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浮华案 ...
“准备一下。”
莫辞没有多说话,仅仅偏过头看向我。
“又要多一个人了,”我端起茶盏,“这次你来带吧。”
莫辞给我的唯一反应,就是应了声好。
王府的那只猫跑了。在王辰一合眼的时候,趁着王府大乱,跑不见了。
在临行前,苏芝特地前来与我道别。她和我说,原本想着把猫托付给我,而如今只能作罢。
“许是它在外命大,饿不着它。”
苏芝叹了一口气:“原本我还是想要留个念想,现在或许是天命。听天由命吧。”
苏芝不让我送她。一人一马,她背上一柄剑,就走了。仗剑走天涯。
自此一别,苏芝再没回过茂兴。
平定战乱时忙于公务,科举便被耽搁一阵了。而今重新提起,此前声名大噪的名仕自然成为大齐学子的标杆。大齐死伤众多,万俟义又不肯全权仰赖士族,于是名士群体的话语权大过了他们本应拥有的。
以名取官是执政者掌权的短板。名士具有褒贬人物的本能。在以名取官为大前提的情况下,这种能力就成了奖罚特权,更限制了入仕的人选。
“这大齐究竟是空谈者的天下,还是所有人的天下?”
还是约我密谈的那天。万俟义问过我这句话后,抬手指着院里的梨树。
“皆在你手中了。”
大齐皇帝打算招揽桑慈,桑慈拒绝了。
桑慈的好友因不服大齐皇帝的管制,醉酒胡言,言出不逊,被逮捕入狱。而他周遭亲友们,里头有买官当值的,有卖官发家的。更有甚者,还有在大齐内乱时毅然投奔敌国的。
即便文夫人和大皇子有再多的功劳。而在当下,表兄是敌国将领的文语,处境自是尴尬。
至于那位名士怎么说的胡话。自然有我和莫辞的一份功劳。他是我们选中的人。一切的发生,看起来毫无逻辑,其实巧合全部都是必然,全在情理之中。
仍是合谋那天。万俟义收回手时看了眼我,得到我的肯定后,不自觉笑了声。我看着他,仿佛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些影子。那是当年艳冠天下的嘉懿皇后的倩影。
“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他说:“别让我后悔相信你。”
策划的细节需要莫辞和鱼思凡参与。我跟莫辞商量接来那孩子的事宜时,鱼思凡也在场。她颇为不理解,不明白我的大费周折就为万俟义动动嘴皮子便解决的事情。
“他不是陛下吗?只需要他的一句话,他的任何想法都能成真呀。”
如果这是说先帝。先帝善于用毒。而要兵不见血刃地使人长眠,对先帝来说易于反掌。但现在皇位的主人是万俟义。万俟义不说不识药性,他甚至连先帝留下的药库地址都不清楚。
现在刚平复混乱,人心惶惶不安。若此时一言定生死,更容易引起慌乱。
“于情于理都不能这么做,”我说,“而且不值当。他们不值冒这个险。”
“这哪里需要冒险?”
于是我抬头。
“你把万俟启光想得太万能了。”
不是我盲目崇拜先帝,先帝在我们这辈的眼里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我敢想象,如果先帝在世,休提褚地攻打大齐,他会直接统一了中原,叱咤草原与鹰齐天。
对比起来,万俟义实在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他什么都不懂,仍需要人帮扶。而万俟义最大的优点也是他年纪小,他可以意气用事,无论他做什么都被人们所理解。
“毕竟他还是个小孩嘛。”
我垂下眼睑。
“现在他岁数不大,根基不稳,心智还不成熟。你要是让他去学习治理大齐,那还可以。但让他掌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未免太难为他了。”
“他还要成长一段时间呐。”
莫辞在我对面笑了一声。
“不用小皇帝和小戚在场。你这话要是给青理听见了,”莫辞虚指我,“他当即就得拔剑要与你一战。”
自知他是调笑,我不当回事:“你不说不就没人知道了。”
“等等,”鱼思凡抬手,“所以需要我怎么做?”
我扬起眉毛。
“你的计划里一定有我,”鱼思凡的眼尾牵出笑意,“我在计划中负责什么。”
当今大齐最为敏感的无外乎两件事。
一件是褚地。另一件是人心。
尽管我不喜欢累及无辜,但不代表我没有别的法子。当下大齐最不应该出现的便是一言堂,功高盖主的后果想必万俟义比我还清楚。
真正要来求情的人不是文语。真正要说出这话的人应该是桑慈。
“传出去,”我俯身对鱼思凡说,“就说桑慈打算为了自清不理这件事,任由好友蒙冤遇难,实在妄为大家。”
鱼思凡说:“他们能认这件事?”
