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一个星期以后的一天早晨,天刚刚发亮,徐风雨在安庆码头登上了小轮船。他从舅舅家回来。之前母亲告诉他说舅舅生病了,因为父亲身体不好需要母亲照顾脱不开身,母亲叫他去安庆舅舅家看看什么情况。他就向单位请了两天假,他看过舅舅了假期也到了,今天就要回来明天要去上班。
徐风雨站在船舱里,靠着玻璃窗可以看到江面上。船悠悠地行,水缓缓地淌,东方出现了鱼肚白,可以看出江面上晨雾刚刚散去,岸上时而有小山晃过,时而有房屋闪过。徐风雨是第一次乘船,有一种新鲜感。他想起在舅舅家,看到舅舅躺在床上,瘦了很多,脸色苍白眼光暗淡。半年前舅舅去过他们家,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那时候很有精神,走路刚劲有力。听舅妈说,舅舅没什么大病,因为家里有五个孩子都没成人,靠他一个人工资生活有困难,下班在开荒地里忙活,累病了。徐风雨想想觉得舅舅不容易,不免又想起自己的父母。这次建小房子买材料的钱不够用,还是从邻居组成的互助金里得来的一部分才凑齐的。那是民间自发组成的互助方式。具体说,就是十户人家每户每个月交十元钱,每个月总共有一百元钱存款。之前互相商量好,十个月内,每个月有一户人家取走这一百元,依次排队,有急事的可以先拿。十个月后自动解散。这是很好的互助方法,当时很多地方都在用,后来,单位也采取了这种方法筹集资金称为互助金,解决职工困难,起到了应急作用。
多亏这笔互助金他们家才建起了这个小房子。那天几个人砌好墙以后,后来又用几个晚上将屋面瓦盖上、粉刷了墙壁、做了地面、安装了门窗,现在徐风雨已经进里面住了。
船还在行,太阳已经出来了,照在了江面上,透过窗玻璃,也照在他的脸上。岸上的小山,房子也显得清晰起来。
就在徐风雨想事的时候,船已经靠过一个码头,下去了一批旅客,又上来了一些人。随着客人的更换,船上热闹起来。有的互相说话,有的来回走动,寻找落脚的地方。还有小孩在哭喊,船上乱哄哄的好像是在集市上。
此时,刚从那个码头上来的一个年轻女子,她挑了两箩筐稻子,轻轻地落在了徐风雨的旁边,她把那个扁担放在那个箩筐边上。接着她望了一眼江面上,又望了一眼远去的码头。当她再次向窗外看的时候,徐风雨就看到了她,两人的眼睛对视了,只是一眼晃过。
船继续前行大约一个小时后,忽然发出一声汽笛声。人们就又骚动起来,原来是下一个码头出现了。也是徐风雨返程终点码头横港码头就要到了,他要到家了。徐风雨顺着窗玻璃向前方看去,船离码头大概只有几米远了,他想到了下船后要乘一路公交车,每次下船的人涌向车站,汽车一来就都一窝蜂往车上挤,挤满后车子开走,还要剩下一大批人等下一班车。他正想着,又传来一声汽笛声,船已经靠上了码头。当他正要起身往外走时,那个女子叫住了他说:“麻烦你帮我托一下。”眼睛露出了恳求的光。徐风雨看到她正蹲着身体,扁担压在她肩上,准备挑起那两个箩筐。他知道了,她想要挑起箩筐站起身有困难。他便经值向前一步用手托了一下扁担的前端,她终于挑起了箩筐说声谢谢,便向外面走去。徐风雨看着她的背影后,他看出来,她一定是上山下乡知青,顿时,他心中涌起感慨,其中有怜悯有佩服。一个弱女子下到农村那么辛苦,还把自己亲手种的粮食挑回家。他想起学生时代学校组织学生去农村学农,亲眼看到农民和他自己体验过那种稻子的辛苦。他脑海里立即浮出一种想像,想像着这个女子在田里劳作的情景;满头大汗一身泥巴,弯着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收割稻子。于是他认定这个女子一定是个爱劳动,爱家人,有爱心的人。
徐风雨下船走到汽车站台时,她已经放下了肩上的担子站在了那里,正回头望着他。他心想挑着担子怎么上车呢?他知道,下船要乘公交车的人太多,空手都很难挤上去,何况还挑着担子,还是个女孩子,根本不可能挤上去。
他看着她说:“这么多人你怎么上车呢?”
她微笑着说:“准备马上打电话给我哥哥。”
他看着她,有些为她着急。看着看着他惊讶起来,这不是陶萍吗?她的脸长长的很规则,皮肤白皙,柳叶眉杏仁眼,太美了。
徐风雨的心跳动起来,似乎有一股暖流在他身体里滚动,他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已近中午,灿烂的阳光下,绵绵不断的江水缓缓流淌,沿岸的柳树随风飘荡,江上大小不同的船只悠悠的移动,江对岸的远山和隐隐约约的村庄映在眼前。坐立在江边的码头吸引着旅客,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不同的神情,进进出出匆匆忙忙。通往市区的大道上,车流往返不歇。时而有喇叭声,时而有人们的喊叫声,偶尔飘出笑声,哭声。这就是这个小城的一角。
徐风雨刻意定了定神,望了一眼汽车还没有到。又望了一眼她,说:“你是知青吧?”似乎口气有点肯定。
她说:“你怎么知道?”
他说:“看得出来,你是市里人。”
她笑了:“是的,我下放在冬瓜县明明公社山山大队。”接着又说:“你没有下放吗?”
他说:“两年前,正赶上市里进行大招工,我没有下放,现在我已经工作了。我在建筑安装公司上班。”
她说:“你运气好没有下放农村。”
他笑笑,笑得有些不自然,他当然不会讲他那个受挫折的经历。心里说:好个屁,我经历了那么多磨难,遭受了那么多的痛苦。想想现在好了,都已经过去了。他收起笑容对她说:“我帮你吧,否则你是上不了车的,人太多”
她眼睛里忽然闪出了光:“太谢谢你了。”
说着公交车来了。人们纷纷涌向车门边,就像一群蜜蜂发现了一朵花一样,挤着,挨着,哼哼着,谁也不想落在后面,生怕吃不到那甜蜜的花粉。
徐风雨手里攥着一个箩筐的绳子,立在门边,离车子有一段距离,他想他非要把箩筐拎上去不可,那神情非常坚毅,仿佛在参加一场战斗。就在人们大部分已经上了车,车内空隙不太多时,他一个箭步跨上去,箩筐也拎上了车,接着第二个箩筐也拎上了车,那女子也跟着上了车。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两人眼睛对视了,她说:“谢谢你,要不然我没办法面对。”
他说:“不用谢,你的运气也好,碰上了帮忙的。”
一路的颠簸,车子到了市里也到了女子该下的车站,下车后,他们互相说了各自的名字。他说:“我叫徐风雨。”
她说:“我叫小青。”
他说:“我们现在认识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写信,我一定给你写信。”接着他又说:“我送你回家吧。”
她说:“不用了,我自己能行,不麻烦你了”接着她告诉他,明天她就要回农村去,这次是特意送稻子回来。说着她就挑起了担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