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初见 ...


  •   当牛车在一处破庙似的大门前停下的时候,正给自己做第一百零八次心理建树的夏知秋还是险些把自己下巴惊脱臼。
      她反复确认,只见破落的大门掉了半边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肃宁学宫。
      没错了,这真真切切就是她历经两个月余跨越大半个大盛国土的,谪迁之地。前军库令史夏知秋额上摸了摸不存在的冷汗,突然打了个寒噤,觉得往后的日子大约不会顺利。
      却说夏知秋,堂堂从六品女官一不贪财二不擅权,经年看管些个军械兵马,如何会沦落至此的,事情要从三个月前的大朝会说起。
      夏知秋的养父,内阁大学士兼通政使夏跃突然进言以修缮军械之名扩充军费,热爱和平的圣人自然不许,这本是打着哈哈就可以翻篇的事情,偏偏那天不知道夏大人是哪根筋搭错了非要往死路上撞,终于引得圣颜大怒,着其“冠带闲住”,连带处理了一干人等,包括无辜受累的夏知秋。
      夏知秋贬谪归贬谪,怎么说还是有点薄俸,夏大人则是变相罢他的官了。
      按照夏跃不爱与人打交道的性格,这时候怕是没有人肯伸出援手的。希望他老人家多少还有点积蓄,不至于把自己饿死。
      夏知秋叹了口气,反正这司库令史的位置也不好坐,边陲小镇的教书生活反倒更适合自己。
      守门人正趴在门口的小室的案头里鼾声大作,夏知秋走过去把人敲醒。
      黑黢黢的老头儿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见来的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姑娘,赶紧擦掉嘴边的哈喇子,笑出一脸褶子:“小姑娘来做什么的?”
      夏知秋递上被折得乱七八糟的文书,脸上挂着职业假笑:“我是刚调来谋职的夏知秋,来报道。”
      守门人将一张薄纸颠来倒去地看,津津有味的,怎么看都不像识字的样子,终于交还给夏知秋,露出自认为绝对亲切的笑容:“好,你进去吧。西边是学堂,往里走就是宿舍,北边是办公楼,一会儿是去那里报道——听你口音,是京都人?”
      “啊,您好耳力。”夏知秋暗暗吃了一惊,“那么……这儿还有别的京都人么?”
      “哎,还真巧了,”守门人摆摆手,自然流露出的敬意在他皱巴巴的老脸上显得很奇异,“文史馆的沈先生,就是从京都来的——得有……六七年了罢?”
      “沈先生?”夏知秋越发好奇:除了像她本人一样贬谪过来的,还有哪一位脑子不大好的主动请缨愿意来这破落小镇的学宫呢?
      守门人笑眯眯:“沈先生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学官里头模样最周正的,——小姑娘可别被勾了魂儿喽。”
      老不正经。
      夏知秋拖着行李前往拜见宫主——肃宁学宫的掌权人。他的办公处门口挂着块破木牌:严正经。门虚掩着,夏知秋礼节性地敲了敲,没有回应,于是推门进去。
      正对着大窗摆着张长桌,桌上杂乱无章地堆着各种文书纸张,快要把伏在桌上的老学究似的男人淹没。严正经约莫五六十岁,瘦长脸,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副舶来眼镜,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着什么书籍,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严宫主……”夏知秋等了一会儿,开口道。
      “吓!”严正经仿佛要弹起来了似的浑身一激灵,手忙脚乱的想把手头的书籍往抽屉里塞,强作镇静地想要维持自己的威严形象,“小姑娘年纪轻轻怎么毛毛躁躁……”
      夏知秋觉出味儿来:这老不正经恐怕实在研究什么有色读物呢——这肃宁学宫里到底都装着些什么妖魔鬼怪?
      夏知秋说明来意,递上文书——京都两三月前的事变,传到偏远的肃宁小镇估计还是够呛,严正经不知道也属正常。
      “你是国子监文史馆的人?”严正经的目光从小眼睛里伸出来,越过小眼镜投到夏知秋身上,仿佛在看什么稀奇动物似的,“好,好!”
