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慊透之间 ...

  •   前面十几集感觉很可爱很温馨,我愿意让刚刚萌发自我的初中生们看这种纯情爱情故事。一开始看到这部,不是很感兴趣,爱情类动漫总让我有种后宫的感觉,不管是男后宫还是女后宫。所以,推迟了好些年,还是因为朋友硬盘里无东西可看,才选择了这部。

      就像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有钱人对精神层次要求总会过高,穷人因为奔波于物质追求,精神方面相对要求少很多,并且所谓精神伤害的抗压性也许会强许多。

      有钱人与穷人之间总是很难达到真正理解对方,毕竟生长环境摆在那里,而且人类总是会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

      我妈总是跟我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然后我妈总会非常解气地说,我们这一代成长出来,教育下一代就知道老师父母是多么不容易。老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

      《change》里面木村说,出现矛盾的时候,就是发现并且理解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时候。这种说法,未免过于冠冕堂皇,每个个体都知道自己是与别人不同的,问题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面对这种不同,现实生活中更强调的是对自我的执著和完善。本田透说,学会自己喜欢自己,首先要有别人对自己的喜欢,从别人对自己的喜欢中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才能开始喜欢自己。假如一个人从出生就没有受过一点点地好感来自外界,这个人怎么可能喜欢自己,应该只会认为自己只有缺点,被人厌恶,没有一点好的地方。所谓,建立在这个世界整个道德系统对人类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被评判的。更所谓,哪怕整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爱自己,自己也要爱自己,这种观点本身就是矛盾的,这种人类估计也是不存在的。

      我本身比较对暗黑系动漫感兴趣,不过看多了还是愿意看看轻松温馨类,调剂心情的。慊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我不愿意去接触的一类人,小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那种我不会深交的人。

      《十二国记》里面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的苦难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也有一句话说,幸福都是类似的,不幸却是各有各的不幸。所以经受过不幸的人,对别人的理解与宽恕总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很简单,你没有经历过,所以你没有资格来评价。

      慊人一定是这部剧里面最不幸的人,所以他对小透的仇恨也最为理所应当,最深刻。但问题是,慊人与小透最后的和解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小透这样的女孩子,其实我觉得现实中很多,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童年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纯真,美好,具有治愈功能的时期。就像慊人说的,你对诅咒根本就是一无所知,这背后背负的巨大不幸。不过是看到了阿夹丑陋的妖怪一面,逃避到了妈妈的坟墓前,是在朋友的近乎强迫下回去。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幸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像《增血鬼果林》里面,男主的妈妈,现实生活中不断的失业,遭受性骚扰,家庭的巨大负担,假如一直都能乐观精神的活着,我怀疑这人精神已经达到不正常的范畴。治愈比伤害要花上几百倍的力气,治愈的频率赶不上伤害的话,人怎么可能那么美好近乎白痴的一直活下去。

      韦帅望认为自己的母亲太过于脆弱,所以才会选择死亡。他不明白为什么人总是要靠别人拯救?

      《空之境界》里面说到这样子一个故事,男主说,假如某天我得了某种病,结果全东京的人都有生命危险(有点类似大友克洋《MEMORIES》三部曲里面的第二部情节),我自杀了,全东京的人都可以活下来,那么我可能会去自杀。这个例子当然属于比较极端的一种。但是男主继续说,其实也许,不过是我没有勇气与全东京的人作对,让自己可以继续活下去,所以才会选择自杀。自杀不过是一时的勇气,但是活下去确是需要一生的勇气的,这样子比起来,哪种对自己更容易更轻松显而易见。

      但是呢,男主又说,生活在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我是不管怎么样都想让自己软弱一点,轻松一点的生活的。有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想选择逃避的。

      很多人很喜欢动漫里面强大的不服输情节,所谓主角英雄,失败了无数次,坚持到最后,终于成功了。

      十二生肖诅咒的背后,不是说简单的坚持或者放弃。我曾在想,慊人假如可以去除诅咒,变回普通人,我觉得很有可能会消失,除了对诅咒的坚持和憎恨一切,我不知道他的生命中还有其他什么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部原创,里面的男主是皇室中人,但是他说,他的母亲教给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放弃。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个出狱的老年人,但是他发现在监狱里面呆了太久,外面的世界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于是自杀了。

      很多人说桂圆八宝的故事太小白,有些冷幽默过头了。他的故事我看得也不多,但我很喜欢他写的花深深和玲珑的两部作品。我小时候看《三少爷的剑》,不明白为什么最后慕容秋荻没有和谢晓峰在一起,现在想起来,她说得很对,我已经没有办法回到当初那种仅仅为你洗衣做饭,在家里无尽的等待,你回来的那一刻内心非常幸福的时候了。

      小透的妈妈说,大人如果记得自己小孩子时候的心情,一定可以理解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

      我曾经对我大学的一个学长说,假如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东西与他所经受的教育和生活背景不符,我一定会非常关注这种人的。

      说到这里,多提一句,假如以后回南京的话,中山陵和总统府,是一定要再去看看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