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帮助 ...

  •   短暂的会面之后,穆长戈再次独自离开,回到了边关的景国大营。
      柏云舒觉得,这一次往边关赶去的穆长戈,有一种跟上次截然不同的焦灼感。
      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那场,他并没有跟常棣明说,但彼此都心知不会太过遥远的大战。
      似乎这样做了,就可以当做有些事情会来不及发生。
      似乎这样做了,就可以避免某些事情的发生。
      目送穆长戈离开之后,常棣和柏云舒两个人停了许久没有动弹。
      上京城已经没有必要再去了。
      穆长戈亲自带来了比他们能够在上京城隐晦调查得出的更为细致而精确的消息,而李湉本人在出嫁那日之前也不会再踏出宫门半步。
      消息不需要再探,而皇宫两人如何“艺高人胆大”也知道,在敏感的时间尚未过去之前,两人再次潜入皇宫一旦被察觉已经不只是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还会牵连许多人,包括穆长戈,也包括好不容易从上次的事件中被摘清楚的血衣教众人。
      两人既没有再往上京城而去,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回到先前打算住上一段时间的边关安平镇。
      柏云舒落后一步,看着在自己侧前方的常棣的背影,想到了他们两个动身出发前重新启动的血衣教的消息网。
      “师父还有蜃他们已经离开上京城了,不过暂时还未全部回到南疆。”柏云舒在常棣身后轻声说道:“你留的那封信,蜃还没有用。”
      常棣微微仰了仰头:“嗯,还不是最合适的时候。”
      “……也许……”柏云舒试着建议:“也许,我们可以再……晚一些。”
      常棣转过身看向柏云舒。
      “你也知道的,蜃本来就并十分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接手,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把握上下。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能在用血衣教的名义的时候,做一些……也许于教中未来有益的事情,并且继续巩固蜃作为你左右手的地位,流露出你将他当做继位之人的态度的话……想来会比在松手之前清剿一次叛徒异心,对他更有利些。”
      常棣没有说什么。
      其实柏云舒说的,他也都明白,早在他有了想将血衣教在亲手剪除了另一部分以诡为首的祸患之后交给蜃的时候,他就想过这些。
      但是……
      他不想,或者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用在给蜃这个继位者慢慢铺路之上。
      毕竟蜃对他而言,也许的确算是一个还不错的下属,甚至有些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但到底,并没有那么深重的分量。
      尤其是在常棣早就打算好,剩下的时间要如何度过,为了谁去做更多的打算和铺垫的情况下。
      而那个人,显然要比蜃重要得多。
      “……平哥哥?”
      常棣深吸了一口气,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个笑来,声音轻缓而平静,带着些包容的柔和:“云舒已有想法了?”
      “……嗯。”柏云舒顶着常棣的目光,强忍住了下意识想要否认的冲动,最终还是顺从自己真正的心意点了点头:“我有一个……模糊的想法。”
      常棣点头鼓励:“说说看?”
      柏云舒微微睁大了一下眼睛,心头很快松了一口气。
      她很清楚,这样说了的常棣,其实就是已经答应了的意思。
      甚至常棣已经猜到了柏云舒的想法,并且心中已经给予了她肯定,只是出于谨慎或者说周全,再与她确认一番。
      有了这样的了解后,柏云舒后来的话便说得很是轻松:
      “血衣教在江湖上的……地位,或者说角色很尴尬,为正道不容。尽管你成为教主之后一直在努力将血衣教向正道引导,但毕竟时间太短,而人们过去的印象也难以消磨。我们需要大事,足够大的事情和功勋,才能抹除比较不堪的过去的痕迹。”
      “于整个景国武林而言,改善武林人士在朝廷眼中延续近百年的尴尬局面就是个不错的功勋。”
      尽管已经明确地知道对方清楚自己的打算,但柏云舒听到常棣说出来的时候仍旧从心底泛起一种轻松和愉悦,当被自己放在心上的那个人也是这个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的时候,很难不产生这样的愉悦情绪:“血衣教或许可以借着不久之后的大事……”
      说到这里,柏云舒皱起眉头停了下来,并深吸了一口气试图缓和一下剧烈起来的情绪。
      她和常棣都知道为什么。
      她要说,借着不久之后的大事,“表忠心”。
      至少说明,在景国与骁国对峙的国家大义之上,血衣教这样的武林人士是没有私心,并且以国为先,同仇敌忾的。
      也许,或者说一定,这并不能彻底抹去皇帝对于武林人士时日长久的忌惮,但至少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让皇帝也不得不在明面上为这些曾为国做出过贡献的武林人士予以表彰的机会。
      这是个难得的突破口。
      尽管……景国的皇室,对于常棣他们而言,其实是仇人。
      私仇。
      而同私仇一起被放在天平上衡量的,不仅仅是柏云舒有意提到的血衣教的未来,还有那个听起来似乎显得冠冕堂皇并不足够真诚的理由。
      家国大义。
      柏云舒的话并没有说完,她停在了这里,自己的情绪也颇有些纠结地没有再开口。
      但是她自己明白,常棣也是明白的。
      沉默片刻,常棣没有继续这个柏云舒中断的话题,转而开口问道:
      “在这件事里……你打算如何帮李湉?”
