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四与边缘病毒(1) ...
-
恒市。上午十点三十五分。
方舟已经坐在笔记本前三个小时了,她活动了一下麻木僵硬的四肢,将视线从泛着幽幽白光的屏幕前移开。
她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天气不是很好,雾蒙蒙的天空上像藏着什么不可见人的东西。
要下雨了吧,她想。
因为懒得从客厅爬上三楼的书房,她最近都习惯在客厅办公,处理上个月在墨尔本拍摄的原片。她开始怀念在浦市的别墅了,虽然位置偏一点,但是装了电梯。
方舟拍人像居多,但因为有闲钱旅行,也经常拍摄风光类。
屏幕上这组照片是在墨尔本市中心商业区取景的,模特是小她三岁的妹妹,林希安。方舟正在调整曝光的这张照片里林希安身着浅蓝色的长裙,在人流涌动的街道上回首顾盼,笑容甜美,直击人心。
林希安是方舟最完美的模特。
黑色办公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将方舟发散的思绪重新凝聚起来。
是一条消息,来自于她不常用的号。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我有礼物送你。”还附带了一个可爱的猫咪表情。
她熟练地在上面打字,“是什么啊?”
“大约今天晚上六七点钟你就知道了。”
她没有再回复对方。
只有当她一个人在家办公不见人的时候,她才会一直挂着这个号。而且她写了个代码来定时清理这上面的信息。毕竟,这上面的东西要被别人知道,方舟就会有点麻烦了。
她将注意力再次放在原片上,开始工作。
中午十二点。
她拿出手机,点开某团外卖,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今天的午餐。
因为地理位置,一半的外卖都选择不了,但方舟对食物也不挑剔,所以很快就选好了。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三个月了,自从在国外读完研后方舟就专心于摄影。本来家里要求方舟进公司学习,但她想先玩一阵子,也没有找任何工作,现在勉强算一个有名气的自由摄影师。她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摄影了,天赋不错,再加上她妈妈方晴宛公司的打造,出名也不是件难事。
她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放在社交媒体上,放在展览上,能够无所顾忌地被人评价的作品。还有一种,是大部分时间都存在于一个小U盘里,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看见的作品。
第二种,才是方舟花费精力最多的,也往往是她自己最喜欢的。
二十分钟后,方舟心满意足地拿到了外卖。
下午两点半。
方舟已经处理完今天的原片了,她关上了笔记本。
沿着旋转楼梯爬上了三楼书房,从书架上随便抽取了一本书。她拿完后看了一眼封面,是王尔德的书。
说实话,她并不十分喜爱读正经书,主要是最近的网络小说爽文是主流,实在是看得有些厌烦。
方舟在三楼的书房看了一会,手里的手机这时短促地震动了一下,她点开,还是他。
“有没有喜欢的字句,可以放在礼物上的。”
她瞟了一眼手里的书页,又想着这是情人节礼物。
她打字:“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满种种可能。”出自王尔德。
那边过了好一会才回复,“选的很符合主题。”
“你在忙?周末医院加班了?”
又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那边传来消息:“没有,我今天在享受周末。”
江觉左手无意识地抚摸书页,右手打字结束了对话:“玩得愉快。”
她大约知道礼物是什么了。
她笑了一下,说是送给她的,其实本质上还是满足自己吧。
下午三点半。
窗外阴云压境,携着猛烈的雨势笼罩在整个恒市上空。暴怒的雨点砸在落地窗上,瞬间就减缓了速度,变成了一道道水痕。
林希安来电。
她放下手里的书,按下接听键。
“姐姐,处理好照片了吗?我答应粉丝后天之前要放上去的。”
方舟想,也许林希安都没有注意到,每次她叫姐姐的时候,都是带着点撒娇的语气。
“明天上午就能给你发过去,我这边也会放出来的。”
方舟知道这通电话打过来不只是为了问照片的事情,就沉默下来等着林希安说话。
“浦市有个竞拍,和我一起去吗?”林希安问。
“还要请假吗?”林希安在读本地大学,上次去墨尔本就已经请了一周假了。
“竞拍在周末,不用担心。”
她思索了片刻,“行。“
林希安和方舟都比较喜欢收藏,只不过侧重有所不同。
“那我就订票了,一会我把时间发给你。”
听到林希安不加掩饰的高兴语气,她摇摇头,但是那边的人看不到。所以她只好说,“关注关注学习吧,别太疯玩了。”
“知道了,我挂了?”
