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及冠 ...

  •   初平二年,二月,破虏将军孙坚移军梁郡以东,进攻董卓。初战失利,仅与数十骑败逃。又收合军队,与董卓所部大战于阳人,斩董卓部将华雄,董卓军大败。

      时袁术屯于鲁阳,怀疑孙坚有二心,不供应孙坚军粮。董卓见孙坚勇猛,让李傕向孙坚提亲求和,许用为刺史郡守。孙坚拒绝,进至离洛阳仅九十里的大谷。董卓又败退至渑池一带。孙坚进至洛阳,又击败董卓部将吕布,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宫(官署名)井中。随后,收兵撤回鲁阳。

      二月,气温回暖,姜珩已年满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行冠礼一事对于成年男子极其重要。

      姜珩沐浴更衣,家中长辈选了一个吉日,行冠礼。

      古代男子的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但姜珩远离族亲,举目无亲,所以只能由家中最有资历的长辈高叔来主持。

      行礼时,高叔以及姜珩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姜珩挽起长发,如绸缎一般柔亮顺滑的青丝结成发髻,由高叔将发冠为他带好。背脊挺直,犹如一根修长的墨竹。面若凝脂,眼若点漆,触目如琳琅之玉,光映照人,身姿濯濯如春月柳,似珠玉在瓦石间。

      加冠毕,高叔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

      姜珩母亲早逝,父亲已殁,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无需拜见伯叔。

      姜珩的先生应邵在泰山任太守,而且泰山境内黄巾军猖獗,忙着驱赶消灭这些黄巾军,所以无法前来参加他的冠礼,但作为长辈师者,应邵唯恐没有机会参加他的冠礼,已经在离开颍川之时为他起好了字,只待及冠。

      高叔人至中年,习过多年的武,是以身型高大,姿容雄壮。神态严肃,朗声道:“从今日起,郎君就已成年,'清和'就是你的名字。”

      姜珩,姜清和。《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清正和美。

      冠礼行毕,姜珩首先将行冠礼结束这一事情分别写给了老师应邵与在冀州的荀彧。事先不周,未曾通知挚友和先生。

      -------------------------------------------------------

      且不说荀彧与应邵收到信后的事情。

      姜珩现如今声名远扬不是以前那个空有名头的颍川名士。不光是此前改良蔡侯纸这件事情被人扒了出来,被人赞作博文强识,还有他献计汝南太守这件小事情,就连他在文士会上面的表现都被有心人传了出去。

      特别是他写的那篇在心里称得上是不伦不类的游记,姜珩把它当做自己自穿越过来的黑历史。

      因为忽然要作文章,没有准备,于是字句之间,剽窃了后世的词句............

      姜珩:咱能不提那篇文章吗............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在民间的反响颇为不错,有很多文士赞美他这篇文章,清雅脱俗,别有韵味。尤其是原作现世之后,被人称作千金难买的字,让某些书法爱好者和收藏者豪掷一筹。

      这作品比他本人吸引的目光还多。

      于是几经转折,最终不知所踪。

      姜珩:我难道不应该是受益者吗?

      .................

      于是,荀彧接到姜珩的信,还没来得及回,就接到了另一个挚友钟繇的信。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与荀彧交情甚好。早年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后世称赞他“张芝骛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四贤共类,洪芳不灭。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

      钟繇对书法的痴迷程度无可想象。他虽然身在长安,听说荆州而来的一篇书法名作,于是几经周折,将这篇游记收入囊中。

      一见此文章,便赞叹不已,风姿绰约处,亦甚妍美,风流婉约,意境极高,他从未见过此字体,四处打听才知道此字的主人。

      原来是在颍州之时,挚友荀彧曾与他介绍过的姜珩,只是由于初来异世,为了捂住马甲,姜珩一向不爱与其他人交往,而他担任官职,事务较多,所以一直没有见过面。

      想到这里,他不禁懊恼,若知对方在书法造诣上如此之高,恐怕他放弃官职,也要登门造访。他心下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找这“同道中人”切磋技艺。

      荀彧看到挚友送来的信件,大致的意思是询问姜珩现在的居所,隐隐透露出急不可耐的拜访之以。

      他无奈一笑,只好提笔回复说姜珩远在荆州,而钟繇身在长安,相距千里万里,路途遥远怕是没有机会。日后相聚再引荐与他。

      荀彧回复之后,才复又把姜珩送来的信件看了一遍,缓缓舒了一口气,自己都没注意地,指尖在“清和”二字上摩挲良久。清正和美,实有玉兰之姿..........

      他想起了自己及冠之时,亲朋满座,贺礼满堂,祝福万千,如此重大热闹,族亲皆在。

      但珩弟远在荆州,父母不在,没有亲朋,行冠礼之时亦只有家中仆从看护,不禁心生一抹浓重的怜爱。

      垂下眼眸,一时间看不清神色。他将腰间素爱佩戴的一块雕刻细致地美玉取下,收入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用布帛写上自己的祝福送去。

      或许多少年后,姜珩会想起过在荆州的一年多的日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冀州而来的千里加急的迟来却仍然让人动心的诚挚祝福,以及美玉入手的细腻光滑,圆润晶莹。

      就如那人身上如出一辙的气息............温文如玉,谦谦君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及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