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慕容家族的最后悲歌 ...


  •   当段誉携美探望死去的故友,在野路边上遇上慕容复。
      这人头上带着纸糊的帽子,坐在坟头,用糖果换来一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段誉的心中竟也泛起怜悯!
      曾经的望其项背,如今却……

      可慕容需要怜悯吗! 他是如此高傲!

      若是他梦醒之时,做的事恐怕不是自尽,便是继续复燕吧!
      现在那个坐在荒野枯坟上的疯子,正是当年那个名震武林的姑苏南慕容!
      就是那个二十七八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潇洒闲雅的慕容公子,他分明已经疯了。
      梦想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显然,慕容复是被梦想毁灭的失败的人。失败者似乎总是错误的。揭竿起义的人,成功了就是先驱,是革命家,是开拓者,是唯一有资格享有所谓“历史进步”所带来荣耀的人;失败了,便是大逆不道的人,是叛国者,是罄竹难书的罪犯,是理所当然遭人唾弃的“阻碍”历史进步的人。筚路蓝缕日创业者,成功了,就是拥有雄图大志的人,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人,是百折不挠的人,是受人尊重的值得青年学习的人;失败了,便是志大才疏的人,是自命不凡的人,是螳臂当车的人,是茶余饭后用来当嘲讽笑料的人。
      用多年时间追求爱情的人,成功了,就是坚持执著的人,是锲而不舍的人,是摆脱世俗的窠臼足以为训的人;失败了便是迂腐固执的人,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是一个坐井观天受时域蒙蔽的人,是一个愚昧无知不晓变通的呆滞的人。
      慕容复是一个悲剧,他失败了,所以没有多少读者不拍手称快,就连金庸先生恐怕也不喜欢他,故事的结尾也不忘嘲讽一番,但我独怜之。

      中国人出人嫉妒的本性素来有仇富的人心理,认为巨大的财富背后往往隐藏着罪恶,很多人承认富人的智慧和他们为打破现实的不公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又出于自尊心的需要,变得相当敏感,指责富人孤高傲慢,因为富人无心的想当然的一句话对他们就是一种伤害。
      毋庸置疑,姑苏慕容复就属于富人的行列。建在“波渺渺,柳依依”风景怡人的小岛上,玲珑精雅的房舍,只不过是侍女阿碧的住所。她纤手皓肤如玉,满脸温柔,满身秀气;她精通音律,拨弦成曲,婉似大家闺秀;她让“阅尽人间春色”的段王子发出“江南女子,一美至斯”的感慨。就是这样一个她,也只配服侍慕容复抚琴吹笛罢了。离琴韵小筑四九水路之外,还有一座典雅,富涵诗意的庄子——听香水榭,那是姑娘阿朱的住处。她精灵活泼,睿智聪明;她令乔峰痴迷,几度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她令乔峰心如磐石,怀有“观于沧海者难为水”之感;她令乔峰抑郁消沉,遗憾终生。
      就是这样一个她,也只不过是慕容复的婢女而已。此外,还有潇洒自如的包不同的玄霜庄,是非分明的风波恶的金风庄,这些追随慕容复的下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庄落。文中还提到慕容家族息的燕子坞参合庄,虽然只是一笔代过,示加详解,但也可想像地出必是”杏花交径,绿柳垂湖”的妙不可言之地。

      如此这般,连见多识广,游历天下的段王子也生嫉妒之心了,“那慕容公子到底有什么了不起,人人当他是天上凤凰一般,只盼和他见上一面”。
      姑苏慕容在江湖中享有“南慕容”的盛誉,他似遥远的传说中的人物,如谪仙缥缈秘密,神龙见首不见尾,令人只有猜测仰视。
      文中直到第三十一回“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前全是借江湖三教九流之口汇成他的点点滴滴。
      姑苏慕容复,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而且又天赋奇才,承袭绝技“斗转星移”,仿佛玉帝下凡。
      用剑,他招招连绵不绝,如行云流水,瞬息万变,全身罩光幕;用刀,他深中窍要,得其精义,虎虎生风,令人退避三舍。
      他武功渊博,武林不管哪一派哪一家,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若制人性命,必使用那人的成名绝技,正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注意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这里说的不是斗转星移!是他的见识与武学!
      试想一下,一个人的成名绝技,还不如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子所数十项中的一门,还不如对方随手练练。
      他宅心仁厚,居高不傲,礼贤下士;他助人为乐,才克丁春秋,又助洞岛之主,再战天山童姥;他自返而缩,力挽狂澜,显“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勇。
      呜呼!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中国是崇尚儒教的国度,认为“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对长辈最大孝就是光耀门楣,显要门庭,努力完成长辈一生中未遂的愿望。
      以此观来,慕容复是一个十足的孝子。他自幼便心存中兴复国,重建大燕的雄图伟志,无时无刻不念祖宗遗训。
      每当有人提起重振大燕雄风时,他都提起长剑,将兵刃举在胸前,肃穆静立,容色庄重,大声道“复国之志,无时或忘”,似是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复国之志早已浸入皮肤,溶入血液,深入骨髓,烛火一般炙烤着他的心。这颗心隐隐作痛,它痛四海清平,人心思治;它痛复国无门,壮志难酬;它痛清时节,何是祭祖?它痛九泉之下,先人可安?它痛人力微薄,何去何去?他痛雾里看花,难遂遗训。因此,他披星戴月,四方奔走;他望眼欲穿,等待时机。
      但天意弄人,他从未暗室逢灯。所以,当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人寻饶时,他首先想到“这里数百好手,实一支大大的精锐之师”;当群豪诛杀乔峰时,他想到收揽人心,以为己助;当西夏招赘时,他想到十万强兵,埋葬儿女情长。最后,他甚至剑杀自己舅妈和家臣,认贼作父,只为能风光无限地书写一个“复”字。
      令人惋惜的是,他失败了。梦中森严的皇宫坍塌了,他也就疯了。
      慕容复一生的悲情,源于他的燕国皇室家族,也源于他自己执着坚韧而又脆弱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其实又何尝不是燕国皇族命运的化身,在慕容复这个一脉单传的最后希望身上,彰显出淋漓尽致的凄美。作为这个业已没落,矢志不忘复国的家族唯一的希望,想必慕容复自己也有很多凄楚,在这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使命面前,慕容复失去了一切,他只能不断地为那个海市蜃楼般的复国理想而劳碌奔波,舍弃一切七情六欲。
      慕容无疑是孤独的,邓百川,风波恶,包不同,公冶乾尽管对他很忠诚,但他们未必真正了解这位少主,风度翩翩的外表下掩藏着慕容复一颗孤寂敏感的心。家族的期许,民族的希望,压在慕容复那未必坚强的臂膀上,死死地封住了他的退路,在耗尽了所有才情和气力后,理想的幻灭也吹响了这只凤凰的挽歌。
      倪匡说,慕容复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正是这样。一个依靠理想活着的人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慕容复不是没有意识到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年复一年地奋斗却始终换不到结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慕容复的凄然可想而知。不是每只凤凰都能在炼火中涅盘重生,王霸雄图,恨海情天,若非经历生死轮回,又有几人能如慕容博一般看透呢。终生在无奈中挣扎,在理想前徘徊,幸运和不幸在这个男人身上交杂缠绕,使之终身不得解脱,最后以癫狂收场。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慕容复的人生无疑便是一个悲剧。

