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你在哭吗?”突兀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院子里的梧桐刚好飘下一片落叶。
      晏秋回到傅府时刚好五岁,正是玩性大起的年纪。
      在淮扬府,只要有人一提起杨知府,大家立马想到的不过两件大事:八年前因一举擒获闻名江湖的飞贼聂峰,后右迁至淮扬府成了这杨知府;六年前攀上京城高官风光嫁女的事。
      说是两件壮举其实也不过是一件罢了,爱嚼舌根的人对此不屑,他杨光宗之所以能借着世交这层关系攀上京城高官还不是升了个知府的缘故。倘若一直待在小小的兰溪县当那个破县官,任你杨家女儿貌若天仙也无济于事。至于擒获飞贼,那也不过是你杨光宗误打误撞捡了个大便宜。不然,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飞鹰”聂峰怎会被区区一碗掺了蒙汗药的酒给迷倒。说白了就是老杨家祖上积了阴德,才有了他杨知府现在的风光。
      不过祖上的阴德也怕是没积够吧,要不女儿嫁入京城没几年就患不治之症去了,尸骨都是运回到淮扬府入葬,就连那遗留下的小孤女都跟着受累,在淮扬这外祖父家中待了五年,才被京城中的家人记起接了回去。这样看来,眼红者也就不觉那杨知府可恨了,倒是怪可怜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还白白替那高官养了好几年的孩子。虽说是自家的外孙女,可毕竟不姓杨啊。唉,这穷乡僻壤的受人欺负都没地儿说。
      在外人感慨万千时,晏秋正在前往京城的船上。
      一路上,照顾她的陈阿婆不断的叮嘱她到了傅府要守规矩,不能再像以前在淮扬那样调皮,必须要有个小姐样,别叫府上的人瞧轻了云云。
      这样的话阿婆不知说了多少遍,就连一旁的丫头小荻听多了也少不得借着做事儿的空偷偷遁走,只丢下她一人在这儿接受阿婆的唠叨。
      一想到船外的水里头小鱼们欢快游动的样子,晏秋心里头就像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尾小鱼似的,游得让人心痒痒。
      可看看眼前絮絮叨叨的阿婆,脑袋里面时不时飘过小荻的笑脸,不由得忿忿然起来。
      正巧这一幕被刚喘口气的阿婆瞧见了,自是又气又愁。想着临出门前老夫人的再三交待,再看着眼前这张与自家已故小姐同出一辙的小脸,不由的眼眶一热,落下泪来。也顾不上擦,双手捧着那个小脑袋,哽咽道:“小小姐,你这样,让我怎么对得住那先去的小姐呢?”
      陈阿婆膝下无子,年轻时生的唯一一个孩子不足月便夭折了,碰上杨夫人产后奶水不足,便借着夫家与杨夫人娘家是本家那点关系,当上了杨家小姐的奶娘。这一当就是大半辈子,她看着晏秋的母亲由襁褓中的婴儿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是真把小姐当成自己的亲骨肉了,眼下瞧见晏秋这幅不懂事的样子,怎能让她不为入府后的日子担忧呢。
      晏秋看见陈阿婆落泪,心下便害怕起来,一边伸出两只小手给陈阿婆抹眼泪,一边劝道:“阿婆别哭,晏秋不会不听阿婆的话的。”
      阿婆听了这话,轻轻地把晏秋搂在怀中,抚着她的头说:“阿婆知道。”虽是这么说,可心里头却是不住埋怨那傅府:自打小姐回娘家待产起,傅府就没再遣人来照看一番,就连当初小姐诞下秋儿后也只是寄回一封家书,更别提小姐因体弱逝世后被葬回杨家墓一事了,即使外人借着旧年往事胡乱猜忌小姐,可这孩子毕竟是傅府的,按理也该将秋儿带回傅府,偏偏是不理不问,这一拖就是五年,待到孩子大了才想起来认祖归宗,这又算什么事呢。只盼着小小姐乖巧懂事些,在傅府安安稳稳呆到出阁,也不枉费小姐的苦心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