      柏云舒毫不意外常棣能猜到她在这个听起来十分“崇高”的计划里掺杂的“私货”,干脆利落地承认:“从……从罗长安的反应里看,这个‘不久’是真的不会太长久,三十年自然不可能,十年也到不了,我猜……也许三五年内?若只是这个时间长度的话,也许,身为江湖中人的我们,能有一些足够瞒过这段时间的‘小手段’。”
      常棣看着柏云舒,清楚地看到了一向淡漠到冷漠的柏云舒眼中,难得挂起的焦急和期望情绪。
      他知道,柏云舒是真的,挺喜欢并没有见过几次的李湉的。
      她想要帮助她。
      只是……
      常棣叹了口气,微微垂下眼。
      只是可惜,也许,柏云舒要失望了。
      到了今日这般地步,并不是能不能,用什么样的手段的问题,而是……李湉本人愿不愿意被这样“帮助”。
      事实上李湉并不是一个自私的骄纵公主,当然若她真的是,柏云舒也不会因为喜欢李湉这个小姑娘而在此时想要尽可能地帮助她,甚至是以“帮助李湉”为出发点,为了能够再次动用他们两人离开上京城时已经主动放弃了,所有血衣教的势力,而想出这样的办法这样的理由,让一切能够合理起来。
      是的,柏云舒想出让血衣教参与到不久之后的大事中“表忠心”,一方面缓和江湖与朝廷的关系,另一方面转变血衣教在武林之中的地位,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她想要能够借助血衣教的势力,帮助重重防护之下,已经是仅凭他们两人难以接近和完成所有计划的李湉。
      可李湉却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帮助。
      因为并不自私的小公主是真心实意,愿意为了景国,为了日后长久的太平而牺牲她一人的喜乐。
      李湉不可能愿意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答应他们的“帮助”。一旦被骁国发现和亲公主的身份有问题,对于还未做好万全准备的景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她不能做那样的罪人。
      同时,李湉也能轻易想到,景国有江湖人,骁国也有,甚至骁国因为当初裂土建国很大程度上依仗了那些跟骁国开国皇帝关系密切的江湖中人,跟他们的关系比跟景国要密切得多。景国这边费尽心机在背着朝廷的情况下做的小手段,大概……骁国那边也有人会,如此,被识破的机会大大提升,而一旦暴露,这些曾经帮助过李湉的人面对的就不只是整个骁国,还有到时会同样愤怒甚至急着撇清关系的景国朝廷。
      如此……景国之内,朝廷和江湖的关系……
      能想到这些的李湉,断断不会答应的。
      尤其是,已经完全清楚自己的父皇因为这份对着江湖中人的忌惮和防备,曾经做过什么事的康乐长公主。
      深受其害的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再次重演,嫌隙再次加深。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
      常棣想起穆长戈离开前与他说的,不多的几句关于李湉的话,对上此刻站在自己对面的柏云舒满是期待的眼神,终究只是闭了闭眼,有些不忍却又尽可能让自己语调平静地说了一句:
      “关于帮李湉的事……两月后她从上京城出嫁,一路上虽必会护卫重重,却也比在宫中好找机会。到时,我们可以,先问过她的意愿。”
      此时的柏云舒根本没有想过李湉拒绝的可能,听了常棣的话后眉眼微弯地笑了一下:“好。”
      她知道,常棣答应了。
      毕竟……想要在李湉出嫁的路上找问她的“机会”,并且随时预备着真正实现她所说的那个“帮忙”,必定,是要再次用上血衣教的势力,而不只是他们两人孤军奋战了。
      那么……不久之后的大事。
      血衣教必定要参与。
      在常棣这个教主的带领之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帮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