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追赶我,超越我” ...
-
布鲁斯时隔近一年收到来自华国的邮件,看到署名时莫名心头一跳。
他记得叶回,更无法忘记她的“口出狂言”。
这是一篇长达十数万字的论文,其中的模型更是占据了整整近百页,她建立了一个新的算法体系,完整地表述出了她的证明过程。
这注定是伟大的一夜,这也注定是不眠的一夜。
普林斯顿和菁大分处东西半球,却在这一天都选择彻夜长明。
两天后,在与同事们确定了证明的正确后,布鲁斯郑重地写下了推荐信。
《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不会那么快,他们需要对稿子负责,也为了维护期刊的权威,每一份经过初审的投稿都要分别发送到十个不同的审稿人手里,而这些审稿人无一不是成名许久的数学家。
十位审稿人都同意,这份投稿才会正式登载在期刊上。
程教授收到论文时差点没晕过去,他之前也不过是以为她对费马大猜想只是感兴趣,顶多能破解一点皮毛,没想到她直接证实了!
程教授心里难受,这可是他们华国人啊,一个十六岁的数学天才,一个证实了费马大猜想的数学天才怎么就把数学当作第二学专业了呢!程教授越想越气,一边给自己喂速效救心丸一边给学校打电话。
现在这情况,叶回要以菁大学生的身份投稿给《数学新进展》,学校就必须给她解决提前入学的问题,叶回就没想过菁大会拒绝,谁能拒绝证实了费马大猜想的人啊,还是菁大捡了大便宜了呢。
苏市一高还没从她拿了ipho金牌的风暴中缓过神来呢,菁大数院的程教授就亲自来领人了,叶回现在是他的研究生了。
一高领导也是万万没想到啊,他们见她迟迟没定下来,还以为她是要参加高考拿下今年的高考状元呢,而且,怎么就直接跳过本科阶段成了程开云教授的研究生了呢。
他们倒没有质疑叶回的意思,只是以往没有这种先例啊。
叶回没给理由,但是一高也不能不放人啊,又觉得这样一块金字招牌放跑了实在可惜,校领导一拍板直接在学校门口搞了个名人堂,让叶回写了句话留给以后的学弟学妹。
一高的名人堂也成了保留项目,人越来越多,可叶回的名字始终高悬第一。
而她留下的那句话也成了有名的flag。
少女的字迹张扬潇洒,根骨遒劲,写下对学弟学妹的美好期望:“追赶我,超越我”
她从一高毕业时,履历上只有短短两行字:“第32届imo团体、个人金牌满分获得者;第27届ipho团体、个人满分金牌获得者”,校领导给她预留了足够多的位置去书写毕业后的光辉。
叶回在菁大上了一个月课,高考如约而至。开考前一天给许归发信息:“高考顺利。”
许归一看就知道没有在考前抱佛脚,飞快就回了:“[收到]京市见”
菁大和空航大都在京市,菁大在寸土寸金的二环,空航大就远了,毕竟有保密设备,又需要大面积的训练场地,跟菁大一南一北,坐落在京市外某一卫星地图上都显示不出来的郊区。
但是总归都在京市,放个假还是能见面的。
许归觉着要不考菁大吧,国内理工科top1,可驾驶叶回设计的战机的诱惑太大了。
叶回上了一个月课,多是在物院,物理多迷人啊,如果说数学是越学越觉得世界神秘,那物理就是越学越让人觉得世界触手可及。
尤其她上专业课,“闪电”“鹰狮”“白天鹅”,这些空中雄鹰实在太令人着迷了。菁大的老师是最好的,菁大的资源也是最好的,叶回中途插进来,她的名字他们也都是听过的,可谁都是听听便也罢了。
如今《数学新进展》审稿还未结束,菁大是最不缺天才的地儿,一块砖头掉下来都能砸到一两个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
在物院听了一个月,她转头打了申请跑去信息技术学院了。
物院的老师开始还有些不情愿,数学跟物理到底是近亲,论起来还是亲兄弟,可信息技术就隔得远了,勉勉强强也只称得上一句堂兄弟罢了。
结果叶回找到专业课的教授笑眯眯递上了自己的论文课题,据说当天物院的冼天复教授在办公室发了好一通火。
一时众说纷纭,主流还是说这位破格入学的学妹轻狂惹了教授生气。
冼天复是何人,菁大的教授,华国热力学的执牛耳者,现在五十多岁,参与过多次国家级项目的设计,距离院士头衔仅一步之遥。
冼教授确实发了好一通火,原因却与外界猜测相去甚远了,跟程教授一样,他觉得叶回去学什么劳什子数学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一时深觉程开云简直是老谋深算,早早地把自己研究生名额定出去了!冼教授思前想后,对少女拍了板:“你这个课题做出来了,我给你申请实验室!”本科生也有实验室,可能让他特意去申请的也只有跟他的研究生了。
他心想都是研究生,这个课题做下来,他就直接给她申请硕士学位,这下程开云总不能把人抢过去了吧。
冼教授是怎么也没想到程教授给的不是硕士名额,其他人也没想到,直到《数学新进展》新一期上出现了叶回的名字。
几乎是一夕之间,全球都出现了叶回这个名字。
“费马大猜想证实!”
