人用还真是头一份,还一买就是好几个,这女人厉害呀。众人不由自主的都望向凌晓月。
      凌晓月被盯的有些不自在,对着大家说,“你们在这门廊里先等一会,看鸡蛋有些慢。咦,刘嫂,你昨天过来卖鸡蛋不是说家里的鸡蛋卖光了吗?怎么今天又有这么多?”凌晓月问一个妇女。
      “我今天上午让俺家有田去邻村收的。”刘嫂有些自豪道
      凌晓月让许氏收鸡蛋,其他五人先收拾一下,自己则去孟二狗家看看门做的怎么样了,大门还没安上呢。过了一会,孟二狗领着村里的几个小伙抬着几扇门窗过来,一阵叮叮光光的敲打,门被安上了。凌晓月又让孟二狗再做几张床和衣柜,新买的下人总得安置。
      凌晓月看到前面十亩荒地上孟大石三家人正在垛墙,过去打了个招呼,嘱咐几句。回到家里看到李大和王大勇他们都收拾好了,床这会是没有的,只能暂时打地铺了。
      凌晓月看天色大概四点钟的样子,离天黑还有段时间,就吩咐李大带着李二并王家的两个孩子一块先把后院的一亩多地给犁了,李二牵牛,李大扶犁,王家的两个孩子在后捡草根。草根若不捡出来,地上会很快长出很多草。考虑到王家的两个孩子并未种过地,凌晓月吩咐李大教会他们干活。
      可能听说凌晓月回来了,过来卖鸡蛋的人越来越多,有村里的,也有外村的。凌晓月听他们谈话知道村里面人昨天基本都把家里的鸡蛋卖光了,今天来卖的都是去外村以十个鸡蛋八文钱收来的,看来村里人很有经商的头脑嘛。凌晓月吩咐王大勇收鸡蛋,许氏准备晚饭。
      天擦黑的时候,李大他们从后院来了,说已经犁了一遍,草也用耙子耙出来了。明天就可以下种了,问凌晓月种什么。卖鸡蛋的人终于卖完走完了。凌晓月让王大勇把鸡蛋全部摆在偏房的货架上,并且吩咐李大睡前烧一次火,半夜再烧一次火。
      这时候许氏把饭摆上了桌,凌晓月吩咐先吃饭。王大勇六人自动在厨房的灶台上吃了,主要是目前只有一个桌子。凌晓月也不想和某些穿越人士一样让和下人一桌吃饭,那很不现实,这个社会本就不平等,搞什么人人平等,那只能乱了规矩,给自己的管理带来麻烦。
      吃过了饭,凌晓月把六个下人召集到堂屋准备先立个规矩,王大勇没等凌晓月开口,拿出一把铜钱交给凌晓月,“今天公子给的钱,一共五十五文,我们六个人吃饭花了三十文,这是余下的二十五文交给夫人。”
      凌晓月收下铜板,正想训话,外面传来敲门声,凌晓月示意王大勇去开门,果然看看孟宏飞带着小心灵过来了。凌晓月让二福带着心灵去玩,孟宏飞看她这架势就知道她要干什么,他二话不说往旁边一站给凌晓月助威,他今天就怕凌晓月一个女人压不住几个奴才,怕她被欺负了,所以吃了饭就马上过来了。凌晓月知道他不说话是想让自己立威,便也没和他招呼直接着对几个下人训话:“先说说都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原籍是哪里的,因为什么卖身。”
      凌晓月当然不是闲着没事问下人的闲事,她是想明清对方的来历,虽然他们不一定讲出全部实情,但是也能从中窥探出其品性。
      六个人齐齐跪下,王大勇向前跪走两步,微抬头,道:“回主子的话,奴才王大勇,今年三十岁,老家就在咱们河源府下水县良上乡。幼时我父为救我叔叔而死,我母亲改嫁他人,我便跟了我叔叔婶娘生活,我叔叔不理事,婶婶常年苛待我,我从早到晚的干活,却从未吃饱过一顿饱饭。十六岁我救了跳水求死的槐花,槐花便嫁给了我。但槐花嫁给我后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她不但要下田还要伺侯叔叔一大家子人,累掉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月子里也不得歇息半刻。婶婶的吩咐但凡我们有半点不从,她便会以养大我恩情说事,骂我没有良心。成亲第二年,上面派遣劳役,不出意外还是我去,从十四岁我能出劳役开始,每年都是我出劳役。既便如此,只要能过些安稳日子,我也认了。可等我出劳役回来就看到槐花晕到在厨房,叔叔一家子在上屋吃饭,我媳妇倒在厨房无人问,瘦的只剩下骨头了,也不知道我走的两个月她吃了几口饭。我是实在摆脱了我的叔婶去卖身的。但凡有一点办法谁想卖身呀,但是不卖身在家里活不下去了呀!夫人……”王大勇边说边看向凌晓月,很怕凌晓月说他没良心,养育之恩大于天之类。
      凌晓月听了并没有说什么,转而问许槐花:“你呢?”
