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过年 ...
-
第二章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临近新年,京中一片大雪,却掩不住满城的喜庆。洛阳侯家也开始采买各色果子糕点、烟花爆竹,里里外外,好不热闹。
楚笑摆一张桌子在厅前,捏着一支笔在桃木上写写画画。洛阳侯楚衣先是去自己的妻子那儿转了一圈,千华郡主嫌他碍事,赶他去看看宝贝儿子。于是楚衣便转来了厅前,看儿子作画。
只见那桃木上画着一个手持战戟、身着斑斓战甲的英武战神。楚衣笑道:“这门神画得倒可爱。”
楚笑吓了一跳,沾着金粉的笔一顿,那门神眼睛便平白无故地大了一圈。
楚笑哭笑不得:“父亲,您怎么突然来了。这……这可怎么办。”
楚衣道:“我来给你补上。”说罢,握着儿子的手,拿着笔蘸了些秋白,在那眼睛上补了几笔。
那门神霎时变得炯炯有神。楚笑将画好的桃符在取暖的炭盆边摆好,在温暖的热度下,原本湿润的颜色,被烘烤得鲜亮明晰。
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父子俩觉得厅内暖烘烘的,直把积雪融化的寒意都挡在了门外。楚衣说道:“我去把你娘喊回来,外面太冷了。”说着便出了门,不一会儿两夫妻便都进屋来,后面还跟着抬着食盒的下人们。
一家人便在厅内吃着酒食,聊些楚笑在太学里的见闻、朝堂上的事。不一会儿,门外响起了管家的声音:“侯爷,夫人,宫里的王公公来了。”
两夫妻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年末假日里,宫里还有什么吩咐。只好带着儿子在院子里接旨。
王公公只是带来了皇上的口谕:请洛阳侯府一家,在小年夜进宫参加皇家家宴。
楚衣递了封好的红包:“公公过年辛苦了,想必是跑了多家传旨。”
王公公笑眯眯地收下了红包:“哪里哪里,都是伺候圣上。奴才刚从信阳将军家来,还要去英国公府,就不多叨扰了。”
将王公公送走后,一家人又回到厅里,千华郡主道:“宫中小年夜家宴从来只是宫内妃嫔皇子并几个王爷参加,不知道这次为什么连带着我们家也要召进宫内。”
楚衣转了转手里的扳指:“你是陛下的堂姐,按亲缘确实不算远,只是听王公公的意思,还请了信阳将军家和英国公一家。照这样看来,倒是文臣武将都请到了。”
千华郡主皱着眉头:“你说,和三殿下回京有关系吗?”
楚衣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目前都不好说。只知道,三殿下带回来的游医,确实让陛下身体好转了起来。昨日,陛下还来上了早朝,看起来身体与心情都颇佳,对三皇子也是多有称赞。”
千华郡主转过头去,楚笑正在查看被炭火烘烤着的桃符,她问道:“笑笑,你还记得三皇子吗?”
楚笑犹豫了一下,指尖突然传出一丝尖锐的疼痛,他缩回了被桃木烫到的指尖,点了点头。
千华郡主叹了口气:“你们小时候,还常常在一起玩儿呢。”
小时候楚笑身体不好,常常被千华郡主带在身边,到宫里给太后请安,顺便让太医调理医治。
那时候宫里的皇子们还不多,除了早夭的大皇子和已经搬去了东宫的太子外,便只有淑妃的儿子三皇子了。
三皇子不过比楚笑年长三岁,两人自然而然地凑在一起玩儿。三皇子还送过一枚贴身的玉佩给他。
只是后来淑妃被贴身宫女告发,毒杀当时还怀着身孕的一个低阶宫嫔。淑妃被打入冷宫,十四岁的三皇子则被自己的舅舅带去了边疆,一待就是七年。
七年的时间足够让楚笑忘却曾经和三皇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光,足够让他依赖太子更甚于三皇子,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三皇子变成了什么样呢?这次宫宴,是不是就能再见到他了。太子与三皇子之间,真的会变得像京中的流言那样......兄弟阋墙吗?