“最年轻的十大猜想破解者”
“百万美金花落华国”
…………
翻开《数学新进展》,第一页就是《费马大猜想的证实过程》,主编对这位来自神秘东方的年轻女孩给出了惊人的评价:“这是天才的时代,而其他天才都将屈居叶回之下。”
叶回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但她的电话果不其然被打爆了,最后只能选择关闭电话卡,用微信跟许归联系。
许归这会儿正在高考冲刺阶段,每天也雷打不动地跟她煲两个小时电话粥,也不说什么,两个人各自学各自的,不怎么说话,偶然抬头说两句却也不见生疏尴尬。
她证实了费马大猜想,毫不夸张的说,她已经是华国,不,世界上最年轻的数学家了。
高考结束,她也在菁大取得了本硕连读的数学学位,正式成为程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冼教授自然知道《数学新进展》和费马大猜想的地位,可接到她课题最新成果时还是打算要跟程开云教授抢学生抢到底。
他可不是给自己抢,他是在给国家抢苗子啊!
高考成绩出来前夕,叶回受邀前往柏林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关于费马大定理的报告。
国际数学家大会可以往后挪一挪,重要的是百万美金到账了,叶回算了算资金,在菁大给自己买了个实验室。
冼天复教授:“……”
叶回现在是菁大的香饽饽,她申请实验室肯定是能批下来的,问题是她嫌弃设备不够,缺的还不是物理设备,她要一台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菁大就一台,其他都在国科院的实验室里,冼天复跟国科院一向关系良好,带着自己弟子去借个一两回也没什么事,问题是叶回觉得去借不方便。
冼天复教授真想把她的脑壳瓜子敲开:“不方便,这玩意儿你有钱也买不到。”
叶回捂着头想了想:“行吧。”
她也不去什么国际数学家大会了,在菁大礼堂录了整整12个小时的报告,送到了大会上。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方是菲尔茨奖,对她这种行为颇为不满,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叶回每天就在实验室泡着。
9月,许归入学空航大,叶回去机场接他,随后一个正式开始飞行员训练生涯,一个完全扎根在实验室。
10月,陈省数学奖提名公布,叶回赫然在列。
陈省是华国数学最高奖项,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声誉,两年一届,叶回拿下陈省数学奖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近五年来,甚至近十年都没有能匹敌费马大定理的数学成果了。
无论怎样的声势,主人公完全不想搭理的姿态也终于使这一件事慢慢平静下来,只是这平静也是在其他领域,数学领域是没办法忘记叶回这个名字的。
除了费马大定理,在《费马大猜想的证实》一文中用到的Y算法也引起了众多数学大佬的兴趣。许多人都在猜测明年的菲尔兹奖会不会被这位华国天才少女收入囊中。
菲尔兹奖作为国际数学大奖,与阿贝尔奖素来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四年一届,一向只青睐那些立足于人类顶端的数学家。
然而没有人能掩盖掉叶回的锋芒,她的名字将会跟费马大定理长长久久地闪烁在历史长河里。许多人都在猜测,菲尔兹奖是否会抛弃掉资历的限制,迎来设立以来的最年轻的获得者。
十二月,菲尔兹奖提名公布,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提名上并没有华国的叶回。提名都不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菲尔兹奖的权威性首次受到来自外界的质疑。
若仅仅是外界媒体也罢了,就连诸如布鲁斯等泰斗也都站出来发出疑问。面对质疑,菲尔兹奖高傲地给出解释:“叶回太年轻了。”
确实很年轻,十七岁的数学家。但是这不是偏颇一个天才的理由,哪个天才不是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呢,只是叶回的横空出世格外耀眼罢了。
布鲁斯首先发声斥责菲尔兹奖,随后便是东西方一大批学者追随他,尤其是华国的几位院士和教授,直言若是如此这枚奖章不要也罢。
这些发声的人不乏有获得过菲尔兹奖的人,正是如此,他们的发声才令菲尔兹奖格外震动。
事情愈演愈烈,甚至在某一次外交部例会上,有西方的媒体对此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微微一笑:“现在国际上的声音已经说明了答案。”
事情过去一周还未有平息的意思,菲尔兹奖终于给出了新的回应,他们换上了一张新的提名名单,叶回赫然在列。
菲尔兹奖朝令夕改,公平性存疑的同时,权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一系列操作使得素来飘在天上的菲尔兹奖被拉下神坛,甚至有网友还做了相关的鬼畜视频。
“不给我面子,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敢不来,来人啊,把她的名字给我撤下去”
“别骂了别骂了,我现在就把她名字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