      “我十五岁那年父亲把我卖给一个老鳏夫,我一时想不开便投了河,幸好被我男人救下,后来便嫁给了他。”许氏道
      凌晓月的眉毛微挑,问王大勇夫妇:“既然许氏的父亲把她卖给鳏夫,想毕是个贪财的,他怎么会把自己的姑娘嫁给一无所有的你?”
      “回主子的话,我娘子被我从河中救起被村里人看到了……坏了名声,丈人只能把她嫁给我。婶娘不愿意出彩礼,是我将自己偷偷攒下的五两银子给了丈人,才能顺利取到我娘子。”王大勇回道。
      凌晓突然插话:“直接回话便是,不用在前面加一句回主子的话,浪费时间。”她又转头问李大兄弟俩,“你们两个呢?”虽然买他们的时候人伢子说过他们的经历了,但是凌晓月还是想问清楚。
      李大向前跪走两步道:“我今年十六岁,我弟弟李二八岁,几年前我娘就生了病,日日咳嗽不止,家里本来也没有银钱,为了给我娘治病,这几年每年收了粮食就卖掉大半,今年过了年家里一点口粮都没有了,我娘的病又严重了,我们我爹听说人参能治好我娘的病,就上山就找人参,谁料想下山的时候滑了一跤,摔断了骨头,我们把地卖了给我爹治腿,结果卖地的钱花光了,我爹的腿也没有治好,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就去了,我娘受不了打击也跟着去了,远房的大伯说可以帮我们办理爹娘的后事,但是他想要我们的房子,我没有银子办理爹娘的后事只好同意了。办完爹娘的后事,我们没有房子也没有地,只好自卖自身。
      凌晓月听他们介绍完经历,对他们的品性也略了解一二。王大勇还算老实,还却有自己的考量,否则他不会攒下五两银子娶许氏,至于李大李二就是普通老实的农村孩子,没什么心眼,这样只能安排他们兄弟两个种地了。只是这名字李大李二的,可真不好听呀。凌晓月想了一下说:“你们兄弟的名子改一下吧,你以后就叫立春,你弟弟就叫雨水吧。”接着她又沉声说:“我买了你们,你们以后就是我的人,做我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听话,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只有做好自己的事你们才能过得更好,记住,我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当然给我做事只要做的好,做的让我满意,好处也很多,我会根据你们的表现进行奖赏。如果你们一直做的很好,你们的孩子我会发放放奴书,让你们的子孙做回良民,当然我也会给他们找出路,不会让他们当良民却没有活干,没钱赚。但是如果你们不好好做事,小心思太多,我也不会心软,打一顿卖出去只能算是最低级的处罚,王大勇你们一家在王员外家当过下人,应该知道做下的人规矩,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就闭上嘴,你把这些规矩仔细和李大李二说说,别让他们犯错误。始终都要记住一件事:主子好了你们才能好。看看王员外一家就知道了,如果王家没有出事,王大勇你们一家也许还在王家做事,你们的儿女原来也是没有盖奴印的吧,也就是说,如果王家不出事,你们一直帮王家好好做事,也许你的儿女就能摆脱奴隶身份,可王家一出事,你们这些做下人的还不是只能任人买卖?所以既然成了我的人,就好好做事,我好你们才有希望。记住了吗?”
      “奴才(婢)记住了!”几个人齐声道
      “记住了就好,我分派一下任务。王大勇一家先住偏房的另一间房子里,李大李二兄弟两个先住门房吧。王大勇夫妻两个每日半夜起来烧一会灶,具体烧多久我一会会教你们。以后许氏带着你的两个孩子,对了,两个孩子都叫什么?”
      “奴婢王春艳见过夫人!”
      “奴才王春喜见过夫人!”两个人齐下跪行礼
      “许氏你带着春艳春喜管着厨房和家里的杂事,现在主要是收鸡蛋,明天我会通知村里我们家收家禽,收购价就按照县城市场上的价格。许氏你和两个孩子做好这件事。王大勇从明天开始每天辰时赶着马车从村口的大槐树下到县城西城门外,下午从县城回来,具体时间可以视情况而定,但是天黑之前必须到家。李大兄弟明日先把后院的犁好的地上种上菜,之后再把前面正在垛院墙的十亩地犁了,种什么我再和你说。你们几个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几个人齐声道
      “我的名字叫凌晓月,”她又指了指孟宏飞,“这位叫孟宏飞,是你们将来的主子。都记住了,别连自己主家的名字都记不好。”凌晓月补充道
      这时孟宏飞站起来对着几个人说:“夫人的话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唯夫人命事从!”六人齐声道
      凌晓月拿出两匹细棉布交给许氏,“这些布你领着春艳给你们六个人一人做两身衣服吧。许氏带着春艳春喜去厨房烧洗澡水,多烧一些,今天每个人都洗洗。好了,都散了吧,都做事去吧。”
      “是,夫人!”说着几个人退了出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对下人训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