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郑教授他们是带着帐篷的,进山已经是第二个晚上了,明天就算没有什么发现也要往回赶。
沈宣陪着郑教授聊天,张起灵跟刘老的儿子找吃的去了,刘老看守营地,四个男同学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
越聊郑教授越感觉到沈宣学识渊博,猜测沈宣家世非同一般,至少是传承了五代的隐世家族,不然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还取了字。
沈宣自报家门的时候还说了字主要是做给张起灵看的,刚从墓里出来的古人嘛,怎么可能知道现代人已经不用字了呢。
对郑教授这边,沈宣透露出祖辈移居海外,如今回国是为了读书,国内的亲人都已经出了五服,见面都不认识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就稍微有点尴尬了,沈宣神识扫描了张起灵的背包,包里没有碗筷,沈宣空间里倒是有碗筷,但是青瓷白瓷的碗筷是日常用的都比较小,大一点的倒是有,是银器不说还非常精美,主要用来宴客或者干脆用来赏玩的。
眼见着郑教授招呼大家过去捞面条,沈宣差点忍不住给张起灵一对儿白眼,非常郁闷地从莫须有的背包里摸出两副银制碗筷,递给张起灵一副。
除了张起灵,大家一看见银制的碗筷都惊呆了,筷子就不说了,那两个银碗都是莲花型,外面浮雕莲花,花瓣上微雕着山水月色,内壁上也雕刻着十分精美的小型花卉,这哪里是上手用的东西啊,这是只能展览的艺术品啊!
银碗当然没有用上,郑教授那边匀了两副出来。
第二天走了一天倒是发现了一片小型的娑罗林,这也是郑教授一行这几天唯一的发现了。拍照测量计数之后,一行人打算先回去,过段时间再来。沈宣跟张起灵也跟他们同路,到了刘老他们的村子才分道扬镳。
沈宣也是到了村子里才知道,自己葬在地处广西的十万大山某一处。
沈宣都为自己编造了一个归国华侨的身份了,那么证件什么的还是要早点解决才是。想来想去,沈宣选了一个从南美某个小国移民到美国,取得美国国籍之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回国读书的背景。那么一应的证件和海关记录就要跟着这个思路来运作了。
所以在跟郑教授一行分开,沈宣装着基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之后,送了张起灵一沓符咒,自己偷渡去了东南亚,在那边搭船偷渡去了南美,等到终于弄到了初始身份,又花钱加入了美国国籍,再申请了国内大学预科回国之后,已经过了两年了。
时间是久了一点,但是所有的一切都经得起考察啊,多花点时间非常值得。
老实说,盗墓这个事情吧,虽然主角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伟光正的,但是其他人不一定啊,反正沈宣本人还是支持考古发掘的,所以沈宣干脆选择了文物修复专业,主攻书画及其相关方面,毕竟历经两个古代世界,书画功底摆在那里。
沈宣平时也去逛逛古玩市场,眼力还是有一些,就算他封印了自身法力,但是身体本身已经被改造过了,感官都是常人的数倍。
捡了几次漏之后,学校里历史系和考古系的几位教授就注意到了沈宣,能捡到漏还能说出个所以然的都是博学的人物,耳聪目明那还是基本的。也因为沈宣本身学的文物修复,考古系的文教授甚至带着他参与了两次古墓发掘。
鉴于沈宣的出色表现,毕业后很顺利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只是每年总会有一两次被借调出去考古。
这一回也是文教授叫了沈宣一起发掘一座战国时期的王墓。文教授那边还有一些杂事,所以就叫沈宣先去,而沈宣也没想到竟然会遇到张起灵。
沈宣已经在那个乡村旅馆住了一晚了,也打听到了很多消息,更知道最近有好几伙盗墓的来过了。才跟着几个小孩子在周围转了转,就看见一伙儿生人,张起灵也在里面,还受了伤昏迷着。
领头的那个年纪最大的眼尖,注意到了沈宣看张起灵的样子像是认识的,“这位小哥,你认识张起灵啊?”
他一问,扶着张起灵的那个年轻人也看了过来,还在奇怪闷油瓶居然有朋友。
“是认识的,几年前一起跟一位植物学教授做过科考。”当然不会说是在墓里认识的呀。不过既然有人注意到了,沈宣也就不再避讳,上前接过张起灵,“村里只有一家旅馆,这么多人房间可能不够,张起灵就跟我住一屋吧。”
沈宣也是抱过不少人的,别说哈,张起灵身体真的又轻又软。一搭脉,发现张起灵有点失血过多,但是没到昏迷的程度,估计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不一会儿,其他人也收拾好了。沈宣五感灵敏,听见那个年长的被称为“三叔”“三爷”的那位向村民们打听了自己的情况,这也不是秘密,由着他们去了。
饭桌上几个年轻人交换了名字,沈宣后知后觉这是遇到主角一行人了。不过那个叫吴邪的也是大学刚毕业,学的是建筑,家里上几辈好像就是盗墓的。另外一个大少爷纯粹是出来旅游长见识的,倒是那个据说是三叔朋友的侄女的叫陈丞澄的,有些问题,估计不是同一路的。
由此可见,这里确实存在一座战国时期的王墓。沈宣回到房间就给文教授发了信息,并告知他已经不止一伙盗墓贼盯上了王墓。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张起灵是个寡言的,沈宣对他过于长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印象更深。
张起灵顺着沈宣的力道坐起来,就直直的看着沈宣,沈宣懒得猜他什么意思,拿起桌上特意准备的猪肝粥递给他。
张起灵没吃几口,吴邪就进来了,看他们的样子有话要说,沈宣很体贴地留给他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