楚衣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忧虑,安慰道:“别担心,太子殿下是名正言顺的储君,能行五者于天下,他能处理好的。”
楚笑点了点头。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小年夜。洛阳侯府一行人入了宫。
皇城里张灯结彩,宫门前停着几驾马车。
楚笑下了马车,发现了同在太学里上课的英国公家的公子梁玉,伸手挥了挥。
梁玉也注意到他了,忙跑过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发现了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两人的洛阳候夫妇,忙站直了行礼。英国公夫妇也跟了过来,互道了平安。
英国公道:“多亏得陛下摆这家宴,不然真是见不到侯爷这大忙人。”
楚衣笑道:“国公爷真是客气了,我不过是病了些日子,才能在家里躲懒罢了。”
两家寒暄了一会儿,便在太监的引导下,进了内宫。
这次宫宴着实请了不少人,千华郡主是皇亲,楚笑又是东宫伴读,洛阳侯府的位置便安排在了太子座位的下首。
楚笑一眼就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太子,太子也看到了他,笑着向他招了招手。
楚笑忙过去,规规矩矩地道了新年万福。几个月未见,太子没什么变化,只是显得有些疲惫。
“楚笑,最近怎么没来东宫,在太学里交到朋友了吗?”
楚笑有点不好意思:“母亲说殿下最近忙,让我不要总是去打搅您。”
太子拍了拍落在楚笑肩上的雪花,发现他衣服有些湿意。便转头对贴身的太监说道:“去拿一件貂衣来。”
“大雪天这样冷,衣服湿了也不知道,侯府里也没人多为你备一件,要是冻坏了,不知谁会心疼你。”
“衣服带来了,只是方才在宫门前遇见梁玉,一时便忘在了马车里。”
太子顿了顿:“梁玉?......英国公家也来了。”
楚笑看太子微微瞥眉,不明所以,只好说:“是的,殿下不知道吗?”
还没等太子开口,那小太监就捧着一件貂衣来了。
“趁着父皇还未来,先把外衣换了吧,不然一会儿该着凉了。”
楚笑听话地脱下了外衣,换上了貂衣。貂衣熏着太子惯用的香,楚笑嗅了嗅鼻子,觉得熟悉又温馨。
太子接着道:“一会会儿你便坐在我边上陪我说说话吧,我派人去和姑母说一声。今日的宴会是给三弟接风,咱们可以躲个懒了。”
不过太子终究是太子,皇家家宴,文武大臣都要来给太子请安。不知接待了多少国家栋梁,互相说了多少吉祥话,殿外终于传来太监的报信声——皇上驾到。
与往年不同,缠绵病榻终又好转的皇上面色红润,显然心情极好,亲切地让诸位大臣免了虚礼快快坐下。而他身后跟着的身着华服的青年,则走到了太子对面的座位坐下了。如此一来,皇上座位的下首左右,便坐着那位青年和太子了。
楚笑了然,想必这就是三皇子了。只是两人位子隔着大殿,颇有些距离,他努力地眯了眯眼,却也无法看清三皇子的长相,也无法与记忆中模糊的身影相互对应。
“那就是三弟了,你们也许久未见了吧。”
突然耳边传来太子的声音,楚笑红了脸,知道自己打量三皇子的目光被太子发现了,支支吾吾地说道:“嗯。”
太子并没有接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楚笑感觉到身边的人心情有些不好,便倒了酒,举起杯子来:“殿下,新的一年,希望您事事顺心。”
太子颇为意外,但是眉头舒展开来。他笑着接过了楚笑的酒:“我们家楚笑也长大了,不过酒还是我替你喝了吧,免得一会儿成个醉猫,还得找人抬你回去。”
像是春风化雪一般,太子周围有些紧张的气氛霎时缓和了起来。
楚笑一边吃着夹到碗里的菜,一边说起太学里镇北将军的儿子在太傅脸上作画,挨了一顿手板的事。又提起六皇子请自己进宫里玩儿,只是母亲不许自己过年时总往宫中跑。还说起英国公家的梁玉,整日里说东市里新开了一家名叫倚春阁的酒楼,里面有新来的扬州厨子,做得一手好菜,想着哪天可以一起去尝尝。
太子一听见“倚春阁”三个字,喝进去的酒差点从鼻孔里出来。忙咳了几声,才不至于失了太子的体统。
楚笑吓了一跳,把自己的手绢拿出来替太子擦了擦:“怎么了怎么了。”
