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送人入港岛 乱世再逃亡 ...
-
十月底战火蔓延到了海市,海市有钱人家不少,已经有不少人离开了这是非之地有的去了海外,有的进了港岛,寒冷的冬日又添了些阴冷。外婆衡量再三还是决定离开海市出去避几年,各位大小掌柜在小楼里汇聚一堂,如月坐在窗边,目光穿过天井的红漆阑干向下望去:几十口人发出嗡嗡的小声讨论,外婆笑眯眯地宣布出南迁的决定……,底下顿时鸦雀无声,“时况艰难,我与几位大柜商量着下了这个决定,诸位都是我姜家的掌舵人,是我姜家不可或缺的人才,在举家搬迁之际,诸位有愿意随我同往的请早些准备,若有希望留下的就到姜掌柜那里领取安置费用。”底下的人群迅速分了两拨:想走的都凑到纪掌柜身边打听了解情况,想留的则在姜掌柜面前的桌子旁排起了长队领取安置费。也有犹豫着想走的最后却排到了留下的队伍里,“不知道这些人将来会不会后悔。”熟悉事态发展的如月叹息的想。
很快第一批赴港的人员确定好了,外婆让姜掌柜带着一箱大黄鱼儿用于安置众人,只是要启程的时候出了一点事情,不少上年纪的老人不愿意离开,本地的老太太说死也不离开这生身地,北地来的老头说怕临死回不了家乡带走孙子就行了他自己不怕死。闹的人心惶惶的,最后姜掌柜只好威胁说,不走的就全家人都留下,这下真都老实了。浩浩荡荡的人群登上了船,行李舱都装不下的东西就堆在甲板上,姜掌柜抹了把看不见的汗水向外婆告别。葵花挎着包袱依依不舍的拉着如月的小手掉眼泪:“你们可要早点过去,我爹把宅子买好后,我就给你们看门去。”谁也没想到葵花的承诺一做就是几十年,再见面已是半百年华。
姜家的大船慢慢驶离了港口,外婆松口气道:“等他们打前站的落下了脚,就到咱们过去的时候了,这一走山高水长回无期啊!走了,外婆带你采购去。”接下来祖孙俩就开始了采购之旅,从海市的特产到内地的特产,从衣食到住行,各种被褥,皮毛,成衣,布料,鞋袜,小吃,糕点,各地名菜,宫廷供奉米面,各种成人丸药和幼儿丸药,各种书籍,各种烟酒糖茶,生活用品等等成批成批的被送进小洋楼。这疯狂的购买力让如月看的目瞪口呆,如月一边往空间里收一下边问:“这么多东西怎么能用的完?”外婆笑:“如果咱们自己用的话,几辈子都用不完。可人总有个难时候,到时候能帮就帮帮他们。”如月点点头。
街上逃难出城的人越来越多,如月当初的惶惶不安到现在已经能面不改色的听着炮火吃早餐。港城的信件已于昨日到了外婆手里,外婆看完之后想了想,便让于妈和如月收拾东西“先去山城避段时间。”
中午的时候吕掌柜过来了,送来了剩余人员名单,外婆看了一眼,便让他去组织避难的事情。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这回吕掌柜没花多少精力就组织了不少要去山城的人。没有了精明能干的姜掌柜,外婆带着如月和于妈举步维艰。三人带不了太多的东西,每人只挎着一只包袱,在城里的时候坐的是人力车,出了城就是两条腿走路了。三个人磕磕绊绊的跟在外面队伍里,绕过弹坑,绕过没有焚烧尽的火堆,小心翼翼地躲着空中飞过去的流弹,提着心向前跑,傍晚的时候到达了一处休息地,人们不敢点火垒灶,于妈扶着外婆领着如月躲进外围的灌木从边默默啃着家里带出来的面饼,离着不远的地方是母子俩人,看起来母亲病的不轻,脸色青白着躺在地上,男子大概有二十几岁的样子,一边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一边悄悄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