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B市车水马龙的建设大街见证了这座城市三十年来的改革变迁,一路之隔两边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左边是高楼耸立的新规划的城区,打扮精致的白领精英在这里穿梭,各种各样的商店在商业街里遍地开花。

      而另一边则是当年最为繁华热闹的老城区,曾经看来宽阔的柏油马路已经有些狭窄,过去的低层楼房也显得有些破旧。

      更多的年轻人搬到了新城区拼搏打拼,留在老城区的多为中老年人,依旧过着四时三餐慢节奏的生活。

      但这并不影响老城区自有的热闹,巷子口梧桐树下 下棋的老爷子们,凑在一起闲聊的老太太们,街边叫卖的小贩,还有在家属院里里跑来跑去的孩子们,都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少生活的味道。

      一大早,林茵茵拎着菜篮子赶去市场里买最新鲜的蔬菜,昨天晚上姥爷说想吃小笼包了,中午是一定要满足他这个小小的愿望的。

      还没走到,便隐隐闻到市场里传来的水产品的腥味,这个市场虽然有些老旧,但是附近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了,去年政府进行了整改粉刷,对不同类的产品进行了摊位划分,一下子就焕然一新,秩序也井井有条。

      进去之后,从左到右依次是水果、蔬菜、肉摊和水产品,再往前进,最里面是各种齐全的调味品和干货。

      林茵茵先买了些葱姜蒜和时令蔬菜,便直奔常去的肉摊。

      卖肉的张大叔正拿着一把割肉刀把一块猪后腿肉进行分割,手起刀落,动作利索,眨眼间便把肉切成小块放好了。

      “张叔,帮我切两斤猪前颈,我回去蒸包子吃。”

      猪身上不同的部位用途不同,猪前颈肉是做小笼包馅料最合适的地方。

      “好嘞,两斤多一点。”

      今年的猪肉可真是贵啊,这么两斤猪肉就要一百多块钱了。

      算完账挎着篮子,林茵茵往回走去,一路上碰见了不少老街坊。

      “茵茵可真勤快啊,一大早就去买菜啊。”

      “可不,茵茵这姑娘真是越长越漂亮了。”

      “今年毕业了吧?工作怎么样了?”

      “有对象了吗?要不要婶子给你介绍一个啊?”

      林茵茵微笑着一一打过招呼后,不自觉加快了步伐往家里走去,到了家门口后轻轻呼一口气,这些邻居太热情了,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家里没有什么动静,估计两位老人出去遛弯去了。

      林茵茵去了厨房,早上临出门前她已经熬上了粥,半个小时了,估计该差不多了。

      拿过桌子上的毛巾轻轻掀开炉子上砂锅的锅盖,一股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逼得人向后退了几步,随后一股混合着香菇气味的米香便传了出来。

      关上了火,“咕嘟咕嘟”冒泡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林晚棠拿过勺子搅了搅,米粒已经熬得稀烂,这不是普通的大米而是香米,比普通的大米米香更浓,切碎的香菇丁和肉丁混在其中,切了一把小葱撒上去点缀,就这么放着晾凉,一会吃饭的时候方便入口。

      之后,林晚棠又找出一个木制的大碗,准备摊点鸡蛋饼。鸡蛋饼在北方又叫做咸食,除了葱以外还可以把任意蔬菜切末加进去,常见的就是胡萝卜、土豆丝、韭菜等,是家家户户桌子上一种常见的早餐。

      舀了一勺面粉进去,撒上盐和切好的小葱,又敲了一个土鸡蛋进去,边搅拌一边往里面加牛奶和水,不一会儿便成了面糊糊。这个面糊的浓稠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稀,这样不容易凝结,也不能太愁,这样倒进锅里不容易流动开来,要不稠不稀恰到好处。

      林茵茵从柜子里拿出平底锅烧热抹上一层薄油,舀一勺搅拌好的面糊糊进去后转小火,端起锅来转几圈让聚拢在中间的面糊像四周扩散形成一个圆形,待蛋饼单面固定后那纤细的手腕一抖就翻了个面,等两面都烙到金黄起锅倒入旁边的案板上,动作娴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果然漂亮的人做什么都分外好看。

      切了一块刚出锅的鸡蛋饼放入口中,鲜香松软,蛋香奶香浓郁,真是早餐的好搭配。

      烙饼的同时,林茵茵又飞快的做了一个凉拌黄瓜,从坛子里捞出自家腌制的流油咸鸭蛋,早餐就算简单的做好了。

      抬起手臂揩了下额头和鼻尖上沁出的汗珠,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推门声,是两位老人家回来了。

