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喀尔喀蒙古是16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哈拉哈河)得名。明代译为“罕哈”,清代译为“喀尔喀”。
1691年,喀尔喀蒙古通过多伦会盟归顺清朝,亦编旗,分为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后来又增加赛音诺颜部,是为喀尔喀四部,属外札萨克蒙古(外蒙古)。
【2】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葛尔丹向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大举进攻。察珲多尔济战败后,不得不在投俄和投清之间作出抉择,哲布尊丹巴一世(察珲多尔济之弟)认为:“北方名俄罗斯之黄契丹可汗之朝,虽云康平大国,而佛法未兴,衣襟左向,不可与之。南方黑契丹可汗之朝,平安康乐,且佛法流通。再满洲可汗之服饰,有如天衣,且其质料,乃属天龙之宝物,丝绒锦缎,无一不全,诚大有福之可汗也。我辈如去彼方,必享国泰民安之福。”在他的倡议下,喀尔喀蒙古归顺清朝。
这应该是《康熙王朝》中这一事件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