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030

      七月末。

      “咋整,你们说咋整?”夏有福拽着一株烟苗,问弯腰站在他身后的几个人,除了张永春,三个队的生产队长也都到了。

      四人脸上都挂着些许愁容。

      夏有福手里的这株烟苗将近巴掌大,比起一月前刚种下去的大小,已经翻了数倍,上面也星星点点地生了不少米粒大小的蚜虫,有红的、有青的、有白的,占据叶片将近五分之一的面积。

      虽然他手里的这一株烟苗,蚜虫灾害尤为严重,但他们从山脚到山上走了一圈,烟蚜问题对于整片烟苗山来说也已经是刻不容缓。

      现在烟苗还没长成就已经如此,等到长成了,不知道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病症,当初他们种植烟苗时,也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丝毫的经验,只知道生长初期需要浇大量的水,谁能料到才过了一个月,居然就长出了蚜虫。

      “要不试试打农药吧?”张永春提议。

      “咋不问问烟区的人?当初也是找他们要的烟苗啊。”刘永田提议。

      “难不成以后遇到个问题,就找烟区的人问?我问你,人家烟区凭啥管咱们烟苗的死活?卖的钱会分他们吗?还有啊,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过去,找谁解答?有人会专门备一个技术人员替我们解决问题?”张永春瞪着刘永田说。

      “可是农药有那么多种,我们打哪一种?”刘永田不是很服气。

      他觉得术业有专攻,还是得找负责这块的人,但张永春书记说的也没错,突然打电话去烟区,就算给他们转接过去了,也找不到人问。

      接电话的是接线员,谁专门备一个技术人员在一旁等着解答问题啊。

      刘永田一想,也跟着发愁。

      “不然用六六六试试?”孙家成说。

      六六六农药便宜量大用途广,村里的农作物有啥害虫,他们就先用六六六试一试,如果杀不了就再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害虫都可以解决。

      “反正试试也没坏处,先用一部分试吧,免得出啥岔子。山脚下这批更严重点,就用它们试。”见到张永春和夏有福表情都有些松动,孙家成趁热打铁地说。

      要是烟蚜治好了,那就有他一份工,到时候大队会议上还会表彰他呢。

      “成则,你有啥想法?说说看。”夏有福信任这个儿子,就将目光转向了唯一没说过话的夏成则。

      “可以先用一批试试,同时打电话去烟区,看能不能问到解决方案。要实在不行再想法子,总要试过才知道。”夏成则心里不踏实。

      他老觉得六六六派不上用场。

      要真等六六六失效了再开始找办法,怕太迟了。

      到时候烟苗都给蚜虫啃光了,还咋卖上钱。

      “行,那我过两天去公社问问龙书记,上回联系烟苗找的是谁。家成叫上俩人给附近的烟苗喷点六六六,咱们隔几天再看效果。”夏有福拍板。

      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下了。

      “老夏,你闺女啥时候去大学?”张永春两手背在身后,忍不住地说,“我记得你跟龙书记交情挺深,有没找他帮忙?”

      夏有福四个孩子,两个儿子都当了兵,现在连小闺女也选上了工农兵大学,再加上家中还有个朝鲜战场下来的援朝老兵,可谓是全村最令人艳羡的家庭了。

      不仅有荣誉,未来还一片光明。

      张永春虽然是村支书,但除了名头是正的,比副的好听一些,在社员心里头的地位是拍马都赶不及夏有福的,也幸好夏有福很少跟他抬杠,不然他连正支书的威风都抖不起来。

      他家里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媳妇勤快能干,女婿也孝敬他,按理说家里的日子过的也不差,可当初三个儿子都报名参军,却全都被刷了下来,让他心里像扎了一根刺,耿耿于怀了七八年。

      “能上就能上,哪好意思托龙书记帮忙。也是成媛争气啊,我这个当爹的不给她拖后腿就已经不错了。”夏有福奇怪地看了张永春一眼,“你咋会这么想?”

      那是因为换了张永春,他就会这么做。

      “你光荣老兵,能给她拖啥后腿?”张永春不信,觉得夏有福说谎骗他。

      夏有福叹了口气,“你不晓得,之前成规也想报名参加工农兵大学生选拔考,我不给他去。你想啊,我刚当上村支书没几年,成规书要真考上了,指不定被人咋说闲话咧。”

      张永春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

      “为这,兰花没少跟我发脾气,后来又赶上部队征兵,成规被选上了,这事儿才翻了篇。这回成媛报考,我要再托她后腿,怕是得被赶出家门了。”夏有福说完,摸着长胡茬的下巴嘿嘿笑了起来。

      儿女都有出息,他心里头也美得很。

      “你管人家说啥!”张永春半天憋出这句话,又有点气地说,“万一部队没来征兵,你就这么把成规耽误了,真让他在地里种田不成?”

