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徙倚何依 ...
景和二十年,正月初十。
按照规矩,孟岌自是要入朝觐见的。但是,负责这些的,怎么也不该是卫尉。
在郑国,卫尉一职,司宫殿守卫,当属武职。而掌管觐见礼节的,本应是文官。
正因如此,当卫尉方骁带领部下前来燕京大营请孟岌时,整个白甲军中,安静如同京郊寒雪。
相比于召令,这般阵仗,倒更像是拘捕。
阚煜紧张地注视着孟岌,但对方表现的很平静,似宠辱不惊。
时隔一年,再度踏入皇宫,孟岌说不上是什么心情。
盘梁绕柱的兽纹雕花狰狞如旧,森然不可亲。
这一次,景和帝端坐在龙椅上,显得高大威严了许多。
“孟伏清?”
隔着满朝文武,帝君在明堂之上,唤了他的名字。
“臣在。”孟岌同方骁行至阶前,躬身行礼。
“你可知罪?”
忽然的发问,惊住了孟岌身后立着的一众大小将领。
“臣不知。”
孟岌抬起头,答得坦荡。
景和帝一时没有接话,方骁便走过来,手中是早已备好的枷锁。
阚煜猛然一挣,却没有挣开身后摁住他肩膀的宫殿侍卫。
却见孟岌忽然转过头,淡淡地凝视着方骁。视线在枷锁上徘徊一瞬,转而看向了方骁双目。
阚煜看得清楚,目光相对的瞬间,方骁不可抑制地抖了一下,是三九寒衣掩不住的幅度。
“且慢!”
大殿前方,蓦然传出一句高喊。
众人纷纷望去,那是御史大夫付瑜。
他和和气气地笑道:“孟将军将兵南征,劳苦功高。眼下归京,不正是论功封赏的好时候。又不是谋逆反贼,何苦伤了和气?”
圣上向来对付大人信任有加,既然付瑜都这么说了,虽稍有困惑之色,但还是大手一挥,道:“方爱卿,罢了。”
方骁也困惑。他遥遥看向付瑜,却见对方并未予以理睬,只得手捧枷锁,缓缓后退数步。
而朝堂之上,则因付瑜看似无心的一句“又不是谋逆反贼”炸开了锅。
“陛下贤明,臣以为孟将军功过参半,还须慎重对待!”
循声望去,发言的是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臣。孟岌对他无甚印象,但看对方所站立的位置,应当是个杨党没错。
“魏爱卿何出此言?”景和帝坐直了身,问那老臣道。
被唤作魏爱卿的老者上前一步,沙哑道:“‘将在外,君命不可违’,这是大郑建业百年来不变的规矩。今孟伏清将军接到圣上的多道召回谕令,仍向南进军不止,这是藐视王权!这是轻视圣命!是何异于八佾舞于廷!”
古稀之年仍能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也是祖上积德。
一语既出,周遭立刻响起乱糟糟一片附和之声。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召而不应,怕是有谋逆之心!”
……
“孟伏清,对于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景和帝沉沉问道。
孟岌抬起头,目光扫过满殿牛鬼蛇神。
“臣介胄之士,当以身镇山河,不胜不归。”
顷刻间,大殿归于寂静。
良久,付瑜才终于打破了这诡异难言的氛围。
他审视着孟岌,意味深长道:“那孟将军的意思是,召您从战场回来,是陛下的疏忽了?”
这便不是受召不应这般简单了。无端质疑君主是何罪,孟岌不曾了解。但平心而论,付瑜那番话倒是没错————他的确就是那么想的。
景和帝看着阶下,默然无语片刻。
“臣有一事请奏。”沉默中,又一杨党之臣站了出来,吸引了全殿的目光。
待景和帝略一颔首示意,他便上前一步道:
“近日臣听闻传言,称孟将军与巫蛊术士似有勾结。臣以为,这等无稽之谈的流传,对大郑国祚实为不利,还望陛下明察,还孟将军一个清白。”
这个文臣,在朝中地位应当不低。
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殿哗然。
孟岌迎着满朝文武各怀叵测的目光,无甚表情地冷眼打量着那位大人。
这一出大概并不在景和帝的预计之内。明堂上君主昏沉的眸光微微一动,他前倾一些,俯视着孟岌双眼。
“孙爱卿所言,可是实情?”
