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任务呢?我任务呢?”宋玉觉得她突然燃起了汹汹的斗志,如果有个表,那她的期望值早就爆了。她眼里暂时还没顾得上什么宅子铺子的,就那个,就那个最质朴无华的黄金十两,她可以!
别说开荒这一座山了,就是这方圆百里的,“呸呸呸。”宋玉打断自己猛然高涨的情绪,“冷静冷静。”一座山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的,可不能说大话,万一系统这玩意儿听得到心里话呢?
“滴,限时任务开启,请查收。”凭空又冒出来了系统机械的声音,害,她就知道,这系统虽然不聊天,但肯定听得懂她的话的,鸡贼。
屏幕上开始跳转,然后【限时任务:今日赚得四十文钱。奖励:积分+2,属性+2,随机限时礼包掉落】
宋玉先是看了两眼要求,现在还是早上,离所谓的时间限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钱的数量有些大,她手里什么都没有,靠什么赚钱?哎,不对,这不是美食系统吗?今天做的这个面吃起来棒极了,或许,可以试试?反正没完成损失也不。眼睛瞄到后面的积分加2,“损失可大了。”这要是弄好了就是三个积分了,离一次抽奖机会就差两个积分了,不行,得努力!
至于后面的随机掉落限时礼包,宋玉看都不愿意再看一眼,谁在乎这奇奇怪怪的礼包,哼。
打定主意的宋玉琢磨了下家里的材料,发现还是有不少东西的,足够做个十碗八碗的。而且这个时节,玉米正长得旺盛,自己门口就长了一排,红色的缨子在阳光低下肆意的飘扬着。
“要想吃得饱,那就准备个面和玉米烙子?”宋玉琢磨了下家里玉米的量,发现成熟能用的有十个左右,但简简单单的煮玉米,价钱不会高,况且家家户户都长了的,能买着吃的都是家里没成熟的,尝个新鲜,肯定人数不会多,倒不如再卖些加了点工做成玉米烙子,香香甜甜,吃一口回味无穷。
还真别说,可能是对这里的农作物有了期待,光是这么想想,宋玉就有些迫不及待,等做出来自己就得先尝尝。
说干就干,宋玉准备傍晚去村里里买,中午家家户户忙着农田里的庄稼,没多少停留下脚步吃她的东西的。倒是晚上小凉风吹吹,大人孩子都闲下来了,肚子饿饿的,看什么都有食欲,这个点肯定是好卖的。
这会儿还早,宋玉琢磨了下便背着早上的竹篓上山再摘些木耳回来,她做的是素面,木耳多多的才有味,而且凭着脑子里的记忆,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吃木耳。一是黑不溜秋的看起来没食欲,二是长在腐烂枯死的木头上,大家总觉得吃下去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么美味,真是浪费了。”这山间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木耳的生长,宋玉只要发现倒下的木头,翻一翻,八九不离十背后都会长出一堆连绵不绝的小木耳,“嗨呀,等赶明有空了磨些豆子做豆皮,和木耳在一起凉拌,那滋味绝了。”宋玉边美滋滋的想着,边手下不停的采摘着,不一会儿,竹篓子里就装上了大半的木耳,如果晚上用不掉,还可以晒干了存放起来,宋玉的算盘打的好好的。
这时候她已经走到半山腰了,回去好像也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不如上去逛逛。想着想着,宋玉脚下不停,慢慢顺着崎岖的山路走着。
“咚。”“嘶。”什么硬邦邦的东西从上边砸了下来,正正好砸了宋玉的脑袋,她低下头去看罪魁祸首,一颗青绿色的果子滚上了一层泥土,正安安静静的窝在草丛里。“哎,这不是?”宋玉放下竹篓,蹲下身研究,瞧这颜色,瞧这模样,这不是。