“嗯。”方舟挂断了电话。
下午五点半。
方舟做好了出门的准备,去接受那份礼物,但她还不知道地址,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打开了电视,拨到了本地电视台。画面上是一名记者暗访传销组织当卧底的镜头,从非正常拍摄的录像中看,那些被骗的人注意力集中,神情狂热。
无知愚蠢而又急功近利,方舟这样评价。
信息再次传来,她解锁了手机,低头去看。
“西行街和丽园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附近。”
方舟本以为通过电视报道才能知道,没想到他先告诉她了。
她回复:“现在吗?”
“嗯,时间正好。”
方舟迅速地换了身轻便的衣服,将常用的相机和一把黑伞放进包里,习惯性地带了副GM的墨镜就出门了。她是个大雨天也可能带墨镜的人。
出门之前,她谨慎地关闭对话,再登上另一个号。
没有选择开自己的车,毕竟这是去凶案现场,她不想那么高调。方舟约了一辆出租车,赶往西行街和丽园路的十字路口。
大约十五分钟后,她下了车,看到一辆警车闪着报警灯停在那里,周围还有三五个记者。
时间正好。
在车上的时候,和方晴宛公司的一个记者就向方舟发了消息,因为方舟平时就表现出来对这个连环杀手的好奇。
方舟撑开伞下车,快步走上前去,想要趁着警察还没有拉警戒线的时候照几张照片。
方舟摘下墨镜,然后看到了那个礼物。白色情人节的礼物。
两个本来密不透风的黑色塑料袋此时大敞开口,滚落在地,里面的东西混着地上的泥水直接地暴露在方舟的视线内。
一个袋子里装的是人的四肢,从外观上判断应该是男性。伤口较为圆润,看样子应该避免了切割尸体时刀砍在骨头上的尴尬情况。血迹不多,且大部分都已干涸,只有一些因为雨水而再次变得粘稠起来。
另一个袋子里装的是死者的躯干,他面部狰狞扭曲,但没有伤痕。致命伤是腹部,那里被竖着划出一道大约四十厘米的伤痕,隐隐地露出中间已经发黑的脏器。
在胸膛上,那里有着黑色的字体。上面写着: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满种种可能。
方舟身体产生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从头顶一直蔓延到指尖,伴随着最为纯粹的快乐,捕获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就像一个十岁的孩子被大人准许玩一小时的电脑,一头饥肠辘辘的雄狮捕获到了今天的晚餐,她短暂地放任自己沉浸在这片由欲望和快感交织而成的海洋里。
一秒。她的瞳孔放大了一毫米。
两秒。她微微上扬了嘴角。
三秒。她闭上眼睛,收敛心神。
四秒。她睁开眼睛,恢复正常。
不能被人发现。
她找好角度,拍了一张整个现场的照片。
第一时间发现死者,现在受惊不小的清洁工,围观的群众,闪烁着红蓝两色的光。
她后退了几步,调整了焦距拍了死者面部的特写,隐约露出的内脏,切断的四肢以及胸口上的字句。
她按下快门的时候比发现死者还要兴奋,方舟更喜欢记录这些骇人的场面。
她刚想收工,却看见地上断掉的左手里藏着什么东西。
方舟有点好奇,就蹲下来凑近拍了一张照片,再迅速地退到原来的位置。
这一切大约只用了半分钟。
“你在干什么?不知道这是犯罪现场吗?”严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方舟装作慌忙的样子大动作地转过身,是警察。
她装作紧张地攥着相机,微微低下头没有直视那人,用略微颤抖的语气说:“对不起,我......我这就离开。”
面前微胖,年龄大概三十多岁的警察无奈地摆摆手,语气依旧不善:“你们这群人啊,现在要拉警戒线了,别再凑到前面来了。”
看来他是把她当成记者了。
她飞快地点点头,转身离开。
方舟走出了那警察的视线范围便放慢了脚步,将伞杆靠在脖子上,低头查看起刚才照的最后一张照片。
方舟放大画面,是一张白色的,被雨水打湿的纸条,上面还写了什么东西,但是因为雨水而难以辨认。
她登上了另一个号。
“那个纸条是什么?因为警察一直抓不到你,要给他们留下信息降低难度吗?”
这次他过了十多秒就回复了。
“我没留下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