孟岌垂下眼帘,没有答话。
“身为一国将军,堂而皇之地勾结巫蛊术士,成何体统!”
“哪有那么多空穴来风!有果必有因!”
“我就说为什么那般明目张胆地违抗圣命,这么看来,孟将军的身份是不是还有待深查?”
……
头脑中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嘈杂。
似鬼魅影影绰绰,挥之不去。
寒意自指尖悄然蔓延,顺着几乎冻结的血流攀骨而上。
“许大郑以国泰民安?他也配?”
“一个来历不明的逆贼,何以看此大任!”
“单论战术兵法,他不及当年叶将军半分!”
“谁知道他会不会像叶思存一样反叛!”
劈头盖脸,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却怎么也听不真切。
霜花渐渐攀上了心神,凝成了密不透风的模样。
孟岌用力闭上了眼睛。
烟花四散。
响声迭起。
恍然,月色凉如水,倾予阶前。
那一年,繁响声声,他曾抬手覆上少年的眼睛,告诉他,什么也不要想,我就在这里。
什么也不要想,我就在这里。
心间的余温悄然漫开,冰凌化出了细小的水珠。
“等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我陪你去看山河无恙,看万里尘清,可好……
他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压下血气上涌。
他定定地看着那位景和帝,沉声道:“臣未曾勾结巫蛊术士。”
这话说得毫无负担。他与那两个所谓的巫蛊术士,自幼相识,又何来勾结之说。
景和帝哪想到还有这么一桩子事,简直一个头两个大,茫然无措地向阶下群臣间看去。
“我就说为何今天热闹的很,原来太尉大人没有来上朝啊。”
大殿中,猝不及防地,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
说这话的人姿态随意地立在大殿一角,带着些颇有深意的笑容。此人生得身长玉立,眉目如画,却是一身武将装束。
“路爱卿,你这是何意?”景和帝愈加茫然了。
“自古文臣不知武将,孟将军的功与过,又怎能任由一群文臣肆意评判。“
那人说着,站直了身,径直向孟岌走了过来。
说来也怪,那人与孟岌身量相近,都是个会给人带来压迫感的高度,但当他抬手放在孟岌肩上,目光深深似要看进他眼底时,孟岌除了出于不自在向后闪了闪之外,并没有感受到对方有什么敌意。
“路大人难得早起上朝一次,何来资格……”
一个杨党文臣话说到一半,便被身旁人拉了回去。
孟岌忽然明了。
这位路大人并不止是一位武将那么简单。
景和八年,南疆再叛,太尉陈济苍并长歌侯路东阑、大将军陈千秋同征南疆……
长歌侯路东阑,十多岁时从军入伍,景和八年一战封侯。彼时尚且年少,功成归来,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当时景和帝也称奇,这样一个照着纨绔子弟模样长成的少年,怎会那般神勇。
“高楼纵长歌,天地有谁和?”
一句无心之言,不知怎的,竟传到了景和帝耳中。不过路东阑倒是幸运,圣上并未因他这狂言而动怒,反而直接将他封为长歌侯。
十二年过去了,昔年神韵璀璨如旧。
只不过,孟岌也曾听闻,这位长歌侯似乎不同于常人————他自幼便善于读心。目光相接的瞬间,他便可以明晰对方心中所念所想。路东阑本是中原女子与鲜卑人通婚所生,自幼在大郑生活。这罕见的能力也正是来自鲜卑秘术。
孟岌对此人倒是没有什么敌意,仅仅相差七岁,对方也形不成长辈带来的威压,只是,他实在不喜与人接触,更不喜欢这种分享思绪的方式,即使他深知自己将樊昭深藏心底,对方应当是看不到的。
他默不作声地后退一步,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对视了。
路东阑倒也不介意他这副态度,只随和一笑,回头对着群臣道:“我看孟将军襟怀坦荡,倒不似是勾结巫蛊术士,图谋反叛的样子。”
大殿鸦雀无声。
孟岌明白了,群臣不是不知道长歌侯的读心之能,而是没想到他会为自己站出来。
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久了,久到心中只剩下了机关算尽,忘记了人间高楼与长歌。
满殿的牛鬼蛇神。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菩萨蛮》
嗯,本书又一位颜值担当,路东阑闪亮登场。他将成为阿言下一部作品《凌霜引》中的重要背景人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徙倚何依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