      “是,辅修阵法。”
      大盛的教育系统算得上完备。京都设有中央官学国子监,各个州郡的主要城镇设地方官学,肃宁学宫就是其一。如果足够正规,这些学宫中必分设文史馆和灵武堂,顾名思义,文史馆的学生主要修习文史经学,灵武堂的学生主要修习灵武术学。官学中设有文,史,数,术,武,等学科,其中文、史、数为必修,术、武为专修。简而言之,文史馆的学生可以选修灵武术学,而灵武堂的学生必须多管齐下,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灵活的体育人。
      当然,虽说灵武堂的学生必须学习文史经学,其考核标准还是和文史馆有明显的区别。灵武堂特设的术、武专修课,术学倾向于借助法器远程攻防,武学则倾向于近身进攻,各有短长。虽然二者都是灵武学生的必修课,也允许有所专长,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后分化成术班和武班继续进修。而夏知秋辅修的阵法就属于术学的一支。
      大盛规定,但凡在成童礼上展现灵术天分的孩童,无论男女,都要被送往国子监或者演武堂学习术、武之学。国子监培养武官,演武堂培养军队。
      简而言之,国子监和地方学宫为官僚机构持续输送文武官员做出了卓越贡献。
      严正经惋惜道:“不过我们这里学官的位置已经满了,只能先屈才安排你到沈初明身边做助手,你看怎样?”
      夏知秋愣住。她只知道而今身如浮萍飘絮,没想过面貌有些猥琐的新上司会心平气和地和她商量自己的归处。
      “沈先生的学识和人品你尽可放心,幽默风趣好相处,就是身子骨不大好……”严正经笑着摇头,“不然他家的门槛儿啊,早被姑娘媒人们踏破了!”
      严正经望了望窗外正对着的日晷,摸着下巴道:“昨天说好了这个点儿来取几本册子,按理说也应该到了……”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几声低低的咳嗽,踩在阶梯上的脚步声细听有些虚浮。那人嗓音温润而含笑,大概因为常年疾病而显出几分沙哑低沉:“这么念叨我啊——嗯?忙呢?”
      门口站着位高瘦的男人,五官明朗,一双眼睛天生带了点含笑的意思,又深又清澈。头发束了一半,很随意地披在青袍白褂上,好像沾了烟火味的谪仙一样。美中不足的是清瘦有余而力量不足,通身的病气,好像某种随时会垂下来的长叶植物。
      夏知秋八百年如磐石纹丝不动的少女心突然暗暗“咔嚓”了一声,她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规规矩矩地等着严正经的“发落”。
      这想必就是传说中的沈初明。
      严正经见了似乎也心情大好:“忙倒是不忙,东西在你左手边第四排的柜子里,走的时候记得带上就行。正好你来,过来跟你商量件事儿——”
      沈初明果然很快从书柜里抽出几本册子,慢慢踱到严正经面前。他进门就看见了乖乖候在一边的年轻姑娘,生得细瘦,眼睛扑闪闪的好像梅花鹿,站在身边大约刚到肩膀,就是个小姑娘。沈先生天生不太爱记人,加上病了多年影响了记忆,他稍微走了一会儿神,在想这姑娘究竟是学官还是学生。
      严正经介绍:“这是夏知秋,京都调来的小姑娘,国子监文史馆的高材生,人机灵又懂阵法,是个人才。我看这学宫里人也满了,夏知秋又是新人,刚好派给你做助手。您老这些年嫌麻烦不受徒,现在看看这小姑娘够不够格?”
      不知道是不是夏知秋的错觉,提到“阵法”时沈初明的睫毛似乎动了一下。
      不等沈初明开口,严正经又道:“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沈先生,学识渊博人又和善,唯一缺点就是欠,一点没有身为长辈的自觉,不拘小节不知轻重,总之没什么架子,你把他当朋友处就好了。他身体不好,以后还要你多担待着点儿。”
      沈初明脸上讪讪,心想这老头子真是话术进步飞快,拒又拒不得,只好微笑着应下来:“惭愧,在下沈初明,以后还请多关照了。”
      “那么……叨扰先生了。”
      夏知秋抬起眼睛,沈初明的目光轻飘飘地落进她的眼睛里。夏知秋心里没由来地一紧,这种近乎荒谬的危险气味,她大概只在久居宦场的老狐狸身上闻到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