“一个人说是谎,两个人说是谣言。若是成千上万的人都这般说,话里的份量就得重新掂量了。”
“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他架上去,”莫辞忽然看向我,似是恍然大悟,“你是让他自己走下来。”
“没错。”
眼见任务完成一大半,我心情不错,就虚起眼睛,应了一声。
“桑慈比任何人都清楚被称为一言堂的后果。即便他再有骨气,也得掂量一下若真是功高盖主又当如何。”
鱼思凡说:“总不能他的下属让他披上蟒袍吧。”
却不会是他。我笑了声,不去应鱼思凡的疑问。只想着,有雅楠公主在,还轮不到桑慈穿蟒袍。而桑慈绝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换句话说,现在最忌惮一言堂的人不是万俟义。而是桑慈。毕竟他还牵扯了前朝皇族,若真清算起来,他的嫌隙更为巨大。
不过桑慈不怕人云亦云。
但他却怕人云亦云牵扯到别个。
我是不会放任这种事发生。却不告诉桑慈。桑慈为了雅楠公主,必然会跳出来承担众矢之的。
毕竟桑慈清高惯了,对大齐了解不深。他并不知道这些风言风语究竟会发展到哪种地步。他只会用最笨的方式保护他的爱人。
“该走的路我都给陛下铺完了。”
遥想与万俟义的那次密谈,我最后朝他一拱手。
“剩下的就任由陛下处置了。”
万俟义顿了半晌,问我:“如若事情超乎你我设想呢?”
我毫无迟疑:“我会上表。”
“上表?”
我拱手,冲他深深地一躬身:
“届时我会上奏,恳请陛下铲除腐儒与乱党,正大齐之风。”
万俟义笑了声,却没什么感情:“你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清谈误国,更难兴邦,”我直起身,说得淡然,“我仅仅做了分内的事。”
临摹字迹对我来说不算难事。我依着那位名士的笔锋,寻着他的语气写了一封断绝书,命衙役派送给桑慈。不管最后桑慈是什么反应,我大概都能料想到结局。
而桑慈没有退缩。他接到那份所谓好友的断绝书后,毅然请命面圣。据说万俟义应他邀谈了一夜,翌日上朝,万俟义便以这件事问满朝大臣解决办法。
桑慈站了出来,文语紧随其后。
他们知道好友的秉性,没有请求从轻发落。而是说,彻查此案,平了冤屈。
“重审?”
桑慈与文语同跪:
“臣等愿与其同罪。”
万俟义笑了,道了声:“好。”
怀璧其罪。
最终还是我提出他们无视朝纲,贸然谈论朝廷。同时又拟三封信让衙役和鱼思凡各自送到不同的地方。那位名士读过信后自缢了,信留在桌上,是他写的悔过书。文语没有看信,关门在家避而不出。
那位名士已逝,不会开口说话。说是万俟义接到封密信后勃然大怒,连夜召见文语与桑慈。等侍从赶到文府,只见文语端坐在书房早就没了鼻息,约摸有三日。
桑慈没有信。他听了来访者的通告,大笑三声,别了雅楠公主就大步走向皇宫。
继后他落入大牢,不出三日,传出要被斩首的消息。
而桑慈落入大牢的真正原因,不是受到好友牵连,更不是我公报私仇。而是他得到了高过他应有的话语权。
这也是写在状告书上的。据说那天茂兴学子跪了一街去求情,实则这是真正害了桑慈,坐实桑慈在他们心中高于万俟义。求情成了桑慈的催命符。
可桑慈什么都没说。他只是笑,淡然地弹了半曲琴乐。我混进人群中,站在台下,看见弦断,刀落,于是转身。我逆着满城哭喊,独自走回林府。
之后有没有人骂我,我不在乎。我知道他们都说我和万俟义狼狈为奸。但万俟义在他们的故事里是听信谗言的君,我是那个不怀好意的臣。
但我不在乎。人活一世求个畅快,身后如何又与我无关。
过了许久,尘埃落定,这件事的余韵尽数散了。名士的”那个孩子经由莫辞和鱼思凡照料,躲过那场风波就领来了。我没问他姓名。当时我读着本路边摊的小说,是属于闲茶饭后的读物,正巧看到一个段落,出现了个人物叫做符。
我偏头对莫辞说:
“就叫林符吧。他是你徒弟了。”
莫辞道了声好,就带着小孩回到林家刺客的院落。继而我接着看小说,鱼思凡忽然从另一头过来。
“林公爷来了。”
我登时合上书。
“我哥?”随即我冷静下来,忽而有点讪讪然,“他不会来数落我吧。”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文明发言,友善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正向支持交流,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作者与这些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