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标题了。
按我的想法,前半段是武戏,后半段是文戏,“战洺南”只概括了前半段没有后半段,好像不大对。但是也不管了,就像《逍遥津》本来是从张辽威震逍遥津开始演起的,现在根本没有逍遥津什么事,但是也还叫《逍遥津》呢……
这种前面打打打,后面辨真假的事,让我想到了《状元媒》,可以套它的结构。况且《状元媒》也有个冒功摘桃在里面,又跟河北战事搭上了。更巧的是,《状元媒》里面反反复复提到“雀屏中选”……我本来想从《状元媒》里挖一个标题出来,但是没有成功,完全丢掉又可惜了,那么就这样吧——本文中诬告李世民的人是我虚构的,需要一个名字,我也懒得自己起了,直接从《状元媒》里面抓一个,就叫他丁奎好了,行当也还是花脸,这也是尊重艺术规律,小生花脸演对手戏有趣啊。
我把《状元媒》里面柴郡主的一段唱词贴一下,今天就指着听它出气了:
【西皮流水】傅丁奎休要发癫狂,谎言欺君罪难当。叔王听儿把前情讲:在潼台儿是寡不敌众险些一命亡。马失前蹄遭捆绑,打上车辇押往番邦。忽然救星从空降,就是这、就是这小将延昭杨六郎。赶车辇,把贼挡,搭救女儿出祸殃。女儿才得身无恙,傅丁奎此时到疆场。你有功,应加赏,怎能妄想招东床?叔王思来叔王想,天聪圣明做主张,还要细参详。
顺便说一句,我虽然套了《状元媒》的结构,但我还是觉得,李渊是比不上赵光义的……
咸盐少叙,拉开大幕,开场锣鼓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