      “成规体格好,能吃苦,脑子又灵活,咋可能一辈子种地。我当初都想好了,托公社认识的人留意一下,哪里缺人就让成规去,哪怕是合同工也好。”

      张永春拍了拍夏有福的肩,叹了口气,强笑道:“你这思想觉悟,真不愧是上过两次战场的人,我比不上你啊,正书记该你来当。”

      “这有啥的,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谁正都一样。难道你当了副的就不服务了?”夏有福的笑容十分憨厚老实,脸上的褶子比张永春还多,还有他缺了个口子的耳朵,就像是随身携带的功勋章,每每看到,总让人想起他丰富的经历。

      “你说得对。成媛去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去送送她吧,是咱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呢,我这个当支书的,怎么也得有所表示啊。”

      两人肩并肩地走了一段路,他想起来又说,“就开拖拉机去吧,大包小包地带着,人又多,走着去得老半天。”

      “后天就要出发了,能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多长面子,成媛肯定高兴。”夏有福乐呵呵地说。

      七月三十号,夏成则开着拖拉机送夏成媛前往火车站。

      除了夏有福一家,夏有财、夏有旺两家人也来的整整齐齐,再加上张永春和好朋友刘晓丽,拖拉机挤得满满当当的,看起来非常的热闹。

      二姐夏成娟煮了六个鸡蛋、六根红薯,寓意六六大顺,希望夏成媛路上顺利,学业顺利,用红纸包裹了塞在她的挎包里,“去了一切小心,努力学习,跟同学处好关系,多给家里写信。”

      向来以坚强得不输男人面貌示人的夏成娟眼眶红红,站在人头攒动,无比拥挤的火车站台里,伸手替夏成媛整理着并不凌乱的衣襟,“以后家里人就没法在身边帮着你了,生病了也没人给你煮糖水煮鸡蛋,一定要及时去看病,就算很贵也要看。”

      “姐,我知道,你别说了,说的我都想哭了。”夏成媛哽咽了一下,用手背用力地擦着眼睛里涌出来的泪水。

      这是她头一回离开家,去那么远的地方。

      海城,一所只在传闻中的大城市。

      她会像淹没在火车站里一样,淹没在大城市里吗?

      在夏成娟嫁出去以前,夏成媛是她带大的,因此姐妹俩人的关系非常亲近,后来夏成娟成家了,夏成媛也从妹妹的角色转换成了姐姐,照看着比她还小的夏成龙、夏小英。

      此刻看着难得脆弱的夏成娟,夏成媛心中惶惶,忍不住又将目光投降了虽是嫂子却更像姐姐的姜玉。

      夏成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很自然地推开了半步,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姜玉。

      “该说的话,你姐你哥也都说完了,我没什么要说的。以后遇到什么事情,要是不方便跟家里说,你就单独写信给我。夹在给家里人的信件里,多折一次,我都跟你大哥说好了,不乱看你的信。”姜玉动作轻柔地替夏成媛擦了擦通红眼角的泪痕。

      “嫂子,我害怕。”夏成媛说完,立马抿紧了嘴唇。

      在姜玉的身后,站着老夏家的一大家子,足足有近二十人。

      那么繁盛,那么热闹,而自己要孤身一人去那么遥远的地方了。

      就她一个人。

      “怕什么,你是去最高学府求学的,又不是卖去外地打黑工。”姜玉开了个玩笑,见夏成媛破涕为笑,才继续说,“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念书,千万别把时间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三年的时间很短暂,一眨眼就过去了。别的事情,等回来慢慢做也行,你还年轻。”

      她怕夏成媛又被人哄了去。

      从电影院回来后,夏成媛花了两天的功夫终于想明白了江润民为什么要接近她,除了生气外,更多的是不服气。

      城里人又怎么样?吃商品粮又怎么样?

      要是没有像他们这样的农民辛辛苦苦的种粮食供他们吃,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凭啥看不起农民?凭啥看不起她?

      知道她选上了工农兵学员,就对她变了态度,等她将来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时,像江润民这样的人就只能抬着头看她,而不能低头了。

      “好!我一定每个月给你们写一封信!”夏成媛说。

      “火车进站了,注意安全。”姜玉看向夏成则,有些不舍地说,“别在海城逗留太久,小心用光了全国粮票,饿着肚子回来。”

      家里不放心夏成媛一个人单独上路,让身手矫健又年长稳重的夏成则陪她一起去,也有给人提行李,等夏成媛安顿好了再回来。

      “知道了。”夏成则伸手摸了摸姜玉的脸颊,“去久了谁给你做宵夜吃,好不容易养胖点,不能瘦回去了。”

      姜玉笑着拍了夏成则一下。

      兄妹两人上了绿皮火车,从车窗里望着外头站着的一群人,不停地挥手,直到火车远去,再也看不到家人。

      夏成媛扑在夏成则的肩膀上,捂着嘴哭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