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正文开始啦 ...
-
头一天晚上做噩梦,惊醒后发现上身被紧紧的裹在被子里,一双腿贴着略显冰冷的竹席,脖子上卡着卷起来的睡衣,起身的时候又不小心压到头发,不好受的滋味,连我本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无声的喜剧。作为喜剧的女一号,我先来做自我介绍,本人是某大学的一名大四生,为了避免有人真的认识我,所以在后文一律用“囡囡”或者“王小姐”代替我本人。当然,我不是一到暑假就在家混吃混喝的人设,作为女一号奋发图强的精神还是有的,忙于考试的我在热火朝天的夏季依旧不得闲。
作为有志青年还是打算忙里偷闲,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一年好好回忆我之前二十多年的成长时光。于我而言这也算是个伟大的事业,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开始做总比不做好。
从哪里说起呢,儿时的记忆往往需要家长口述我才能想起一部分,过于模糊的描述过于枯燥,不如就从小学转学开始说起吧,毕竟于我而言那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事情重来应该做什么样的决定。
十岁还是十一岁的时候突然转学的,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只是换了一个学校,换了一个班级,我却不清楚对于当时的姥姥是什么样的意义,一定担心了好久吧,觉得从幼儿园开始就挑食的我在“小饭桌”每天中午只能和其他小朋友挤在一起吃饭过于可怜,于是我就开始每天坐车上学,其实就是早起。
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其他的事情,我心大的父母也就顺其自然。小学五六年级转学,成绩是全年级中上等,不知道如何融入其中,最后毕业老师对我的评价都是“文静,认真”之类的词汇。如果只是这样也不错,可惜总是事与愿违。当时刚转学,心情落差很大,虽然这样好像是在为自己辩解,但是当时我确实没有认真听课,数学老师发现后把我的书丢到讲台,“你到讲台上趴着写”,好在我当时脸皮比较厚,也并没有在乎别人的反应。但现在想起来,其实虽然年纪小但是还是会从老师的态度中找到对待这个同学的态度,所以交朋友只能从隔壁班下课一起玩的同学中找。没几天后老师让我当了小组长,那时候也觉得很高兴,我妈说,其实也是我自己对自己说,“老师是在鼓励你”,春天要到了不是吗?
我开始格外喜欢数学,也喜欢问问题。可惜问题就出在问问题上,不难理解的,我那时候一心希望在老师面前挽回颜面,上课铃响我就去找老师问题目,然后老师推开我说“都要上课,我给你一个人讲?”我觉得有点尴尬,但老师说的是实话,所以觉得没什么。下课后我追出去继续问,老师站在楼道里连题都没有看一眼就又问我“你就要站在楼道里问?” 当时楼道里很吵,但是我觉得自己突然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我写下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我的问题,我也不想过多的带入主观态度,但事实是那一刻敏感的神经突然被刺痛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好过。
我开始自我怀疑,讨厌老师,讨厌班级里几个所谓“混社会”的男生,想赶快逃离,那时候我没发现,我是极容易被人影响的。我妈常问我,你怎么那么容易就被打击到了。其实我也在慢慢长成--完全不对别人的事情抱有兴趣的人,以此保护自己,渐渐习惯于与世界上的人都保持距离。还有很多事情,比如语文老师让男生一个一个去找她,选择学习搭档。结果就是,那时如果我真的是有主角光环就好了。现在我可能就会说,老师是不是有性别歧视,毕竟她也是女生,干嘛要把主动权掌握在男生手里。这一切真像一场教学闹剧,可笑又可恶。
不要怀疑,人的一生往往伴随着各种“生长痛”,印象越深刻往往也越痛苦,我尽量不对我记忆中的事情报以尖锐刻薄的态度。不要把自己困于痛苦中,走过荆棘,生活依旧灿烂。