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上朝 ...

  •   舒皖一愣,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舒明安每日早朝罢后,都是要去崇华殿给威后请安的。

      崇华殿独立于整个皇城,风景怡人,先皇去后,威后便一直在那里静养礼佛。

      “朕糊涂了。”舒皖干巴巴应了一句,没从舒明安的记忆里读出这个威后是什么性子。

      不过既然这父女二人日日都相见,感情想必不错罢?

      原道的路程折了个方向,舒皖连同身后的一应宫侍又去往崇华殿。

      此时时辰尚早,刚踏进崇华殿的院子,就嗅见一股淡淡的梵香,院子中央有一青铜炉鼎,里面飘出缭绕烟雾,还堆着许多烟灰。

      舒皖定了定心神,抬步走进殿内,在瞥见一个身着黛色的身影时就立即跪了下来。

      “拜见父后。”

      衍国的一应称呼和周朝俱是相反的,若不是舒皖自身存有舒明安的记忆,今早她一定漏洞百出。

      “起身吧。”威后赵韫的声音比舒皖以为的还要年轻许多,“今日来得早,厨房做了你爱吃的莲子羹。”

      舒皖这才起身,往里面望去。

      这位威后不单是声音年轻,连容貌都保养得姣好,他身上那件乌纱华服极衬他的肤色,白皙的颈子露出修长一段,唇上还点着浅淡的脂。

      墨黑的发丝柔顺地搭在肩上,头顶插着一支金钗,似乎雕着凤。

      若说沈玉是一品白梅,那这位威后更像是一枝黑莲,这样风韵和妩媚的男人,是舒皖以前从未见过的。

      沈玉并未进殿,他向来都是候在外间,等女帝用完了早膳,再一起去福宁殿。

      桌上的莲子羹温度刚刚好,舒皖接过威后手中递来的勺子,有些不敢抬头与之直视。

      不过好在威后似乎并未注意到她,他们二人虽然这样面对面地坐着,可舒皖很清楚地感知到,威后并没有在看她。

      整个用膳的过程都在极度安静的氛围下进行着,就在舒皖以为必定会这样无波无澜地结束时,忽然听见威后道:“哀家听说,夜儿要回来了。”

      舒皖反应了一瞬,才知说的是宁桓王舒长夜,便点着头回:“今日早朝时,刘大人提议封赏皇姐,朕允了。”

      听了她的话,威后似乎是笑了一声,可他的脸色又分明冷着。

      半晌,他道:“长夜在南疆战功赫赫,被当地百姓尊为武神再世,更有人专在庙堂修了他的尊像,你就不介意?”

      难怪方才提起宁桓王的事时,沈玉是那个表情,原来是皇族中人功高盖主。

      许是因为刚来,舒皖的皇帝身份代入感并不强,真没觉得什么,坦然道:“不介意。”

      威后没再多言,面上却露出个讥讽的表情来,淡声道:“哀家乏了,你用好便走罢。”

      舒皖连声“是”都没来得及说,就见他起身缓缓往里间去了。

      舒皖有些莫名,从今早威后的表现来看,他似乎要偏爱舒长夜一些,两个都是他的孩儿,何况舒长夜已经十七岁了,当初选贤的时候怎么就没让舒长夜继位呢?

      目前为止,舒皖所继承的舒明安的记忆并不完整,她只是了解到这个衍国的大概,以及一些散碎的片段,有很多很多细节而关键的东西,她根本没有印象。

      若按照威后的意思来说,舒长夜在南疆被尊为神明,南疆避世中原已久,怕是不怎么认她这个小皇帝的,这样一来舒长夜有了异心,想要起兵谋反岂不是轻而易举?

      而且同样都是皇族人、皇家血脉,都是威后的孩子,谁敢拦她?

      舒皖细思极恐,心道不知这个舒长夜又是个什么心性,若当真要谋反,会不会将她一起杀了。

      好不容易又重活了一遭,怎么还摊上个亡国之君呢?

      舒皖越想越难过,待走出崇华殿的时候,就已经哭丧着一张脸了。

      此刻的日头已经毒辣起来,明晃晃地耀在头顶,让舒皖不由得又心焦了几分。

      将死之痛她是体会过的,被毒腐蚀全身的滋味痛不欲生,她想被刀剑入体的感觉,不会有多好受。

      正烦闷之际,身前之人轻轻将一个丝绸的小包放进她手中。

      “这是什么?”舒皖掂了掂,才发现那是一包冰块,只不过里面似乎还包着一层什么东西,使得外面的丝绸未被浸湿。

      盛夏炎炎,沈玉一个人在外面站了这么久,定然也十分不好受。

      舒皖抬头,将冰块放了回去,“你拿着罢。”

      沈玉微怔,想当然是陛下心中烦闷,不欲抱着这东西,只好转而交给身后的宫人。

      “你怎么给了他?”舒皖道,“我是叫你拿着。”

      她一时忘了带上称谓,抬头果然见沈玉面色有些奇怪,她这才反应过来沈玉原是她的太傅,她怎么能拿跟奴才说话的口吻跟他说话?

