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一朵云的愿望(下) ...

  •   因为奶奶的一些话追溯的少年时期的夏日辅导班往事,在她脑子里滔滔不绝的再现,尽管只是零散的片段。

      那个邻居家奶奶的外孙女,名字叫丽南,胖胖的,很可爱,那年暑期辅导班认识的。尽管她有玩的要好的伙伴,比如晓朵、李博等等,但她和丽南仿佛是一见如故的就玩到了一起。

      往后直到初中的每年暑假,丽南都会来找她玩,冷李清晰的记得,自己把和学校的几个姐妹一起拍的大头贴中的其中一张送给了丽南做纪念,为此还被朋友吐槽叛变。

      关于辅导班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刚开始泛红的番茄不知被哪个贪吃鬼偷吃掉,刚成型的小辣椒不知被哪个顽皮鬼摘了去(当然这事她也干过)。

      为了逃课大家一起爬过墙头,暴雨后大家齐心协力把趴在地上的桃树用一根绳子拔起来,逃课溜到场子旁的水池旁捞鱼(据说水里有能钻到皮肤里的吸血虫)。大家一起玩“搭架子”的游戏,具体怎么个玩法她一点也记不得了。

      辅导班老师分发大学时期的课外书,她抢到了一本《新概念作文》,书中的《强子》、《二姐》,直到现在她都记忆深刻,具体的故事情节却只能忆起二三,还有部分故事,以至于她在大学老教学楼的九楼看书时,练琴人一曲《送别》的前奏总能让她回忆起关于这本书中的某个情节:黄色具有年代感的纸张上讲述的这样一段故事:黄昏时刻,一个亭子旁,去送别某个人。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送别》这首歌最适合毕业班级的情怀了,她看到的那个章节估计讲的就是“毕业班送别”。

      那本书以后完全颠覆她对作文的概念,以至于她对后来买到的作文选不屑一顾,总觉得故事过于平庸,少了点泛黄纸张的厚重味道。

      和家里和在辅导班与老师闹矛盾的皮孩子,又皮又倔强,不高兴逃到陌生的地方,话说是离家出走,家长和老师号召她们一起去找。

      在恐惧的找人氛围下,她有一种奇妙的兴奋感,没有因为找不到皮孩子的紧张,她能感受得到除了家长和老师格外焦虑之外,其他小伙伴都在用表面愁眉苦脸来掩饰内心的欢呼雀跃。

      作为大人,你可以说这不正常;但作为小孩,因为皮孩子的这一举动,搞的得兴师动众,使得她们逃脱枯燥课程的压制,换来一场大人和小孩之间的、一起贴近自然共同斗争的分外刺激的集体活动,这远比一群小孩的狂欢更加有趣。

      小孩闹起脾气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所以现在她回想起来,万一真的找不到皮孩子还真是一个阴影事件,索性皮孩子没有跑远。

      为了使辅导班故事更加圆满,关于男一部分是有必要阐述清楚的,因为这一部分是那时小小的她对“喜欢”这件事最初的萌芽。

      她是个颜控,妥妥的颜控,甚至过分到因为颜而忽略对方扎眼的缺点,这是目前她的现状。回想起来,这个问题是从小就养成的毛病。

      之前的说的辅导班男一比她大一级,八九岁小屁孩对于“喜欢”,讲起来也有模有样的,但关于“喜欢”的话题都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自己喜不喜欢对方还真说不清楚。

      男一除了领着星星来找冰冰玩之外,和她也没有多大交集,往往是同级的孩子之间才更有话题聊,所以大家都觉得男一和晓朵很搭,她也这么觉得,总之只要不是柳暖就万事大吉。

      她开始对男一有不一样的看法来源于一次防腐剂事件,后来每次想起这件事,她都捂着脸暂时与外界隔绝,就好像这样做当时丢的不是她的脸一样。

      高一年级的都坐在高桌子上学习,她们是在类似于八仙桌的矮桌子上学习,男一正好在她的背后。一天,男一转过头来拿着一袋透明的珠子问她要不要,她就伸出了手。

      她以为是吃的,一抬头就倒进了嘴里,男一惊恐的大声说到:那是防腐剂!就在那一刹那她吐了出来,就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尴尬到现在想起来都想抠脚趾。

