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水月 ...

  •   冷汗涔涔而下,浸透了深秋厚重的锦袍,重重压在他身上,几乎压断了他的脊梁。

      时隔二十年,再见那熟悉的眉眼,第一个涌上来的情绪并不是欣喜,反而是恐惧。

      他在千钧之力下倔强地挺起背来,模糊的视线却死死地盯着缓行上前的少年。

      那少年的目光静静扫过群臣,也扫过跪伏在地,却突兀挺直了腰身的凌解春。

      轻烟淡墨,无法描摹。

      精致眉目间还略有些未褪的稚气,个子已经比寻常人高了许多了。

      长身玉立,目光却疏离冷淡,不似王孙公子,似茂林古木。

      目光对视,凌解春身子倏地一震,险些跪不住。

      他似又见到了十六岁的望秋。

      不,不是望秋,是望秋的镜花水月。

      似故人归来。

      却终不是故人归。

      眼下的泪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伤疤。

      封印了刀光舐血的红。

      隐去了供奉佛前的沉静温雅,只余自刀山血海中走出来的萧杀。

      他的目光静静扫过凌解春。

      那一眼又淡又凉,既轻且浅,没有什么内容。

      可是平静疏离的那一眼,令凌解春心中蓦然钝痛。

      他不是他的小和尚。

      纵使望秋恨他,也不会用这么冷淡的目光望着他。

      那时光里静谧温润的小和尚,从来待他都与旁人不同。

      可是。

      他突然不能再说服自己。

      行刑那日,望秋明明已经与他近在咫尺,却最终选择了不来相见。

      他又凭什么要求望秋来相见呢?

      凭他仗势欺人,还是凭他始乱终弃?

      凌解春只消这样想上一想,便觉得痛不欲生。

      阶下的群臣却齐齐沉默下来。

      整个大殿上落针可闻。

      沈萧辰生母地位卑下,十六岁前并未出宫,前往云州之事更是极为仓促之举,临行之前,应当只有内阁几位重臣见过他。

      因而严格来讲,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

      只是这容色难描难画,足以证早逝的纪宫人有何等倾城容色,难怪老皇帝据理力争,如此执着要为纪宫人争一个名分。

      幺子宠儿,若是他甘愿承欢膝下还好,可是他却刚刚立下了不世之功。

      整个朝野上下,都要为他震上一震。

      可是这其中,不包括心乱如麻的凌解春。

      他直愣愣地跪在地上,直至身边沈凝霜轻咳一声,方才如梦初醒。

      手不知何时已经伸到袖中,死死地捏着腕间那颗佛珠,仿佛从它身上借了些继续表演这场幻梦浮生的力量。

      他俯身再拜,额头撞至手背。

      他一时分不清自己拜的是他心上的神佛,还是面前的皇子。

      良久方才起身。退至沈凝霜身后,余光却始终未曾离开沈萧辰。

      他站得笔直,身姿锐利如刀锋。

      对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视而不见。

      是了,他身后是富丽堂皇的宫室,不再是沉檀旧木的佛堂。

      这人不是他的小和尚。

      他的小和尚不良于行,常伴青灯黄卷,气质沉静,身上也不会有这样肃杀的气势。

      这人世间早已翻覆腾挪过,这世上再无望秋。

      痛楚似一把刀袭来,正中凌解春的心口,那一瞬间的窒痛,让他险些没缓过神来。

      尚且年轻的老皇帝拉他坐在身旁,问他用了什么药,近日起居用度,却独独避开了云州。

      仿佛这六皇子从来都是娇养在深宫,未曾孤身带着那八千残兵,出生入死过一般。

      沈萧辰惜字如金,老皇帝问他一句,他身边的大伴便替他应一句,多一字不肯言。

      没有回应的嘘寒问暖终究独撑不了多久,老皇帝不得不言归正传:“礼部算的日子朕都看过了,二月初六如何?”

      凌解春此刻方才觉得手上生痛,他垂头去看,原来是掐着佛珠时,右手指甲深深嵌进手背,直掐出血来。

      染了血色,那佛珠里的红痕变得得为妖艳。他盯了半晌,方才松开指骨,用袖子去拭手上血痕,迟钝地想,二月初六,这是个什么日子?

      “好事宜早不宜迟。”沈凝霜道:“六弟既要大婚,那开府诸事也要准备起来了。”

      大婚。

      和谁?

      凌解春迟钝地想。

      他张了张口,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此时此地,也不容他置喙。

      他于沈萧辰又是何人?

      他识得那张脸,却识不清他背后的那个人。

      “若不是你急,本不应如此仓促的。”老皇帝叹道。

      接下来的时间对凌解春不啻一场折磨,无人再提起水患之事,反而开始谈论起了六皇子的婚事。

      一样的众说纷纭,人声鼎沸。

      沈萧辰垂着眼坐在大殿之中,明明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在他身上,他却岿然不动,像是无意中闯入了这片喧嚣,若即若离。

      “殿下……”发觉无人注意这边,凌解春方才轻声道。

      沈凝霜转眼看他,突然抬手碰了碰他额角,意外道:“怎么这么多汗?”

