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小学生春游的队伍增加了钟繇。

      四人之中,以钟繇年纪最大,但如果要说成熟度嘛……当然还是以荀攸最为稳重。

      稳重的荀攸出去骑马,钟繇在白驹期待的目光登上牛车,和他们一起挤挤。

      “元常兄长。”荀彧向钟繇介绍,“这是绵绵,唐家女郎。”

      “是你的小妹?”钟繇在竹简上添了一笔,“嗯,唐绵绵,好名字。”

      “谁会叫唐绵绵啦!这是小名!”白驹抱着膝盖说说,“我是荀彧的同学。”

      “同学?”

      “我和他一同学习,他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他读的书我也同样学得,当然就是同学了。”白驹莞尔,“元常兄和荀攸兄长不也是同学么?”

      “唔……荀攸读书比我厉害。”钟繇说,“但是他缺心眼儿。”

      谁?

      曹魏谋主缺心眼?你们的心眼是以蜂窝煤为计数单位的吗?

      “他认定一件事就不会悔改,别看他板着一张面瘫脸,心里指不定想啥主意呢。”钟繇说,指指脑门,“他们荀家人多少都有点这个。”

      你没好到哪里去吧。

      不过联想到荀攸这样古板端正的人会在历史中图谋刺杀董卓,荀彧拒三公而忧毙,说不定荀家人骨子里都有点轴劲儿。

      这种人,也许不会活得很好,但正因为有他们在,才让人对乱世依然抱有期望。

      他们是乱世的风骨。

      世界不是靠曹孟德那样的人变好的,是靠荀彧和诸葛亮亮仔这种追光者支撑起来的。

      “可我就乐意和这种人做朋友。”钟繇笑眯眯地说,“绵绵也这么觉得吧?他们很可爱哦。”

      “钟元常——!”

      荀攸的声音外面钻进来:“不许对阿彧和绵绵胡说八道!”

      白驹郑重地点点头,缓缓把手放到身前比了个大拇指。

      钟繇太太很对她胃口,这波啊,这波是革命同志。

      他们在颍水的附近停了下来,白驹找了一个桃花树,面对着川流不息的河水铺好布垫子。

      她的小包是特意磨翠翠做的现代双肩包款式,平时上学背个书简和零食啦都很方便,白驹从包里掏出干粮和小陶锅,荀夫人说的奈果其实就是李子的变种,长得像桃子但吃起来像李子般酸酸甜甜,清脆皮薄。

      荀彧从他的包里翻出果子放好,找健仆们拿了一个水袋略做清洗,然后一人分了一些。

      他的包也是翠翠缝的,不过白驹的包是时尚潮流拼布水田格,主要作用是帮翠翠消耗碎布头,荀彧的包因为是送给客人的,翠翠特意用了一整块的麻布,双层内里,外面绣了青竹。

      原本还想给荀攸整一个,不过荀攸死活不肯要,遂作罢。

      吃了几个奈果后白驹找健仆要火种折子,捡了几根枯枝生火堆。

      比起干巴巴的馒头当然还是烤馒头好吃一点,她随身带了一小罐蛇莓果酱和其他佐料,烤得金黄的馒头片抹上果酱,那滋味别提多美了,绝对能吸引钟繇。

      削馒头片这种事就交给别人,白驹拿着筷子夹馒头片在那里用火苗小烤,荀彧蹲在她边上,用筷子沾了一点蛇莓酱尝了尝。

      “唔。”他砸吧嘴巴,白驹撕下一小块烤得正好的馒头,顺便喂给了荀彧。

      “焦中带软,回味清甜。”荀彧认真给出评价。

      “差不多得了,”白驹点点头,转头对站在桃花树下的荀攸和钟繇喊道,“荀攸,元常兄长!把树上那鸟窝给我掏了!”

      “……”

      两人面面相觑,还是荀攸先说:“这、这似有不妥吧?”

      干饭人白驹非常无情:“不妥个啥!还吃不吃饭啦!”

      是这个道理,于是两人左推右辞,你先来,不不不还是你来。

      “钟元常,你年纪最大。”

      “荀攸,你比较冷酷无情。”

      看不下去的健仆从背后路过,手起刀落利落地把鸟窝摘给白驹。

      白驹道了声谢,将蛋搅和成蛋液,抹在馒头片上做个收尾,另加了少许从家里厨房拿的黄瓜丝和捣好的蒜泥肉末,也准备了两种口味。

      抹果酱的口感类似面包一样的点心,另一种则似肉夹馍。

      将准备好的食物整整齐齐码在食盒里,既香气扑鼻又美观大方。四个人在垫子上对坐,钟繇先忍不住伸手拿了一个。

      嚼吧嚼吧,咸香可人。

      他又伸手拿了一个。甜蜜滋润,蛇莓的清甜在味蕾间炸开,带着一丝面食的焦香——钟繇还想尝一个,低头看却已经一个也不剩。

      废话,出来春游还能给你整两锅咋滴,每人尝个味道就不错了。

      荀彧和荀攸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们住白驹隔壁,这个叫馒头的东西白驹也分享过很多次。

      钟繇就有点抓心挠肝,眼看他们仨商量去玩投壶游戏,他又不好意思让白驹再给他做点什么——这个时候,白驹颇为善解人意地停住脚步,掏出了自己的小钩子。

      “元常兄长没吃好?”

      “咳、阿妹手艺尚佳……”

      “现在回家取也来不及了,”她爽快地说,“不如我把制作方法告诉你吧。”

      正巧钟繇出门带着竹简和刀笔,于是便逐字逐句的将馒头的制作内容记录下来。

      白驹欣赏了一下他秀丽端庄的字迹,拿过笔刀在末尾刻了个by亮仔,觉得馒头的出处算是有着落了,之后考古学家也不会太难过。

      “不错,兄长的字端正平直,可做我辈楷模。”白驹满意地点点头。

      钟繇说:“等府上做出来,请你们过来玩。”

      “既是宴请,只有一道菜岂不是小气,”白驹随口说,“改天我登门拜访,兄长再记一下,就叫颍川食谱如何?”

      钟繇17岁了,正是要打开名声的时候,编纂书籍是个不错的由头,他心思活动,点头答应。

      提到这茬,白驹也不自觉地琢磨起来,干科普这一行最方便的途径是什么?当然是卖书!

      东汉发明造纸术,可印刷术是唐朝发明的,现在书籍多用竹简描写,其实很不利于知识的传播。

      古人说学富五车,也恰恰说明书的稀少珍贵,要知道现代随便哪个图书馆都是四面墙的书柜,又岂止五车书呢?!

      “如果能建一馆,有天下书籍任人观阅……”白驹喃喃自语,心想那就不用愁知识分子和劳动力不来了。

      “没想到绵绵竟有此志,若是男儿,定是个建功立业的伟丈夫。”钟繇听见她的话忍不住说。

      白驹斜瞄他一眼,伸出一个指头摇了摇说道:“no,我是个女子又何妨?女人就不能建功立业了么?”

      人上岗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说男的能干女的就不能干的道理。

      君不见前朝妇好,后世武盟,都是掌权人。乱世道义崩塌,军阀乱政,也正是建立新观念和秩序的好机会。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来,现在想这些还太远了,要知道黄巾之乱还要过16年才来呢!

      白驹仰天长叹:“我什么时候才能搞到颍川独居啊。”

      没有基地就不能招人搞创造,愁。

      白驹把这一茬暂时抛到脑后,今天得了钟繇的承诺,已经是个大活,便跑去给阿母和荀夫人摘桃花枝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荀彧心中突然一动,抿唇笑了笑,解下自己的发带给她绑桃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