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大家道个歉,《皇太子秘史》里那个恋爱脑和死轴死轴的太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如果太子不是恋爱脑,那整个故事就很简单了,我看前面几集,对如玉紫瑛一家真的太同情了。
本来想章节多点的,但现在无法做到。下一章是本单元失忆且和康熙腻腻乎乎的太子穿到本剧一废时。
【2】朱三太子:朱慈炯(1632年-?),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京师,朱慈炯被俘,受封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踪,南明年间追谥为定哀王。
查继佐《明书》(罪惟录)言思宗第三子永王慈焕、第四子定王慈炯(一作慈灿),俱田贵妃出。
剧中用朱慈焕,本文采用朱慈炯说法。
山东汶上县地朱三太子案:有一老者长期在李来朋家里充当私塾,循规蹈矩,却没能逃过清廷鹰犬的魔爪。在严刑拷问下,老者供认自己就是明末的定王,李自成退出北京时,将他裏胁到河南,乘虚逃亡安徽,辗转到浙江,最后流落山东,隐姓埋名。他有六个儿子,字辈为“和”,末一字均为“土”部,正好与朱元璋《祖训》中所规定的燕王一系字辈完全吻合。其孙名钰宝,含有“临御宝座”之意。康熙帝审阅了全部案卷,明知此人确系崇祯帝的儿子,但杀之无名,于是硬说他是假朱三太子,重演摄政王在顺治初年杀明太子的故伎。这位一生颠沛流离,没有丝毫反清言行的75岁老翁连同其家人全部抄斩。孟森先生《明烈主殉国记》对这一起朱三太子案件作过多方位考证,确信此朱三太子为真。该文收入商鸿逵先生为孟氏编辑的《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有关此案的详细调查材料,可参考《史料旬刊》第二期收录的康熙四十七年直隶巡抚赵燮的奏折。此朱三太子即定王,他于1708年被杀,已是个75岁的衰翁。
【4】剧中对康熙和清朝做了美化,说他想放过王之明一家人,但历史上朱三太子连同家人全部被杀,让我觉得讽刺,很难不联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