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论党项 ...

  •   “事无亲眼所见,便不可臆想轻言,刘学士的话,我曾公亮是十分认同的。莫说怀仁,我也没去过西疆,只是偶然听父亲提起过。怀仁若是妄言边地的城防部署,民生番俗等具体事务,的确是很难让人信服。”
      曾公亮一开口,先顺着刘筠的话讲。如此一缓,也不会显得太过针锋相对。
      而接下来,可就该转折了。

      “不过怀仁所作案戏西事图,却无一分一毫涉及细务。讲的是士人御下,分工调配的大智慧。即便从未踏足过西疆,只要熟悉经义史书,洞悉世事道理,这一番推演便是有据可循。而将自己所思所想融入案戏之中,拿出来与人交流切磋,又有何不可?”

      稍有才智的人都能听出来,曾公亮的辩解是一记软刀子。事无亲眼所见不当臆想轻言,那您刘大学士亲眼看见那案戏了吗?连玩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胡乱批评,这就不是臆想轻言了吗?自己都没管好,又哪来的底气指责别人呢?
      的确是巧辩急智!

      刘筠当然也能听出曾公亮话中带刺。不过这是进士第四,在刘筠心中也算是高才。一点小小的无礼,他大人大量,可以不予计较。
      然而这样的宽宏大量只会赐予饱学之士,孙山并不在此列。哪怕没被官家刷到垫底,他也不过八十多名,庸才而已!
      曾公亮再怎么不敬,也只是一时不查受了那案戏的蛊惑。做出案戏的孙山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刘筠并没有直接回复曾公亮的话,而是冷笑着来问孙山:
      “那本官倒要问问了,孙山,你究竟是思虑出了什么大智慧?不妨铺开来说一说。在场的不是新科同年,就是官场前辈,也都盼着与你交流切磋呢。”

      好了。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还是拐回了陈庭柳给他准备的剧本。
      按原本的设想,应是宋庠输了之后拉不下脸,他本人或其附庸贬损案戏的时候,孙山趁机说出下面这一番话。
      如今宋庠的戏份被刘筠给抢了,演员阵容来了个大提升,效果自然会更好。

      脑海中的念头仿佛陈庭柳在耳边笑谈一般,孙山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开始侃侃而谈。
      “大智慧倒是谈不上,不过用了一些粗浅的比喻,将士农工商兵代入到案戏之中。西事图里有荒田,工坊,道路和寨堡。弈者将代表其下属的棋子放在对应位置,这枚棋子的身份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与农工商兵相对应。而负责指挥调动的弈者,自然就代表了士。若想获得最终的胜利,弈者必须合理调配手中的人力,根据舆图的不断变化有所取舍,抢先占据最优质的资源。这一番设计,也是想让参与案戏之人能体验到边疆护民官的辛劳。”

      抓住孙山的一个停顿,刘筠夸张地哼了一声。显然,只是隐喻一下士农工商,并不能让他觉得高明。
      倒是一旁的薛奎微微点头,李咨报以微笑,应是生出了几分赞许,只是还不足以说出口来,替孙山解了此围。

      其实孙山也明白,哪怕他舌灿莲花,把案戏的深意吹上天去,也不可能让朝中大臣信服。
      陈庭柳都说过,这东西巧妙有趣,但也只占个新奇。对只求一乐的老百姓,或者喜爱指点江山的年轻士人,它还有那么一点吸引力。
      朝堂大佬每天刀光剑影,明争暗斗的,比这个可刺激多了。怎么可能对纸上谈兵的小聪明高看一眼呢?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赚钱而言,商品的热度其实已经炒起来了。哪怕孙山就此闭嘴,有了四位进士对弈的佳话,加上与科举排名截然相反的戏剧性结果,陈保明天就能把库存的几百套案戏销售一空。
      但只是案戏卖得好还不够,陈庭柳还要求孙山借此机会把他自己卖出去——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末进士不值钱,就得用点升值的手段了。
      反正和陈庭柳商量出的计划里,孙山本就该有些惊人之语的。眼下的情势,就用在刘筠身上,让他给自己捧个场倒也不错!

      孙山并不理会刘筠的轻蔑之音,反而将声音又提高了几分,信誓旦旦地继续说道:
      “孙山也没有什么过人之见,只是希望朝廷早做准备,士农工商兵各司其职,日后党项人举起叛旗大举入侵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落得个丧师辱国的下场。”
      敢在琼林宴上说出丧师辱国四个字,孙山怕是国朝头一号了。

      之前几人的对话,也只有临近的李咨和薛奎在听。而孙山高声喊出了惊人之语后,殿内一小半的人都在往这边瞧。
      刘筠一下子兴奋起来,孙山这是把话柄往人嘴里送呢!
      “休要危言耸听!李继迁死后,党项已成癣疥之疾,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心腹大患了?本官看你是胡言乱语,哗众取宠吧!”