      慕容复的人生承受了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和段誉相比慕容复显然是不幸的。慕容复自小便没有父爱,母亲的严厉未必能带给他多少温暖,一生中也没有真心的朋友,很多人责怪慕容复不该辜负王语嫣的深情,然而在复国的理想面前,即便是生命都可以舍弃,何况是男女私情呢?他不接受王语嫣,未尝不是对王语嫣负责,未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爱,真正懂得爱的人,应该能够理解笔者这句话。对于王语嫣,慕容复并没有移情别恋,他是属于鲜卑民族的,不能只属于一个人。  漂泊四海,奔波一生的慕容复始终没有享受过幸福,或许只有当他癫狂之后,在一片万岁声中,他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满足,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未免太大了。反观段誉,备受父母和皇伯父的疼爱,但在他身上,我始终未能看到责任在何处。
      作为国之储君,家之希望,段誉断然没有任何理由单单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活着,抛开了责任,任何追求都会流于荒诞。段誉以一种极其顺畅的体验完成了生命流程,而慕容复则在崎岖坎坷中饱尝世间的艰辛;如果说年轻的段誉是以出世的方式生活,那慕容复便选择了最为入世的方式来完成生命。
      记得少时读孟子,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慕容复虽历尽挫折,却矢志不悔,亦令人敬佩。诚然,用很多人的鲜血来实现一个民族的梦想不是多么高尚的事,但是我们无法去苛责慕容复,他自身亦是这个梦想的受害者,可要是没有这个梦想,慕容复也就不是慕容复了。慕容复是坚强的,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从未将他击到,我们看到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决起,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屡败屡战,千倍打击,万倍猛起!而慕容复又是脆弱的,承担不起一个民族的重担,在空幻的理想下暗淡了生命,凋零了人生。

      历史从来都是强者的宣言,失败的人如女人般被强者“波妆艳抹”,变成青面獠牙的魔鬼,失去了本来可人的面目。强者可以飞扬跋扈,可以禁锢思想,但却无法遏止思想的自由驰骋。不以成败论英雄,早在司马迁写《史记》以来就在中国植根了。项羽是失败的英雄,慕容复也理所当然是。忘不了,他斗剑惜败,力图自刎的凌然时刻,铁骨铮铮;忘不了,他时时怀揣传国玉玺,奔走呼嗥的赫然信念,矢志不移;忘不了,他舍弃“得妻如此,复夫何求”的美姬,从容西行的铿锵决心,石破天惊;忘不了,他语调低沉,应答“我真正的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微言大义;忘不了,他的一幕一幕…………

      一只美丽的凤凰以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死去,留下一两片华美的羽毛,上面流着生命的血和泪。孤寂在风中漫舞,折射出清冽的光芒,长啸秋野,悲风凄凄,当世事化作了清澈的虚无,只有满山红叶,依旧在风中缓缓倾诉,倾诉这只凤凰高贵的过往。
      朱雀桥,野草花,夕阳西下,凤凰声声碎,  乌衣巷,美人泪,王孙落魄,后世书生醉。
      今晚,我大概醉了,只为慕容复,为那只骄傲的凤凰。
      对于读小说,我们难免总是站在主角的视角,而对那些配角们抱以成见。
      作者总恶有恶报放在结尾,以致让前文积起的好感全变成了失落!所有的失落又将他的优点全部用缺点覆盖!
      只是当你再读一遍,用不同的视角,你又会发现,其实,主角真的很让人一言难尽!
      而配角也可以让人流下泪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慕容家族的最后悲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