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凌霜公子 ...
-
苏府上下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吉祥.朝廷中希望巴结上苏家的人,都带上贺礼,登门道贺.道贺官员竟占朝廷要员半数之多.下至县令,上至二品大员,苏府人声鼎沸,人人谈笑风生,苏相更是不掩得意之色,春风满面,坐于首座与众人拱手道谢.底下一位官员谄媚道:“苏族果是我朝栋梁之族。虽先皇未纳苏相之妹为后,可是后座苏家从来都是志在必得。如今苏相之子凌霜公子仍然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苏相真是好福气。”这人说完,众人皆是震惊不已,苏相之妹未能问鼎后座最后自缢身亡,是苏信钊心中最不愿提及的痛,苏信钊但笑不语,众人面色讪然,气氛尴尬,心里都暗责这人口无遮拦,肇事者见众人变色,苏相虽未言语但面色也有不虞,哂笑几声,便告辞退下。众人也赶紧避之大吉 。
苏信钊捧起桌上茶杯,一遍一遍的吹着茶杯里弥漫飘散的雾气,脸上表情愈加高深莫测,浅酌几口。今年新贡的碧螺春果真是比往年更加醇香,清冽,丝丝入扣的甘爽,真是好茶。忆起先皇,那双如猎鹰般锐利的双眼,使苏信钊不寒而栗。皇后之位素来是皇族拉拢苏族的筹码,他苏信钊是志在必得。棋逢对手,谁知那桓帝居然就敢破这先例,娶了钟族钟筱离为后。无非是想扶植钟族牵制苏族,谁知动了真情,竟然为她遣散了三宫六院。即使位极人臣,他最疼爱的妹妹苏晚茹却因愧对苏家自尽。他为此在朝堂上与桓帝争锋相对,桓帝拂袖而去,命他停职思过,若不是朝廷重臣相劝,桓帝也许不会就此罢手。即使桓帝与他相互猜忌,但慑于他苏族掌握着祈衷的茶盐商政,才难于下手。前几任皇上皆有拔除苏家之心,但心有余,力不足。即使是最英明的桓帝也不例外,苏族跟随太祖打天下,这莫家江山也有他苏家汗马功劳。苏家根枝盘踞,这就是我苏家屹立不倒之因。可惜我儿难道真要嫁与那斓荷公主为后?苏信钊摇摇头,放下早已凉透的茶水。
嫁人,真是特别的词语。苏彻霜把玩着手中的玉脂扳指,轻笑一声。提起凌霜公子,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玉面雍容,眉目清淡,一身古色曲纹黑衣,衣角金丝描边。说不清的风流妖冶。虽然面容美丽,但因气质高贵出尘,亲切知礼,便无人觉得凌霜公子与过于倾国倾城,反而更赞叹他身上那种书卷气质。凌霜公子才高八斗,更是已善谱曲,擅丹青,工棋艺,喜写字闻名。凌霜公子虽然不似其父位极人臣,但也为吏部侍郎,通晓治国之道。
“公子,您愿意吗?”凌霜贴身侍女莹袖问道“什么愿不愿意的?”苏彻霜轻轻挑眉。“入宫阿,做帝后。”“愿意如何,不愿意又如何?”苏彻霜闭目问道,莹袖嘟囔道“公子你才貌兼备,原本好好娶一位大家闺秀做发妻,再娶三妾四侍岂不好哉?如今要入宫作拿帝后,且不论自由尽失,难说皇上会不会纳贵夫。再说公子您明明喜欢斓莘公主,斓莘公主也和你情投意合,如今倒好,才子佳人都被拆散了。公子若是不愿意,就叫老爷想想办法。我看那纪相纪家三公子倒是很稀罕那位子。”莹袖说着说着,想起公子日后再也无法相见了,便泫然欲泣。苏彻霜安慰了莹袖几句,走向窗前。
荷塘夜色正好,但那人也许不会再与他有何瓜葛了。难过吗?好像有点。不然心怎么会如此丝丝抽痛。斓莘,若你是我,怎样抉择呢?是迎还是逃。逃,逃得掉吗?你是莫家公主,我亦是苏家长子。怪就怪在我们不该相遇,不该相知,不该相爱。也许,此生我都无法再找到像你这样与我相似的人。帝后?人质?这样的游戏真是太有趣了。
斓莘,你我都认为对方无情,谁知道我们是太过痴情。你要守护莫家江山,我何尝不想保我苏族家业。
错过一瞬,蹉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