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上课几天的课之后,虽然有很多被大丫吸引的学生,但是毕竟是要教钱的,还没等大丫说收费的事儿,有的人慢慢就不来了。
说起收费大丫也是发愁。究竟该怎么办啊?
大丫很是苦恼,有点不敢收,但是不说自己需要挣着钱来读书、习字,就是屋子租赁还需要几个钱呢!想想都愁的慌。
昨天大丫又想了想,自己毕竟不是正经的教授学子们科举的,而且大多数也都是不能科举的,参照蒙学的标准,一年收五十斤小麦。想想农忙刚过去,最近几年又是风调雨顺的年月,应该还是有许多家庭能交的起束脩的吧。
“夫子,夫子我来啦!”没想有人拖着长腔已经来了。
大丫往外一看,是王真啊!王真是村长的孙女,本来没有在招生范围里的,但是耐不住大丫整天给学生们讲有趣的故事啊,很快就风靡全村了,这不就连她也闹着要来学堂。
对于她还能来,大丫是有心里准备的,毕竟以村长家的经济条件想来就能来。听到她开心的声音,看来这几天的故事没白讲。
“夫子,我有带学费哦!”果然在她后面是王仁义。
大丫赶紧三两步走过去:“叔,您来就来呗,怎么还拿粮食啊。”大丫说什么都不收,当初夫子收留她,教育她的时候也是分文不取,又怎么好意思收取他们家的费用呢!
“别跟你叔客气,就几斤粮食。”粮食都送到跟前了,放下就走,大丫也就只能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了。
“夫子,夫子,以后还有好听的故事吗?”王真见爹爹交好了束脩之后,睁着两只大眼睛,开心的望向她。
“你好好学习,每天都有好故事听。”大丫将人领进去,正好桌子也准备了几个,让她先进去感受一下。
看着她乖乖的坐下,大丫满意的笑了,粮食估计退不了了,自己有时间了给她抄几本故事书,送给她,也算是回礼了。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果然没出乎大丫的所料,都是家里头叔叔、伯伯多的,家里耕种的地也多,收获的粮食更是不少,有这个闲钱来读书。
其中有一对更是姐姐带着妹妹来的,虽说她收费不高,但是能让家里的大孩子小孩子一起来,也是有心了。
最让大丫震惊的是之前一直跟着听故事的王容元也来读书了,而且还带着改进版本的沙子和框架,也是准备满满啊。
大丫只好跟人解释:“叔,咱们的私塾就是蒙学,认识认识字,想要科举还是要去王秀才家里的学堂的。”因为当初的目标主要是女孩子,虽然没想到能收到一个男孩子来读书,但是她自己的定位还是蒙学。
毕竟她一不能取得功名,二来学识最多也就跟刘鹏差不多,算是个童生,也就只能开办个蒙学了。她虽然在系统里也有学,但是那学的都是一些道理,跟科举读书还是不一样的,大丫有自知之明她古文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没事,就让他认认字就行。他说你教的好哩!”他家本来也没读书这个打算,还不是家里的小孩子闹着要来大丫这读书,不说别的,能把这个年纪的孩子哄住读书习字,这个粮食送的值得,都读过几天书了,很放心的把娃放着:“你给我好好学习,不成的话让夫子用戒尺使劲敲你。”
目送着人走远,大丫这才嘱咐:“走,容元找长桌子坐。”把人安排了之后这才继续等着。
又在外面等了会儿,等到了王蝶小朋友。八岁的年龄还没开长,腼腆的性子。家里就只有徐婶一个母亲,他爹爹突然急诊去世了,她能来也是挺难得的。
没有多说什么,大丫直接让她进屋了。这个来送的队伍的是庞大的,估计她爹的兄弟都来了,也向大丫保证有什么别的需要的另说,他们兄弟几个都是好手。
因为她收的是粮食,虽然是风调雨顺的年岁,想有余粮的也是兄弟多的,可能家里没有许多田地,可是租赁了田地之后,还是能种出一家几口的口粮的。要是自家也有这么多土地,也许可以直接不收费了,直接上他们来家里干干活,这样一年的产出就直接抵学费了。
已经有平时上课的时间了,大丫又多等了一刻钟,这才进屋。
里面已经坐好了六个学生,介于已经收过学费,大丫准备多教点。
虽然有六个不同的学生,可是毕竟都是刚开始启蒙,也许之后可能学习进度不一样,现在还是大差不差的。
大丫带着复习了前几天学习的生字,然后奖励学的最好的在纸上书写,送给这名学子。
才刚拿'笔'的年纪,又不像她还有系统的帮助,每个人拿着树枝和大丫准备的几个沙子,写起来像模像样的,就是在纸上有点掌握不好毛笔的力度了。
大丫一笔一划的教着写,其他的人围成一团认真的看着。因为教的内容多了很多,所以书写的作业布置放到下了学。
按照着自己小时候那样做个木框,筛上细沙,铺满了木框,写起字来正好。
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去,有时候刘鹏也会过来帮忙,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在苦读,期望在科举路上更近一步。
毕竟跟小时候不一样,现在他已经长成,虽然家里不再那么贫困,也定下了婚事。但是童生毕竟还只是科举路上第一个名头,毕竟才是迈出了第一步。还没到秀才那样能多帮到家里,刘鹏更多是一边抄书挣钱,一边苦读的,可是秀才不仅是学识上的问题,也是银钱上的问题。
这半年刘鹏也学着准备课程,帮大丫教了不少课,见此王秀才考察过后给了他一个机会。
“夫子,您真的要办蒙学?您一个人忙的过来吗?”刘鹏问道。
“这不还有你吗?”见他犹犹豫豫的不肯答话,又说道:“怎么看不上我这的蒙学,还是想要一心'苦读'?”