“滴,恭喜玩家发现食材山新物种,青梅。”
宋玉有些惊讶,哦,发现能吃的东西就算是新物种?那这样的话,她点开屏幕,果然,食材山的探索进度变成了百分之一,其他的信息倒是一点儿没变,“极普通”三个大字明晃晃的挂在那儿,“没意思,有啥用?宋玉不高兴看面板了,转而研究手里的青梅,这可是个好东西,炎炎夏日,不管是糖渍青梅,还是青梅酒都惬意得很啊。而且一些糕点也可以用这个做馅,酸酸甜甜的,想着就口齿生津。
宋玉抬头观察了一下它的来源,发现上面一点儿的地方长着一小片长势茂盛的青梅,一颗颗讨喜的小果子缀在枝头,迎风摇摇晃晃的。“有口福了,有口福了!”宋玉喜上眉梢,这个量,倒是能用很久,做很多东西了。
环顾四周,宋玉找了根长长的木棍,瞅着长势,打了打东边的那一块儿,顿时“噼里啪啦”的一阵响,青梅纷纷落地。宋玉见差不多了,也就一个个弯腰捡起来。铺在木耳上面,把木耳都盖住了。
这一趟上山收获不少,宋玉也不着急再往上看看了,竹篓子快满了,背得她腰有些疼,还是回去歇歇吧。
到了家的宋玉将竹篓里的东西依次收拾整理好,颇废了些功夫,等家家户户升起炊烟的时候,宋玉也早就饿了,她心心念念着晚上要卖的另一个东西,摘了四个玉米棒子,两个预备着直接煮,两个做玉米烙。
宋玉烧开了水,将洗干净的玉米扔进去。大火煮着,不一会儿,那招人的香气就传了出来。宋玉不急不忙的捡起来一个,小口小口吹着气,然后温度差不多了就直接下嘴,才吃第一口她就惊讶到了。入口粒粒饱满,咬开薄薄一层外衣,甜美的汁水就在口腔里炸开,夹杂着一些说不出的香气,整个人心旷神怡,那股温热的气息传到了四肢百骸,让她舒服的一个哆嗦。
宋玉回过神后,手中就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棒子:“这煮的也好吃哎。”难不成这厨艺的属性加一效果这样好?
肚子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是很饿,宋玉将之前准备好的芝麻啥的拿过来,大锅里倒上油。等滋啦滋啦的油点子不时的炸出来时,宋玉小心的将裹好了淀粉的玉米粒顺着锅边下到里面去,锅里顿时“噼里啪啦”的炸起来。她用铲子轻轻拨动着,等玉米烙成型后大大方方的撒上一层芝麻粒,然后盛出放入盘中。金灿灿的络子表面沾着黑黝黝的芝麻,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宋玉不嫌烫的捏起一块,边吹气边嘶哈的放到嘴里,顿时满足地不行。
与直接煮的玉米不同,经过更重加工后,玉米烙的口感层次更多更丰富,让人吃了还想吃。
等到了晚上,宋玉就麻溜的推着挖土用的小推车,背了个竹篓子就往村里边人流量最大的路上走去。
“时家大媳妇这是往哪里去啊?”“婆婆,我来卖些吃的赚钱,您要尝尝吗?”宋玉热情的招呼着,“有香香甜甜的玉米和烙子,还有面。”
这是山下不远处住着的张婆婆,心地蛮善良的,宋玉停下脚步拿出一个递过去:“您吃吃看,不值钱的玩意。”
张婆婆也知道她这个小寡妇的遭遇,于是摸出一文钱接过玉米:“好孩子,现在这个时辰,大家也都饿了,你快些去吧。”虽说家家户户都种这玩意,但能卖一个是一个,愿她的日子越过越好吧。
宋玉娇娇悄悄的点了点头:“那婆婆我就先走了。”
张婆婆捧着玉米回了家,一路上这香气直往她的鼻子里钻:“闻着还挺好,今年还没吃上这玩意,留给铁蛋吧。”说着搁到了碗里,她坐在一旁拿起针线就要做活儿。但这碗里的香气像是带着一个小小的钩子,不停的吸引她的注意力,张婆婆叹了声老了老了,嘴也馋了,放下手里的活计,掰了一小半啃起来,心想留一半给孙子吧。
