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大学开始了 ...
-
我,陆之遥,上大学了。
我发现大学和中学真的完全就是两种地方。对我来说,大学之大在于它不是一个让你整天纠结于小情小爱的地方,它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不论你愿不愿意探寻,你都被迫要掩盖过去的伤口,以一个积极的人的形象行走其间。谁都有过去,谁都会难过,曾经的我恨不得把所有的悲伤都告诉全世界的人,后来我发现,没有人真正会听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容易,我们都不希望每天听到的都和经历的一样悲惨。我们言语冷漠也并非是因为铁石心肠,只是觉得自己才更委屈罢了。这些事情是我上大学一年就明白的。
曾经的我们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后来发现圈子越大,我们离中心就越远,可能是中心一直在变,也可能是中心上从来就没有过人。
年少时有一位朋友,当时一时孩子脾气就辍了学,如今早已结婚生子,时常能看到她在朋友圈发一些负面情绪的文字,忍不住就找她聊了几句。
我问她:“不上学,你后悔吗?”
“后悔,以前我对我爸说肯定不会后悔……”
我没再追问缘由,只劝她有空也要多看书。我深知一个人的三言两语是改变不了另一个人什么的,也明白我让她多看书就如同当年她爸劝她上学一样,她也许还是不会接受的,但我相信迟早有一天她还是会明白的,就好比现在她已后悔没有继续念书,我祝福她,希望那天不要来得太晚。
当然并不是每个没上大学的人都是这种情况,也有日子过得潇洒自在的,我另一个初中同学就是如此。她的朋友圈动态总是积极乐观的,她是真正有自己生活的人。她们俩不上学的原因也不同,一个是赌气,拿起书包就走,另一个是纯粹地不喜欢念书,初中毕业后也就没再往上读。两人的性格也是有极大差别的,我觉得这是她们生活境遇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的人,天生性情开朗,随遇而安,总能自在地活着。有的人,非教育与磨难不能助其成长。我属于后者,不过我选择了受教育,而不是带着一颗敏感的心去直接面对生活,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我更应该感谢我父母的支持,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很多,但说实话农村里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很严重,包括我们家。村里很多人家都是不供女孩子上学的,当初我父母顶着全村异样的眼光供我姐姐上大学,到了我这个时候,上学虽然已经变得顺理成章,但还是有人说上大学没用,供女儿上大学更没用,但我的家人终究还是不忍心剥夺我受教育的权利的。以前每当我爸说上大学没什么用时,我也会每每和他争吵,上了大学后我渐渐明白,可以与父母说理,但最好不要争辩,切莫争吵。我想应该理解,原谅他们,即使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他们心底是明白受教育是好的,尽管他们知道我学得越多,反驳他们的理由就越多,离他们就越远,他们还是宁愿如此。
说到上不上学的问题,曾经有一幕,现在想起来依旧是触目惊心。那时我还在上高中,回家修整两天后又返回学校,迎面就遇到了初中时的两个女同学,两个人都挺着大肚子,我们互相都没打照面。我背着书,提着大包小包向东走,她们并排挺着肚子向西走。那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殊途”二字为何意。那时她们也是刚步入社会,还没体会到生活苦楚,我们互相用不理解的眼光看着对方,擦肩而过。
说到这儿,我又不得不提我家的一个邻居,她的长相完全符合大众审美,皮肤白皙,浓眉大眼,个头也适中。只是读书不成,早早嫁了人,庄里人都为她感到惋惜。因为离得比较近,时常能看到她的生活状态,我能看出她是应付不过来的,她既不聪慧也不勤快,楼下的地面也乱七八糟。孩子生得俊俏,可是也疏于管教。
说来奇怪,她只要一见到我就喜欢夸我,不知道她的话几分真几分假,我还是能看出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是非常不满意的,她是因为羡慕我。我听我姑说,她以前想离婚,她男人说如果离婚就把她杀了。人生很长,这样下去,何时才是尽头呢。
自从我上了大学后就和以前的同学没什么联系了,棒棒她们几乎彻底退出了我的生活,只和南宫联系得比较多,因为我们已经互相认定是彼此一生的朋友了。不过,在这里我又认识了一些新朋友。
变的是年级,不变的是逗比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