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安母生女 取名皖筠 ...

  •   庆元十四年,北绍国内。
      春末五月甘三。
      沄洲云石庄,孟府。
      天气炎热,烈火骄阳。
      树下乘凉也难免急躁,让人左立不安。
      “又来迟了,我的好儿媳--”孟太夫人在堂前端坐着,冷眸一转,神情严肃,猛地一敲桌,茶碗内的茶水洒了一地。表面看似慈祥,实则暗讽。
      孟太夫人眼神清冽,皱眉道,“怎么还不跪?”
      安大娘子瞧见情势不对,明知刁难,却也不得不跪,低眉垂眼,缓缓跪下,道,“婆母恕罪!”
      “别家的儿媳都是早早起来为自家婆母端茶递水的,你倒好,我不去叫,你是想睡上日上三竿吗?!”孟太夫人不听她多言,站起身来,围着她转了几圈。
      “你是个不安分的,不如今日就安了你的罪,出去跪吧!”孟太夫人捏起她的下颚,眼神里尽是杀气,脸色不好,后重重一甩。
      安大娘子跌倒在一旁,肚子痛了半晌。心里不禁有些难受,身上这个已满十月,若是再有个万一,母亲可会和孟家这位争执的。
      自己知道母亲那脾气,曾说自家儿女若在这受半点意外,定找亲家明算账。
      孟太夫人后背过身去,眯着眼,语气略怒,微微抬手,道,“把安大娘子拖下去,罚跪三个时辰!”
      “婆母恕罪,儿媳来迟请安。”安大娘子忍着腹痛,曲着身子,又是一拜。“求婆母看在我十月怀胎的份上,饶我和孩子一命!”
      “我要饶你什么,哼,笑话!”孟太夫人不听她任何解释,转身来,仍是寒眸相看,让人看着生畏又生怖。轻哼一声,仍旧让安大娘子出去跪着。
      安大娘子现下总算看清这位婆母的两幅面孔了。先前的慈祥总归是假的。
      她在心里想着,一定等到官人回来,一切都好解决了。
      烈阳高照,光束刺眼。
      想来怀胎的妇人亦是不易、辛劳,可别提跪安了。
      “从现下数起,请安大娘子在庭院内跪安三时辰,以此静闭思过,清净心肠。” 荣妈妈双手交叉,安放于袖口,皱眉瞪着眼,一脸凶煞。很是傲气,头顶上还带着前日主子赏的云珠钗,神气着呢!
      “点香。”两名小童子缓慢地拿出划火棒,点了香,又向安大娘子敬了礼,接着匆忙离去。
      头顶的烈阳不知浸湿了多少人的衣衫,来往的奉茶丫头,厨司的烧火丫头,都纷纷听了动静,跑来凑热闹瞧。
      半个时辰过去,安大娘子满头大汗,面部的胭脂被打湿了。腿间有些酸痛,跪不稳地往后一摊,吃了疼,直呼腹痛。只燃了半柱香,旁的人都不敢上前搀扶,只是围成一堆看热闹。
      一群下人们看着当家大娘子跪了那么长时间,开始有争议了。都在窃窃私语着说孟太夫人不慈爱待下。
      就连安大娘子身边的秋月被孟太夫人关了柴房,扣住了。
      幸而他来了。
      安大娘子有些昏厥,趁着恍惚的眼神,看了朝自己奔来的官人,心里有些安心。
      “娘子……”孟莯然从朝堂刚赶来,刚进内院,便瞧这情势,急出一身汗来,也顾不得什么了,褪去顶帽,便朝安大娘子出奔去,将其稳稳抱起,转身便去了正堂屋。
      满头大汗,走一步颠一步的,安大娘子疼得厉害,时不时攥着帕子,蜷缩在孟莯然怀里,嘴里还不断嘀咕着救我。
      她身下满是污血,沾湿了孟莯然的绿朝服。
      “愣着干什么,快去找接生婆、稳婆,快啊!”孟莯然边将安大娘子轻放在床榻,边心疼为她擦拭着泪珠,边叫人吩咐着。
      稳婆来后,他在门外瞧着丫鬟婆子们忙里忙外,来回徘徊,心急如焚。恨不得趴在门外,细看也瞧不出个究竟来。
      左手捶着右手,攥紧了手心出了好多热汗,抿抿嘴,瞧见稳婆端出来一盆血的水。
      他急切地过去,一把抓住了稳婆的手,急忙问道:“我娘子如何,怎样了?”