      “学士不妨自己算算,这些年党项人发动了多少侵攻战?西面的甘州回鹘,凉州吐蕃,已经多次受到党项人的袭扰。吐蕃六谷部的首领潘罗支,当年伏杀了李继迁的枭雄,却死在了李德明的反间计之下。若是小看了李德明的野心和能力,我大宋早晚要付出代价的!”

      刘筠没有接上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党项人发动了多少战争。他一个清流学官兼御史中丞,眼神都看不到汴梁城之外,更别提边疆外族了。
      倒是一旁的薛奎有话要说。不过他的口气平和稳重,并不像先前刘筠那般咄咄逼人。
      “李德明的确曾攻打甘州和凉州,不过都是在大中祥符年间,而且均未取得胜果。本官认同党项人有扩张的野心,但是说它能威胁到大宋,却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才行。”

      薛奎为官清正,又能务实做事,孙山对他还是比较尊敬的。所以他也把音调降了下来,收敛了激昂,却显出了深思熟虑。
      “薛大府所言不错,李德明对外征战仍是败多胜少。其一是因为李继迁重征伐轻内政,给李德明留下个烂摊子。正是大中祥符年间,党项人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和饥荒,甚至请求我大宋救济粮食。后勤补给跟不上,纵然军力再强也难以取胜。其二,李德明攻打甘凉二州,虽未能占据土地,却扫清了二州外围的小部族,掳掠了大量人口牲畜。之后经过一番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已是不容小觑。三年前,辽人兴兵五十万攻打李德明,却被其奋力击退,难道不足以引起警觉吗?若党项人是癣疥之疾,那被党项人击败的辽人又算什么呢?”

      最后几句话,孙山是看着刘筠说的。
      这一番论证,也的确堵住了刘筠的嘴。

      辽人是世人公认的大患,若是五十万辽兵叩边,刘筠甚至会上书请天子南巡迁都以避锋芒。可党项人却把辽人打回去了……这件事朝廷不是不知道,只是没什么人拿出来说。
      因为要脸啊!

      至于党项人为什么能击败强大的辽军……说到实务,刘筠肚子里的那些锦绣文章就没有半点用处了。他想反驳孙山,却拿不出半点实例来。唯有倚老卖老用官职压人,可如此一来,在一干同僚面前就丢大脸了。
      刘筠进退两难。

      幸好有李咨在一旁做和事佬,先是夸孙山见识广博,又劝他不要太露锋芒,谨记中庸之道。
      孙山也知道闹得差不多了,见好就收。他借着李咨的话,向刘筠摆摆样子道个歉,再自罚三杯,然后借口不胜酒力,就先行离开了。

      孙山走得痛快干脆,出了主殿,离了琼林苑,直接回到马行街。就连那一副案戏西事图也直接留给了宋祁,就当作他取得优胜的奖品吧。
      孙山很清楚,只要他还留在琼林苑内,哪怕刘筠作罢,听到风声的进士里也肯定会有人抱不平,找他来强辩。到时候不但要费一番口舌,还会在言语之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反正谁都说服不了谁,何必呢?
      一样是说话,他更想赶快回到家中,把刚刚发生的一切说给陈庭柳听。

      风风火火地回到马行街,一进院门,孙山就看到两尊门神。
      陈庭柳和杨怀信又在比站功了。

      自从那次输了以后,杨怀信好像是钻了牛角尖,非要赢回来不可。于是他隔三差五就要挑战陈庭柳,虽然屡败屡战,但坚持的时间一次长过一次,整个人的精神看起来也大有不同了。
      或许他自己也感觉到了好处,所以更加乐此不疲。

      孙山无意打扰他们的比试,只是下意识地和陈庭柳打了招呼。
      “陈姑娘,我回来了。”
      结果陈庭柳纹丝不动,眼睛都没眨一下,反倒是杨怀信稍稍扭头看了一眼孙山,立刻被裁判发现了。

      “你动了!姐姐又赢了,太棒了太棒了!”
      蝶儿欢呼雀跃,不过看她的样子,更像是欢庆比赛的结束,而非陈庭柳的胜利……看来这两人站的时候不短!

      杨怀信哀叹着回了自己的房间,陈庭柳一边舒展着身体,一边迎到了孙山的面前。
      “回来得这么早啊!怎么样,还顺利吗?不是被人从琼林宴上赶出来了吧?”
      “不是赶出来的,是逃出来的。”
      孙山瞥了一眼蝶儿往厨房走去的背影,该是去给陈庭柳拿饮子喝了。

      小丫头不在,孙山也终于有机会悄悄说上一句:
      “想你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论党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