      凌解春反应迟缓,眼睁睁看到沈凝霜抬手,却没能避得开。

      他整个人如坠幻梦,却只注意到沈萧辰漠然转开的视线。

      沈萧辰眼里怎么会有他,他看的分明是沈凝霜。

      那他如今在他眼中,又算是什么?

      他平生少有恨悔,哪怕前世身首异处,他都不曾悔过。

      但如今,他深深地懊悔他今日为何出现在这里,为何又与沈凝霜一同出现在这里?

      凌解春不知自己是怎么辞别沈凝霜出的宫,他摆手拒绝了潞王府的车夫,做梦一般朝前方走去。

      这是一个艳阳天,明晃晃的大太阳照在百尺宽的朱雀大街上。

      寂寂长街,熙熙攘攘。

      饶是这皇城之中,也有青石板铺不尽的歧途,不知何处带来的尘土扬起又落下。

      前路役役,最易没溺,他何尝不是没溺于这条条康庄大道?

      凌解春茫然驻足,在他熟稔的道路上莫名迷失了方向。

      “方才那个,便是你新招的伴读?”

      潞王躬身行了一礼道:“回陛下,正是。”

      谈过沈萧辰的婚事,当着群臣的面,老皇帝却旁若无人地与他述起了家长:“是哪家的公子来着?”

      “是淮南侯三子,凌解春。”

      老皇帝眼睛一亮:“写贤王赋的那个?”

      “回父皇,正是。”

      “这模样倒是生得好。”老皇帝笑道:“朕看这满京城的少年里,算得上是第一人。”

      “当着六弟的面,父皇这话讲得可曾违心?”沈凝霜含笑道。

      一句话讲出来,殿中沉寂的气氛便散了些,甚至些年岁大的朝臣,也一同恭奉起沈萧辰来。

      沈萧辰却漠然转开目光。

      这话乍一听起来无妨,实则却不能细想。

      他本来就是陛下幺子,威望不多,第一次面见朝臣,被谈论起来的却是容色。

      这分明是将他往骄儿騃女的路子上引。

      潞王见好就收:“父皇若是喜欢解春,不妨将他留在御前,给个闲职罢了。”

      他这个时候提起沈萧辰,老皇帝岂能听不出来弦外之音。

      “不必了。”老皇帝摆摆手道:“正好你六弟大婚,礼部一直抽不出人手,叫他暂且到礼部帮忙去罢。”

      “儿子替他谢过父皇。”

      杨珏皱了皱眉,显是并不赞同,却也并未出声反对。

      而沈萧辰一直静默在一旁,仿佛事不关己一般,老皇帝又对他道:“本来想叫你去卫河,但你马上便要大婚……”

      “儿子受伤了,行不得远路。”沈萧辰淡声道:“孤年纪又小,不如让三哥去。”

      老皇帝和潞王同时被他噎了一下。

      老皇帝半晌才缓过神来,轻咳一声道:“你既然身子不爽利,就不必过来请安了。”

      “我病了,去不了。”当礼部拿着任令来淮南侯府时,凌解春却如是对凌解江道。

      凌解江凉凉地觑了他一眼,见凌解春当真是油盐不进,将任令往桌子上一掷,唇边那点温润的笑意终于敛尽,冷笑道:“借了我的人情,说不去便不去了?”

      凌解春自知理亏,小声嗫嚅道:“我也不是故意的。”

      他早该知道,潞王带他去见驾,本就没按什么好心,老皇帝急于补偿赵家人,凌解江还没机会在君前露面,可不是让他捡了个便宜。

      只是,他也没想到自己没去成军中,反是被塞进了礼部。

      他想不通潞王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沈凝霜向来心思深沉,且心计多用在朝堂,无心军事,凌解春也不算意外。

      如今入了秋,马上就到年关,各项大祭在即,是礼部最忙的时候,但这些凌解春都不曾在意,他在意的,是年后二月初六,六皇子大婚。

      不管他是谁,他也无法看着他去娶旁人。

      更何况他娶的是北卑东悖王之女长卫郡主。

      这几乎算是变相的和亲了。

      他本以为今世与前世不同,却未曾想到兜兜转转了一圈,尽管他父兄平安,赵无任早死,六皇子大捷,得到的最终结果却还是一样。

      怪不得他能打赢云州这场战役,原来到底是借了北卑的兵。

      甚至还比潞王还提早了数年之久。

      定下心来思量,他不过也是一个深宫之中长大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子。

      本质上或许与潞王并无分别。

      因而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参与这场婚仪。

      去了礼部,岂不是将他自己放在火上煎熬?

      可惜,他如今上有父兄,不是那个可以肆意妄为的小侯爷了。

      第二日一大早,凌家小公子便一大早在礼部门口候着了。

      身后跟了乌泱泱一群家丁,个个底盘沉凝,一看就是军中的好手。

      唯一一个文弱书生,是就差没拿刀架在凌解春脖子上的凌解江。

      礼部尚书元久下朝回来,轿子刚进礼部所在的巷子,掀开帘子瞧了一眼,便捻着胡子道:“这排场不小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求收收~ 顺路预收《风尘不可救》同求求~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