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

  •   在宁波举行的首届全国童诗年会暨童诗夏令营的第二天,琪琪妈妈把琪琪的作品册子送给我一本。我随手翻开,将第1页上的组诗《梦游的孩子》读了几行,心中顿觉怦然:“……有冰蓝色的音符挂在耳边叮咚轻响/妈妈/那是我听过的最长的催眠曲/因为每次你给我唱的时候/总是会比我先睡着/我只好把自己的梦境摇响。”这样既晓畅易读又耐回味的佳句,久违了。把最底层的困窘和最高扬的想像结合得如此绝妙动人,作者竟是一个中学生。第三天,在琪琪一家匆忙返回前跟我共进早餐时,我跟琪琪算是认识了。回去之后,她也很快构思了组诗《蒲玛》,并试写了几首。这样一个可男可女的精灵一般的孩子形象,我挺喜欢。她每天被允许有一个小时用于写作。在昏昏沉沉的题海沉浮中,她把这一个小时称为“清醒时分”。自由写作给她带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般的轻松愉悦。只一个星期左右,篇幅为34首的组诗《蒲玛》完稿了。我帮她精选了一下,还剩24首。《少年文艺》将这组诗发了头条。中学生慈琪为童诗创作增添了生气,使读了她的诗的人心想:原来读诗并不都会头疼的呀,原来可以像读一个很长的故事那样读一组很长的诗啊。
      诗歌怎样让读者读得进去,同时又诗意盎然,这是个大问题。而慈琪居然做到了。我总觉得慈琪的诗作可以进入中国儿童文学中的,但愿……
      ——周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