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自由自在的日子没了,不卑不亢的白清清老师 ...
-
入宫已快满一月。玲珑每日的生活就是去给皇后请安,有时候秀华会拉着自己到长乐宫玩,有时候景启则拉着自己在宫中玩,有时候呢他们俩都没空理自己,自己带着红缨、流星在皇宫花园逛着。
皇后娘娘呢,也是很有做母亲贤惠的样子,关怀被备至,时不时询问嬷嬷宫女都自己照顾可好,在宫里有无不适,自己也很上道的戴着皇后送的玉佩。其实她对皇后娘娘还是蛮有好感的,但是宫里人心复杂,且她父兄死的蹊跷,皇上又没深查,她总是心怀芥蒂。
而每次秀华拉着自己到长乐宫玩呢,贵妃总是热情招待,非常亲切,还送很多贵重的礼物给自己,自己也不好每次都推谢,只好时不时收下些看起来不那么贵重的物品。
口上还应着:“贵妃实在太厚爱了,玲珑惶恐。”
玲珑总觉得贵妃对自己有拉拢之意。
玲珑心里觉得前路迷茫,好似有迷雾挡住,不知道哪里有口子可以掀开。
明和皇帝梁永康,素有仁厚之名,对待玲珑更是亲厚。他继位前的上百年来,国家风气都是重文轻武,皇子教育偏重学识政治修养,骑马射箭极少涉及。皇女们则只需要学习礼、仪、德、女功女红等。国家青俊年也多以从文官为志向,官员皆轻慢武将。
但是明和皇帝想法却不是这样,他认为武将也十分重要。六年前登基后,更加重视教育,他认为东肃这样重文轻武,军队力量薄弱,致东肃边境这几十年多被邻国欺辱,即使是有王将军这样的军队,也难敌纷扰,导致百姓痛苦不堪。所以他认为要强壮国家军队才能免受邻国欺辱,免百姓战乱之苦。
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要求自己学习武艺以通军理。
至他成为皇上后,更要求皇子们要学习骑马射箭、剑术、武艺、军事战略。公主们如果想要学习武艺也是被允许鼓励的。
在皇帝的影响下,在他登基后这六七年间,民间青年、甚至一些文官之子也开始更多的从武官之道。
但是在上层及旧贵族中,大部分还是秉持着重文轻武的理念。
王睿能有此盛名,实在是因为战功显著,百姓受其恩惠保护颇多,武将服从,又因明和皇帝抬升武将地位所至。
曾经明和皇帝也希望自己的大公主秀华能学习武艺,但是秀华却毫无兴致。
秀华本身貌美,且出身乃上流士大夫家族,自然心中不屑学武,在士大夫阶层中,不论男女,才貌出众,文识渊博,才是贵格。
所以秀华对皇上说:“秀华实在不是习武的材料,也精力不足,还是喜欢学习琴棋书画,诗书礼仪,女红女德、舞艺茶艺。”用女老师的话说便是公主学习不求样样精,但要涉猎广博。
明和皇帝对秀华不学武艺,是略有遗憾的,但又可以理解。
现在玲珑来了,他便把主意打到玲珑身上。
这天他来看玲珑,然后说道:“玲珑入宫也快一月了,朕不可负忠臣之后,要全力培养。”
反正就是督促玲珑学习了呗。
玲珑感叹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这样没了。
皇帝说玲珑可以文武都学。
玲珑面对皇帝养父,心中还是有所芥蒂疑虑。因为皇帝对父兄的死没有深究,就这样不了了之。她不想学武了,父兄一生好武艺出生入死,死后却连真相都无法查出。她这次入宫也只带了以前父亲送给自己的剑,偶尔在园中练练剑。
“将军曾说希望玲珑多花心思学习文理诗书,如此才像个女孩子,所以玲珑想多花心思在这方面学习,补已不足,以免闹笑话了。至于武艺,如若有时间,玲珑也会学习的。”
皇帝听了,眼色微变,心中也是遗憾,但她所言也有道理,只说:“也对,那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吧。”
玲珑见皇帝眼色微变,平日里又慈爱可亲的样子。心下忍不住,鼓起勇气,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忙问:“玲珑怎么啦?”
玲珑深深磕头,她看着皇帝,恳求的说:“父皇,我生父与哥哥之死,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士,那场战事,十分蹊跷,是有细作,请父皇再彻查。”
皇帝脸色变的严肃,他顿了一会,然后缓缓的坚定的说:“你思念父兄想为他们查证是孝顺之举,但是这事,已经查明,当日在场的人,并无是内奸的证据,确实有可能是被细作偷听去了,军队人数如此之多,尚未发现诡异之人”
玲珑失望的低下头,眼泪在打转。
皇帝扶起她安慰道:“上天自有因果,如果有这个人,自然会得到他的果报。这件事你不要再提了,现在没有证据,那日在帐中的将士都是跟随你父亲多年的弟兄,你再如此怀疑查验,难道想要他们寒心吗?”
玲珑默不作声,皇帝知道她需要消化,便唤素心好好照顾公主,准备过几日去读书。
玲珑想,自己该怎么办呢,就这样放弃吗,还是要自己慢慢的去查呢?
不久,玲珑就成为了秀华的同学。
教授公主的女官姓白,名叫白清清,大家都叫她白老师,他是仁和皇帝老师的孙女,丈夫又是朝廷官员,她的学识、女德女功自然不容置疑。她刚年过三十,三年前奉皇帝旨意入宫教授公主,除了女红、舞艺是其她的宫廷教师教授,其它教学都由白老师教授。
白清清初见玲珑只觉她身姿轻盈,稳当。小小的脸上白里透红有一股英气,眼睛有神,一看就是聪慧的孩子。
玲珑对白老师态度恭敬诚恳,她非常喜欢白清清,觉得她气质出众,对秀华虽有礼但不讨好,就似清流。
玲珑本来是就活泼的性子,她见着白清清就问好,对白老师谦逊有礼,不懂之处也虚心请教,两人是越看越觉得对方好。
反观秀华,这三年来,秀华表面恭敬老师,但态度中全是傲慢之资,言语中也透着命令之意。即使学习中有不明之处,也从不虚心请教。因此白清清对她也不卑不亢,尽于本职工作认真教育,又不与其亲近。
直到玲珑到来,两相比较,白清清才有一种学生与老师间的情谊之感。
表面上对两位公主都是一样的教学,但是细微之处却是不同的。
对玲珑不明白之处会细心指导。博引旁征,而对秀华则是中规中矩。玲珑心中是佩服白清清的,但是又有些担忧白老师。
而秀华本是皇帝的正牌女儿,是地地道道的天之骄女,时间久了她也察觉的出白老师对自己跟玲珑的不同,心中天平早已失衡。
有一日她见父皇来看她,皇帝心情颇好,她便像皇帝撒娇:“父皇,女儿想换一个老师。”
皇帝疑问:“为什么呢?”
她又不能说白老师对自己与玲珑不同,也不能说白老师教的不好,毕竟父皇对白老师可是十分认可的。只好说:“玲珑入宫前甚少学习文理知识,与自己的学习程度不同,同一个老师教授的总是要迁就其中一人,自己是姐姐,白老师学识这般好,要让与妹妹,请父皇给自己另选一个老师”
皇帝听后,心想,秀华竟这般懂事了。但皇上没有马上答应。
秀华觉得自己再请母妃说下,应该就可以换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