太子故作严肃,拉下了他的手:“别整日里跟着英国公家的小子胡闹了。有空多来东宫请安,才在太学里上了几个月的学,便连我也全丢到脑后了。”
楚笑不敢造次,不知道哪里惹得太子这样的反应大,只好低头装哑巴。
宫宴总是有着固定的程序的,只是这次却不太一样。太监总管朗声宣读了皇帝预祝新春、劝勉臣子的旨意后,接着就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旨意:因着三皇子的军功,封三皇子嘉文为景王,在京中开门立府。
这是第一位被封王的皇子,只在太子之下。这旨意虽然来得突然,百官却不意外。常年驻守边疆、回朝后带来的医者又为皇上治好了顽疾,无论哪一件功劳,
三皇子朗声叩谢,百官也齐声道贺。太子微微一笑,也说了一些勤勉的话。皇帝看这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似乎更高兴了,握着旁边宫妆美人的手,开口道:“朕待在这儿,你们拘束得很,朕也乏了,今日便这样罢。”
诸位大臣恭送走了皇上,今次这顿皇家家宴,才算到了尾声。
席间这样多的亲贵大臣、皇亲国戚,恐怕真的吃下了东西的,只有见到了太子便安心的楚笑。
酒足饭包之后,楚笑便要去找自己的父母,随侍的太监却说,洛阳侯与千华郡主都已回去了。想来是两夫妻见到太子将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吃酒,便以为楚笑今夜要留宿在东宫。
这倒也正合了太子的心意。太子又板起脸道:“小时候哭着喊着都要留在东宫睡觉,长大了倒是不屑一顾了。”
楚笑讨好道:“怎么会呢,我只是想和娘亲说今天要留在东宫里,请她让人把我的衣服送来。”
太子好笑道:“这理由找得蹩脚,你留在东宫里的衣服恐怕比我的还多上那么几件。”
“行了,你先坐一会儿吧。我还要去找几位大臣说些话,一会儿再带你回去。夜深了,别在宫里乱跑了。”
楚笑听话地目送着太子出了殿门,转头去问那随侍太监:“还有什么汤水没有?”
那小太监是东宫里伺候楚笑伺候惯了的,忙说:“预备的甜汤已经差人去拿来了,奴才再去看看。”说着一溜烟地跑走了。
楚笑还没来得及拉住那小太监,便听到一个男人的调笑声在背后响起:“军营里养的小猪恐怕也没有你吃得多。”
这话说得极放肆,楚笑吓了一跳,转过身来,看到说话的人,却愣住了。男人穿着一身藏青色华服,正是刚刚才被封王的三皇子。离得近了,楚笑才看清他的模样,他多多少少还记得小时候三皇子的样子。只是时过境迁,眼前的男人虽然还有儿时的影子,气质却截然不同,更比皇城里锦衣玉食长大的皇子们多了一份如刀锋般的锐利。
楚笑犹豫了一番,还是老老实实地请安了。
嘉文拦住了他要跪下去的身体,道:“我倒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这样懂规矩了。”又叹了口气:“这么久不见,你是忘了我了。”
楚笑不敢说自己忘了还是没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样接话。
嘉文接着道:“罢了,我接下去都会在京中,以后见面的日子还有。”
“你先回去吧。夜深了,再待在这儿便要错过宫禁了。”、
楚笑犹豫着找借口再待一会儿,好等太子回来,便听到了太子的声音:“三弟怎么还未回去?”
太子送走了大臣们,转回殿内正要带着楚笑回去,便看到三皇子嘉文和楚笑站在一起说话。
嘉文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说:“我见洛阳侯府家的已经离开了,儿子却还留在宫里,便来关心一二,若是方便我也可以带他出宫,免得过了时间犯了宫禁。”
太子微微一笑:“今日是三弟新开府的日子,不好劳烦三弟,一会儿我会带他回去。”
嘉文的眼神在太子和楚笑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没有坚持,也微笑着告辞了。
太子转过头来问楚笑:“你们刚刚说什么了?”
楚笑摇摇头:“没有说些什么,三殿下只是催促我快回家去。”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道:“走吧,回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