这一下嘴,张婆婆脑子里就只有两个字“好吃”,犹豫了一下,张婆婆念叨着再买一个好了,再买一个好了,手伸向了留下的那一半。
等吃完这个,张婆婆还有些意犹未尽,虽说一文钱一个不便宜,但这样好吃的玉米她今年还没有吃过,左右时家大媳妇去村里卖了,自己多买些回来吧,家里有几个人来着?她拄着拐杖,一边走一边盘算着。
宋玉停在了村中央那口水井旁,天气还没有彻底落下,热气也没有散去,她将背篓放在了大榕树下,将遮住的布掀开,一股新鲜清甜的味道直愣愣的散发出来。宋玉想着这会儿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先卖些玉米和烙子吧。于是她清了清嗓子准备招呼。
“宋姐姐,这是什么啊?”有两三个村里的小屁孩闻到味道跑了过来,扒在竹篓边上,一双双大大的眼睛充满了好奇,这香味他们是真的没有闻到过。
“看呐,是玉米和玉米烙哦。”叫姐姐的都是小天使,宋玉拿起一个晃了晃,脸上挂着甜甜的笑,“让爹娘过来买吧,只要一两文钱,好吃得很哦。”
小孩子最抵不住诱惑,看见黄橙橙的玉米和香甜好看的玉米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个个转身就回去寻自己爹娘。
不一会儿,小勇就先拉着娘亲过来了。“玉米没吃过?过两天家里就有了。”孙氏牵着小勇的手,有些抱怨,“整天就知道吃吃吃。败家玩意。”
宋玉见生意来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嫂嫂这个吃着玩的,一两文钱就行了。”
孙氏见是时家大媳妇在卖,嘴巴一下子闭上了,唉,就当是做好事吧,于是掏钱买了一个玉米。
刚拿到手小勇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孙氏随意的问了句:“好吃吗?”小勇连连点头,腮帮子上粘着两颗玉米粒,孙氏不想浪费,反正是自家孩子也不嫌弃,伸手就捏过来放入嘴里。略咀嚼了两下,孙氏的眼睛越瞪越大,她咽了咽口水,身上出来急,没带多少钱,连刚给出去的就只有三文钱,这会儿摸遍了全身也没能找出第四个。
“时家大媳妇,再给我来两个玉米。”她余光里瞥见又有几个妇人在孩子的拉扯下过来,赶紧先将钱塞到宋玉手里,一边还不由得感叹道,“你家这玉米怎么种的,怎么煮的,真是好吃啊!”
宋玉早就预料到好卖,于是弯腰捡了两个递过去:“就寻常的弄法,嫂嫂觉得好吃以后可以多来买买啊。”
“好好好。”孙氏接过来,叮嘱一番小勇注意安全,自己就急匆匆的赶回了家,开玩笑,手里还热乎着呢,不得早点回去吃!
“小勇你都吃上了啊!”“娘,我也要!”“好好好。”
宋玉这一下子就热闹起来,除开来买的几个小孩子,一些没事干的大人也围了过来。平日里买卖东西,他们都是攒到一块儿然后去城里边的,在自家村子里卖东西的还真是少见。
“玉米多少钱一个啊?”村里有名的无赖黄大苟依着树干问,宋玉忙得不可开交,头也不回:“一文钱一个。哎哎,宋大娘别多拿呀。”
“切,还一文钱一个,我倒要看看你这是什么神仙玩意。”他扔过去一文钱,宋玉递给他一个,“要是不好吃,值不上这个价,你可得把钱还我。”
平时都会跟着他后面起哄的村里人,这会儿就当他不存在,没人注意他,也没人搭理他,他有些恨恨的咬下了第一口,接着是有些急促的第二口。吃到后来,宋玉篓子里的玉米和玉米烙都卖光了,他已经买了两个了,“怎么样?要还钱吗?”宋玉擦了擦手,准备生火卖面。
“不要,不要。”黄大苟咽下嘴里的,紧巴巴的问道,“那啥,你,你这又是什么?”
“好东西。”宋玉笑眯眯的回了一句,拉开小推车上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