      只是从今早醒来到现在,沈玉一直跟着,这种感觉似乎跟周朝的太傅不太一样,但或许这又是衍国的什么新规矩,舒皖忙歉声道:“朕方才在想事情,语气不好,请先生莫怪。”

      沈玉没有及时回复,像是后知后觉地道:“陛下言重了,微臣并未放在心上。”

      语气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惊讶。

      他身上的气味很好闻,舒皖一靠近他,心头的那股烦闷思绪就减轻了许多。

      “今日是回福宁殿读书吗?”舒皖循着已有的记忆这样问道,“呈上来的折子先生是否要提前过目?”

      每次大臣的奏折都是先交由沈玉批阅、再让舒皖过目,最后拿给威后一锤定音。

      所以论实权,沈玉似乎要比她这个皇帝更有优势些,很有可能他就是威后那边的人。

      这就好像安插在她身边的一个监视的探子,令人十分不适。

      这样一想,舒皖对沈玉的态度不免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折子已经摆好放在案头了,今日上奏的并不多,故晚些要考前日让陛下背的那篇《战国策》。”

      “背《战国策》?!”舒皖大惊,她竭力遍寻脑海,也没找到半分有关《战国策》的印象。

      舒皖一时有些难受。

      在她们周朝,皇子背不出所考科目,可是要被打手心的,还要被老师上报给父皇。

      一想到自己背不出的事要被威后知道,就觉得自己在舒长夜面前好像又矮了几分。

      没想到沈玉竟是平静地道:“陛下又没背吗?”

      虽然很尴尬,但舒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了一句:“是啊。”

      沈玉默了默,温声道:“那微臣再教陛下一遍。”

      竟如此好说话?

      舒皖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不告诉威后吗?”

      沈玉微微蹙眉,道:“微臣当然不会。”

      难道他不是威后的眼线?舒皖一时纠结起来,又无法下个定论,只好道:“那我们走罢。”

      福宁殿的装修风格十分低调奢华,比舒皖父皇用的那个有品位多了,有很多精细的摆件似乎都是舒明安自己挑的,大部分物什的来源她都有一些隐约的印象。

      奏折果然都被好好地放在案头,属于沈玉的那张书案上还堆着一些,而放在她这里的这些都被批阅完毕,上面的红色字体很是清隽端正,应是沈玉写的。

      “陛下可先过目这些折子,待微臣阅完剩下的折子,便教陛下《战国策》。”

      沈玉似乎有些拘谨,舒皖忽然发现不知为何,这么热的天,沈玉的穿衣却十分保守,颈子只露出些微,连袖口都紧合着。

      他穿的似乎是一件秋装,颜色也不怎么明艳,只是暗沉沉的。

      没想到他年纪轻轻,在穿衣上却如此没品。

      舒皖暗想一句,回道:“知道了。”

      衍朝国泰民安,呈上来的折子里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唯一可值得一阅的就是有关宁桓王舒长夜的记载,舒皖仔仔细细全都看了个遍,发现这里面尽是一些客观评论,连个夸人家的都没有。

      似乎从一开始,敢在她面前直夸舒长夜的,就只有今日早朝上那个刘琝。

      其他大臣似乎都对她姐妹二人的关系心知肚明,提及的部分都十分官方和小心翼翼,也有馋臣言舒长夜狼子野心的,不过说到后面又为其开脱,说什么一介武夫必然心思简单,整整一本看下来内容和没说一样。

      舒皖乏了,揉了揉眉心不经瞥向沈玉那边。

      他坐得很规矩,身子微微前倾,连发都规规矩矩地顺在耳后,认认真真地写着字,不时停顿笔尖细思片刻。

      过了整整一个早晨,舒皖现在才有时间去好好地看看这位太傅。

      五官清俊端正,明明生了一副凌厉的瑞风眼,神情却惯于温和着,年十七,却已有沉稳之气度。他并不像威后赵韫那般是一眼就让人惊艳的皮相,而是每一处都精雕细琢出来,值得去好好品味琢磨的。

      而且沈玉的骨相很好,作为一个男人,骨骼既不壮硕、又不精瘦,每一寸都恰到好处,周朝有句古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大抵就是如此。

      舒皖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他很干净,好似世间最为臻纯的美玉,无暇通透。可不知为何,他总是忧郁着,或是端起一副平静到冷漠的面颊,从未见笑。

      论及身家,他是先帝师孔萼的养子,受孔萼所托,很早就留在女帝身边了。

      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负责让女帝学完四书五经六册,等女帝十六岁时,又会有资历更老的先生来教。

      所以沈玉算她的启蒙之师,只是舒明安本人嫌沈玉岁数太小,又是个男人,看不起他的学识,从来不好好听讲。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上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