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日记本 ...
-
我开始阅读这本笔记,试图从中了解这个叫李丘的男人的故事,这个名字中是一份浓厚的年代感,日记本的本页也已发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笔迹依然清晰,那墨水独有的松香依然存于本间,更加深我对它的好奇。
第一页,这本日记是从1966年2月20号开始的,
“我今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了边远地区做知青,家里的父母也支持这件事,但也有些担心偏远地区的生活条件跟不上家里,我对此也没有什么看法,国家刚刚开始,我能尽一份力就好,但如果一辈子都在这乡下,却也不合意,走一步看一步吧,但希望他一切能好。”
在此后的内容里,他有时候隔个一两天会写一篇,有的时候半个月也不写一次,记录的也是他在那乡下的一些琐事,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山上种树啊,养家禽啊,偶尔批准一下,回家看一下父母,有时候会搞一些文艺汇演,女同志都会在台上唱歌,
“我看出那些女同事穿着整齐的军绿色上下衣,绑着两股麻花辫,头上戴着个帽子,给人感觉精神的很,再加上那优美的嗓音,感觉一天的疲惫也在这歌声中消除了,消不了思念,但也去了些烦恼,天天这样该多好啊!”
或许因为他蛮俊秀的吧,所有女同志会给她送汤送饭,有的时候还会收到双布鞋,但他对此好像没有感觉,也就是当他们一片好心全都收下了,
“那天一个男同志突然找上我,他好像喝了点酒,我问他怎么回事儿,他直接搭上了我的肩,手指摇摇晃晃的指着我,问我跟一个女同志的关系,那个女同志好像经常会给我送一些礼物,刚开始我还是收的,后来说的多了就感觉不太好意思,也感觉他们其实有别的意思,就没有接受过了,于是我就耐心向他解释,他听到了偏喜洋洋的走了,他该不会对那个女同志有好感吧,真想跟他一起说说。”
村子里的女性似乎也对他感兴趣,时不时也会过来给他送些饭吃,在那个地方一个馒头都算是珍贵,但他也时常会吃到,时间久了,他也意识到不对,人开始去学那些女性的好意了,毕竟这样也不是办法,总是吃人家的,却也没办法回复人家的心,一直这样他也会很纠结的吧。
“那天村里村长的女儿又找到我了,说是他父亲从县城里带了一些好新鲜玩意儿,我出于好奇,与她见了面,但她突然向我表的心意,我只能无奈的拒绝她了,也不能误了她啊,毕竟我有一个值得想念的人。”
那里的条件不是太好,里面有一段这样写的,
“今早本是寒风刺骨,在田里工作心头都有冷意,做久了也不觉得冷了,但到了中午,这太阳一下就上了天,漫山遍野尽是金光,照的人汗流浃背,就日日下来边也黑了不少,又想着是自己选的路,便也没什么怨言了,他应该还好吧,至少不用受这艳阳的折磨。”
他当知青当了三年,后来家里通过关系给他在家乡找了份工作,也给这边领导打好了招呼,从今以后他就成了民政局里的一个帮人办结婚证的人员,
“今天来了对小情侣,他们两个明明是来办理结婚,但一直在吵,吵着吵着女同志都快哭了,然后我就忍不住去问了男同志,他给我说是因为他跟她约定时间迟到了,虽然这样,但吵的也太过了吧。”
一切都是关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但也却能从那字句中感受到有一个人,字字句句与它无关,字字句句都与他有关,他总是在不经意的出现在他的思念里,我看完所有的内容后,却也只找到一个他对他的称呼,
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