“不是,不是。”刘鹏当然开心能一边读书一边教书了,这是发挥自己的所长。
只是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夫子想要办个蒙学。是!以前提过想把学堂越办越大,但谁还没个展望呢?
突然提出这个,刘鹏怕又是自己的问题。
“你看你怎么就这么斤斤计较呢?”王秀才不耐烦的说道:“你要说是因为你本身的情况才决定开办这个蒙学,也对。”
刘鹏惊讶的望着夫子。
“怎么,你学识不错,还是个童生,教个蒙学错错有余。正好家庭情况需要你成长起来,还是我亲自教出来的徒弟。”王秀才说了很多他的优点后反问:“那我不让你教,让谁来呢?”
“再说了,村里的孩子多了,正事需要启蒙的年纪。”王秀才继续说道:“你不是给行萱那里的学生上过几节课了,怎么难道不能胜任?”
“夫子,我可以。”话都说道这个地步了,刘鹏再扭捏就是不知好歹了,于是直接应下了:“夫子,我的学识你还不知道,保证给你教好,到时候您的学堂肯定越办越好。”
“主要还是考秀才,不要本末倒置了。”看不惯他突然一副油嘴滑舌的样子,王秀才训斥。
“是。”刘鹏恭敬的应答。
……
生活上大家都在变好。虽然大丫一个女娃读书习字,上学堂。说起来有些离经叛道,可是毕竟大家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小小年纪能挣些口粮,大丫的风评还算不错。就算外村的听到这种情况目瞪口呆,也不耽搁大丫大有名声。
因此李氏趁机赶紧给虎子订了婚事,是镇上的一户开杂货铺的人家。他们两个都在镇上,也能趁机见见面,至于有的人嘴上说的酸了,大丫的名声可能会变。这是没法杜绝,但有个读书人的名头,已经很是赚了的,之前这门婚事能成,也多亏了她。要不人家好好的镇上的图啥呢?不过是听说家里有个读书人罢了。
女儿有了好归宿,儿子也拥有不一样的未来,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别无说求了。
说起这见事情,不仅是是娘,连爹爹也是一脸满足:“别看我儿女少,个个都是宝!”
“爹,我都是您的宝贝了,那别忘记给我再做一个书桌喽!”暂时是有两个人共用一个书桌,大丫还是想能正规起来的。
“好,我明天就把院门口的树给砍了,到时候书桌、板凳都给一做一套。”王铁柱自然是没有二话的。
大丫忙碌了一天,教书跟学习的劳动量真的不是一个级别的,一个只需要她安安静静的学习,一个却是要管理六个其他人的学习,现在大丫自己的学习进度都有些慢了,毕竟每次回到家她还要备备课,然后歇上一歇。
“爹,那我先进去读书了?”虽然现在天色已黑,大丫也不像以前一样能够直接休息了,办了学堂以后学习时间更紧张了,就算是耗费一些灯油钱,大丫也不得不趁天还早,还没到休息的时间,再学会儿。
“好,好好学啊。”王铁柱最满意的就是她的用功了,哪有不支持的呢!
“他爹,过两天你虎子该回来,你去接接他。”李氏安排着。
“这么大的人了,还需要我这个老父亲?”王铁柱问道,他这个当爹的要这么体贴。
“让你去镇上买一些肉和油,趁着人都在大家都好好补补。”李氏瞪了他一眼:“都是你,好好的怎么教的儿子,让他回来的时候趁着买块肉,都不舍得,小小年纪就成这个样子了。”
王铁柱反而嘿嘿的笑着:“他这才是长大了,心疼钱了。”
“好了,你也别说,他钱攒的快了,房子才能快点盖好,要不媳妇什么时候才能娶回来啊!”
说的也是。李氏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