      之后的日子她见到男一就尴尬,后来就变得不好意思了,在后来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难道是就算是因为防腐剂出了糗,男一也只给了她的缘故吗?是又不是,如果是,是因为年幼时迸发出来的好感的缘由非常单纯;如果说不是,则是“好感”这种虚幻事物的来源本就是捉摸不定的。

      意识到这种感觉以后,对不太熟的人一向内向的她,对男一就更无话可说了?就连有一次男一被皮孩子踹到肚子请假回家,在他姥爷家门口坐着等医生,路过的她正好看到男一双手捂着肚子,又对视到男一略显忧愁又夹杂着痛苦的眼神,然后她接下来的举动就是没有问候冷漠的扭头就走了。

      她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底气既自恋又清高,即便如此,到现在她也不知悔改。辅导班结束之后,他们就很少有联系了,到现在是一点消息都没了,关于“好感”的诞生也就到此为止了。

      又升了几年级后,八卦在小学生口中照样肆无忌惮的流传,她也没办法幸免。成绩好的男生或是女生总是很受欢迎,这样想来,其实小学时代的关系才是最纯粹的,因为成绩好的小孩可以掩盖自身长相的不足,受到大家的喜爱。

      而当今社会的问题就是,一张完美无可挑剔的脸胜过千万个面貌普通却有趣的灵魂,所以美容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去修补人们眼神的挑剔。

      就这样评判小学时代的唯成绩论或者是当今社会的唯外貌论,当然是片面的,无法说明哪一方是对还是错。成绩与外貌,都来源于先天的优势或者后天的努力,在哪一方面取得成就,都是值得赞赏的,但都不应该作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灵魂的美好与善良都比这两样东西更让人信服一些。

      少年时候,因这些朦胧的感情而做的蠢事不在少数。四年级时,她和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在六年级车铺修车子的吴未面前跑来跑去,不小心把拖鞋搞掉之后,吴未看着他们就笑了,她当时就觉得特别开心,现在想来吴未肯定是把她当傻子看了。

      小学时代她成绩平平,初中第一次考试她超常发挥,尝到了好成绩的甜头以后,她就发誓绝不让成绩再次掉队,不聪明的她就用了最不聪明的方法——死读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又乖又木讷。

      和她同桌的两个男生,一个成绩班级前几,另一个就很聪明却不好好学习,她对成绩好的男生是有好感的,老是不自觉的往他那看。

      然后有一天,那个男生问她:你是不是喜欢我,老往我这看?她顿时脸红说哪有,这时另一个男生不知是替她解围还是因为看不惯那个男生,说:我咋没看到,而且你不看她怎么知道她看你啊。

      她当时特别感谢那个男生,很奇怪的是,从那之后对成绩好的那个男生就没有好感甚至是讨厌了,戳破一个人的心思总会让人难堪,相反和另一个男生成了好朋友,到现在也偶尔会联系。

      从小坐在凉席上和妈妈一起看剧,剧情是模糊的,倒是抱着毛巾感动到哗哗哭的神情,她记忆犹新,那时的她大概幼儿园。过早的接触深受父母那辈喜爱的悲情影视剧,让她的性格变得极度敏感,以至于后来对待感情,让她有一种张爱玲式的忧愁感,不明朗很阴沉。

      好感和喜欢,对事物,还是对人,总归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因为拥有这种感觉,与本来略显陌生的世界一次又一次的拉近距离,直到最后,内心美满的我们,有了踏出这一方领地的决心。

      如果说亲情是我们诞生的来由,那么最纯粹的“喜欢”就是关系网的来由,因为“喜欢”这种美好的感觉,我们才会尝试去接触,才会去购买体验,才会去亲临感受,因此诞生了人、商业、旅游业等事物,才会有人类不断完善的社会。

      黄昏时刻,云随着风去了。拆快递的兴奋感稍纵即逝,她需要等待新的事物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美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