      “夫人……大出血,恐是不妙,主君饶恕……”稳婆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道,又怕大人动怒,又颤抖抖地跪下了。
      听见内屋一阵阵惨叫,稳婆连忙起身,放下铜盆,擦擦头上的汗,进去继续接生。
      孟莯然只是紧皱着眉头,愣在原地,呆望着,攥着拳头,很是慌张。一刻也不得松懈。旁人叫他去换下官服,他摇摇头,说娘子生下孩子,才放心。
      内堂的安大娘子已经精疲力尽了,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无力,眼角涌着一股泪。
      “大娘子再忍忍,奴看见头发了,想来头快出来了,大娘子再使些劲啊!”稳婆边擦着汗,边给大娘子鼓劲。
      “啊……”安大娘子腹内一阵绞痛,咬着床边递来的白布,闭眼皱眉,双手紧紧抓着身边秋月的手,一使劲,最后的气力用完耗尽,终于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大娘子辛苦,恭喜大娘子,喜得贵女!”稳婆接过被罗衫暖布包裹的女婴,笑着跪着贺喜,又起身抱着女婴朝门外走去。守门丫头们急忙开门,又是一拘礼,将女婴轻轻抱到孟莯然的怀里,笑眯眯道,“恭贺主君,喜得贵女!”
      “好……好!赏!”孟莯然听见婴儿的啼哭声,一阵欢喜,喜笑颜开,又见稳婆抱来自己的女儿,连声叫好。
      这名女婴刚生下来就是一副漂亮面孔,眉眼像大娘子,嘴鼻像孟莯然,一脸可爱的模样,惹人怜爱。
      一双小小的胖手,像山竹张开般又小巧;眼睛还未睁开,但孟莯然想定和她阿娘一样,漂亮灵动。小唇微启,上唇略显唇珠,仿佛还未睡醒。
      长长的睫毛,细又稠密。
      女随父,随了高高鼻梁,女随母,随了那眼睛和细眉。
      孟莯然越看越喜欢,抱着不肯松手,自家第一个大姑娘,可得好好疼着。
      稳婆看着孟大人怀里的女婴,笑道:“大姑娘有福啊,鼻间有痣,日后定有好前程!求主君赐名!”
      她松了一口气,真的很险,大娘子差点就卡在鬼门关上了。
      “当时皖皖同朝露,不计星星向暮龄,”孟父低眸思索,笑了笑,吟来一首诗,“从竹为筠,便叫皖筠吧。”
      身旁大丫头在外面听了声,来报了刚刚那句诗: “夫人,姑娘取名叫皖筠。”
      安大娘子嘴角擒着笑: “我知晓,刚刚全听着了。”
      刚生幼儿,身子还是孱弱,便没说什么,安心睡去了。
      稳婆让人去了映辉堂报喜。
      映辉堂。
      荣妈妈手里铆足了汗,推开房门,低着头进来了,“太夫人,那屋……生了。”
      孟老太太在那正坐着,茶水气的端不稳了:“她当真是命好,生的头一个偏是个丫头!”
      两个报喜的丫头俯下身子,嘴角笑容和孟老太太大不相同:“老夫人安,恭喜太夫人,喜得嫡孙女。”
      孟老太太皮笑肉不笑地捏了捏帕子,甩了甩: “好好好,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两个报喜丫头走了,荣妈妈凑前来,头上都还冒着虚汗。
      孟老太太斜视地瞪了她一眼: “怕什么,再走近一些。”
      “诶,”荣妈妈给她续上茶,又宽慰道,“太夫人莫恼,这事还没结呢,日后您还不是有的是主意和机会?”
      孟老太太听了她的话,心里多多少少散了些气,喝了口茶,“也好,这个小妮子,我以后还不是一样对付。”
      就像对付安氏哪样,对付皖筠。
      荣妈妈松了口气,这才擦了虚汗,勉勉强强笑了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