      林家就住在建设大街旁边幸福路拐角临街的二层小院里,这边的房子是九十年代统一建的居民楼,上下两层带一个小院,旁边有一块空着的绿草地,本来计划做居民健身区,后来因为面积太小了就另找地方了,林姥爷就出钱把这块地买了下来,把自家的食铺搬到了家门口,省了不少时间。因为附近有不少居民区,加上手艺的确不错,所以生意一直还不错,直到新城区起来后很多人搬走了生意这才降下来。

      林姥爷林正国祖上是手艺人,从曾爷爷那辈便开着林家食铺,尤其是做出来的包子是远近闻名,后来到了林正国这一代受大环境影响,不允许私人买卖的存在,林正国的父亲关了食铺回村里种田了,但手艺一直没丢,后来开放做生意以后,林正国又拿出家里的积蓄重新把林家食铺做起来了,但是由于张秀兰的身体不好,家里只得了一个女儿,便想着招一个上门女婿。

      林茵茵的父亲赵红军是个孤儿,18岁那年林家食铺招工的时候他被留下来了,后来慢慢地便和林母走到了一起,后来又有了女儿林茵茵,因为孤儿的身份,所以女儿便随了母姓,林正国也尽心尽力地传授自己的手艺,一家人经营着这间食铺,日子过得还不错。

      直到林茵茵大一那年,父母俩人坐飞机出去旅行,中途遇到了恶劣天气飞机失事了,之后一家五口便也只剩下了一家三口。

      伤心过后,生活还是要继续。林正国和张秀兰本想支撑着林家食铺再干几年,好歹供林茵茵读完大学,但到底是上了年纪,太过劳累,加上林茵茵死活都不同意,跟他们说有奖学金,自己也会马上工作,两位老人就别忙活了,好好休息一下。

      太阳渐渐起来了,天气已经有点热了,三个人便坐在院子里的葡萄藤下悠闲地享受这一顿美味的早餐。

      正方形的木头桌子上,翠绿色的黄瓜没有被切成整整齐齐的薄片,而是被拍碎了切成段,这样的做法做虽然不太美观,但是黄瓜会更容易入味。上面点缀着蒜末,花生和辣椒碎,加上林茵茵独家秘制的调料,一口下去多种口味在嘴里面层层叠叠地袭来,酸辣脆爽,这样一道凉菜在炎炎夏日真是让人胃口大开,粥都能多喝半碗了。

      还有那一盘被对半切开的鸭蛋,里面金黄色的黄油已经流出来了,筷子一挑,蛋黄口感细腻,吃起来沙沙的,中间没有硬心,咸味适中,不管是就着鸡蛋饼还是拌到粥里面,真是超级无敌好吃。

      林姥爷夹起一块切成三角状的鸡蛋饼放进口中,“嗯,茵茵的手艺又长进了,这饼烙得恰到好处,不错不错。”

      “还有这粥,黏黏糊糊的,又软又烂,早上喝一碗一天都舒坦,我们茵茵比你做得好吃多了。”林姥姥也在旁边夸道。

      林姥爷听了后气笑了,“嘿,你这老婆子,夸茵茵就夸吧,还损我,说我做的不好吃你不也吃了一辈子了。”

      “反正茵茵做得就是比你做得好吃。”

      老两口一起生活这么多年,知道他们也不是生气,就是整天就爱逗个嘴,林茵茵笑着看着俩人,也不插话。

      吃完拿过抽纸抹了抹嘴,林姥爷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外孙女问道,“茵茵,你真想好了要做这一行?”

      林家食铺已经关了三年了,没想到外孙女毕业后回来说想把家里的食铺重新开起来,她来做厨师,虽然相信自己外孙女的手艺,但是林姥爷其实不想让自己的外孙女接着干这行,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不说,一个年纪正好的姑娘说出去是个厨子也不好听啊。

      这些年自己也攒了一些钱,女儿女婿飞机失事后保险也赔了一笔钱,他是真的不想让自家孙女去做这个辛苦的活,当个老师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地,不比做厨子开店强吗。

      “嗯,想好了,姥爷,我是真的非常喜欢做饭,而且你们吃了我做的饭,也相信我的手艺不是?”

      林茵茵这么坚定地想把林家食铺开下去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手艺好又有天赋,并且热爱这一行业。

      从小就跟着姥爷和父亲在厨房里玩,十二岁时玩闹炒了一盘菜,结果竟然比自家姥爷和父亲炒的还要好吃。此后,林姥爷正视了自家外孙女的天赋,也开始正式地一点点传授手艺,就想着让外孙女也能有一技之长,当然林茵茵的手艺也练得越来越好了。

      还有,林茵茵知道姥爷一直想把林家食铺传下去,但是碍于现实,只能把店铺关了,虽然姥爷的手艺传到了自己手里,但是哪一个厨师做的饭不想让更多的人品尝呢?

      除此之外,林茵茵还有一个谁都不能说的秘密,这也是让她敢大胆开店的底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